給親愛的,我的孩子:
首先謝謝你,在人群中選擇媽媽當(dāng)你的母親,媽媽覺得珍貴且幸福。這種感覺從你很小很小的時候就存在了。轉(zhuǎn)眼十多年過去,你長成一個大孩子了。還是孩子。你還將長大,更大再大,你永遠都是媽媽的孩子。所以,媽媽要成為合格的媽媽。在你很小時,媽媽就決定要給你一個完整的人生。
孩子,在這封信最重要的部分,媽媽想告訴你,你的人生就是你的,不是別人的。你要慢慢學(xué)習(xí)著承擔(dān)你的人生。
還記得有一天去社區(qū)醫(yī)院打預(yù)防針么?其實作為小孩子的你怕打針,小小的針尖刺進肉里,通常都要大哭。有一次,媽媽騎自行車,你坐在后座,穿過人潮,陽光遠遠地甩在后頭。路上你對媽媽說:媽媽,打針疼,我不要去。媽媽說:嗯,是有一點點疼??墒悄阋部梢杂每迊砭彌_疼痛,也可以呢,皺一下眉頭,忍一忍,你就把疼痛打敗了。你沒有回答說好,也沒說不好。
一路上是歡歌笑語。那時媽媽就在想,你也許不記得這樣一個清晨,但你可能隱約記得坐在媽媽自行車后座,笑語歡歌,一路的歡愉在你生命的最細微處。于是媽媽愿意親力親為,總想給你留一點什么,不是物質(zhì)的,而是一種生命的體驗。意外的,打針的時候你沒哭。你真棒。
然后你在念書的時光中漸漸長大,當(dāng)別的孩子學(xué)得焦頭爛額時,媽媽常想著要反其道為之,盡量粗養(yǎng)著你。不強迫你學(xué)習(xí)你不喜歡的。只教你做一件事情鍥而不舍,至于知識,身外之物,人生那么長,學(xué)什么知識都來得及。先學(xué)會為人。先為人后做事。
媽媽一直對你說,孩子,我們要善良樂觀,不抱怨,不貪求,有獨立的風(fēng)骨,又能與世界妥善相處。亮烈而風(fēng)高,俗氣的時候亦能席地而坐,大口吃肉,言談歡笑,性情中人。相信美好,在追求真與善的路上執(zhí)著而行。善是福報。因為在媽媽的觀念里,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對外界事物不抱多余的幻想,一切從自身出發(fā),以德行,善,以樂觀,必要的隱忍,適度的張揚,相得益彰地描摹一幅自我的人生愿景。人只有一輩子,要將意義注入進去,不做行尸走肉的人。
孩子,當(dāng)你迫不及待地想長大時,媽媽其實仍希望你慢慢地長,慢一點。人生中的少年時期,有時也許別人看來,媽媽有時過于溺愛了你。與嚴苛相對,媽媽愿意溫情地妥協(xié)。要那么嚴厲干嘛。沒有人是完美。媽媽總是覺得要寬容地面對教育的本質(zhì),它其實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媽媽鼓勵你讀“無用”的書,做一點“無用”的事情。要有愿心而無目的。與如今功利的時代,有時候要反其道而行。年少之時應(yīng)該辟出一大段時間用來閱讀。越往后,閱讀顯得越加困難。因為有成千上萬的事扯著你的精力,分掉你的心思。無雜念與欲望地閱讀。
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是初中生了,你有自己的同學(xué),在同學(xué)中又會有情投意合,在歲月中逐漸變成你的知己。要珍視每個對你好的人,因為他們本可以不這樣做。你要有自己的朋友,能交心的,真誠的朋友。要得到這樣的朋友,首先你要成為這樣的人,真誠、善良達觀、樂于助人、孜孜以求、有一團暖暖的樂觀精神。是正能量的人。
你也會面臨一些小小的低谷。親愛的孩子,其實每個人的生活都像拋物線,起起伏伏。有高歌一曲的高亢之時,也飄著黯淡低落只想落淚的時刻。有時生活簡直糟糕透了,甚至都想任性地大喊大叫,可生活就是生活,大喊大叫依舊無法改變它的面貌。在低潮時要善于哄哄自己的心,告訴自己低潮的好,在于等會就能遇見高潮了。而在你覺得在“巔峰”狀態(tài)時,也要提醒自己最壞的情況。不驕不躁,不卑不亢。
你一向是獨立的人,人生之中所有的事情都將自己拿主意。只是媽媽作為一個年長者,有些媽媽輩的看法和建議,媽媽也要提出來供你參考。你在做決定時可以參考一下媽媽的建議,但你要做了決定,媽媽不預(yù)備發(fā)出聲音,完全尊重你的決定。因為媽媽相信你所做的決定是思前想后無數(shù)次的結(jié)果。
當(dāng)人生有很長的路要走的時候,反倒不要著急。在我們漫長的人生中,很多時候,決定無所謂對和錯。媽媽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在你年輕時不要過于克制你,有時甚至不要功利地管是不是浪擲了時光,人生并非只為有用而活。我們每個人都允許在人生的路上不斷調(diào)整腳步。
有時你也許覺得媽媽有不理解你的時候。覺得媽媽沒能“感同身受”。親愛的孩子,媽媽內(nèi)心是與你一同“感同身受”。但我們?nèi)伺c人只能存在于自己的境況,走自己的道路。尋求各自的自我解決。
要有一個酷酷的兒女,必須有酷酷的媽媽做底子。媽媽始終認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任何身份至上,媽媽首先是母親,母親的主要責(zé)任是教養(yǎng)好兒女。但媽媽其實又是那種豪放的媽媽,完全放的了手,有時將你留在家里,夜宿朋友家,一覺也是香甜。
媽媽想,既然做件事情,灑灑脫脫去做。然后才是其他的身份。也許你也看得到,有時媽媽因為工作,關(guān)在書房里,一個轉(zhuǎn)身,天已微明。反復(fù)地想著,想著,有時幾乎一宿沒睡。既然要做一件事情,就要投入忘情地去做。
在這之前,媽媽把很長的人生放在累積與生命體驗上。事業(yè)上,我不急躁前行,慢慢地收心,沉淀,養(yǎng)大格局,養(yǎng)心,養(yǎng)眼力,養(yǎng)智力。時光真好。讓深的東西越深,讓淺的東西越淺。
你看的到,媽媽也會經(jīng)常出門,見朋友,看展覽,逛書店,出去旅行。人要多游歷,多見識。不只停留在書本里,而試著走出去。去觸摸那些真實的人,那些活著的人,他們呼吸、有感覺、遭受痛苦、并且相愛。
每一次出門,都有新的收獲。不斷學(xué)到新的知識,了解不曾了解過的資訊,分享生活感悟,于是在各種知識的化學(xué)作用下,才能置換出一個新鮮有力郁郁蔥蔥的自己。那個從不曾抵達過的自己。
最后以木心先生的話作為結(jié)尾“生活大節(jié),交朋友,認老師,生孩子,出國,都要拿藝術(shù)來要求,要才華橫溢?!甭刈x生活。美是健康。健康是尋常,無事,一種純樸而正當(dāng)?shù)臓顟B(tài)。享受當(dāng)下。用藝術(shù)的方式過每一天。哪怕艱難。
你的母親:一一
2014年1月6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