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江, 陳小平,高芳裙
(1. 武漢工程大學圖書館,湖北 武漢 430074;2.武漢工程大學學報編輯部,湖北 武漢 430205)
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以下簡稱:SCI)和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以下簡稱:EI)所收錄的論文對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發(fā)展有著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導意義,論文是否被SCI和EI檢索工具所收錄,是判斷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及科技人員學術水平的依據(jù)之一.很多高校和科研機構都把SCI和EI檢索工具中本單位論文的收錄情況作為評估、成果、獎勵以及衡量學術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論文入選SCI和EI等已成為眾多科技人員、高校及科研機構關注的熱點問題[1].
本研究以SCI和EI為信息源,對2009-2013年被SCI和EI所收錄的武漢工程大學發(fā)表的論文,并就如何提高SCI和EI的收錄率提出對策和建議,供廣大師生及科研人員參考.
SCI和EI偏重于理工學科及工程技術類文獻,因此本研究以武漢工程大學化工與制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理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環(huán)境與城市建設學院、電氣信息學院等7個理工科院系為收集對象,下面分別就各院系2009-2013年5年來被SCI和EI收錄論文的發(fā)文量和發(fā)文期刊名(出版物)進行統(tǒng)計分析.
檢索2009-2013年武漢工程大學理工學科院系SCI和EI收錄情況,其中化學工程、材料科學等學科優(yōu)勢明顯,而機電、環(huán)境與城市建設和電氣等學科的科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各院系SCI和EI發(fā)文量如表1所示.
表1 理工學科院系SCI和EI發(fā)文量統(tǒng)計表Table 1 Statistical table of number of paper by SCI andEI of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s
檢索近5年來武漢工程大學化工與制藥學院SCI和EI收錄情況,其中SCI和EI發(fā)文期刊名(出版物)前10位統(tǒng)計如表2所示.
表2 化工與制藥學院SCI和EI發(fā)文期刊名(出版物)統(tǒng)計表Table 2 Statistical table of publishing journal by SCI and EI of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harmacy
檢索近5年來武漢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SCI和EI收錄情況,其中SCI和EI發(fā)文期刊名(出版物)前10位統(tǒng)計如表3所示.
表3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SCI和EI發(fā)文期刊名(出版物)統(tǒng)計表Table 3 Statistical table of publishing journal by SCI and EI of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檢索近5年來武漢工程大學理學院SCI和EI收錄情況,其中SCI收錄116篇論文, EI收錄81篇論文,SCI和EI發(fā)文期刊名(出版物)前10位統(tǒng)計如表4所示.
表4 理學院SCI和EI發(fā)文期刊名(出版物)統(tǒng)計表Table 4 Statistical table of publishing journal by SCI and EI of School of Science
檢索5年來武漢工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SCI和EI收錄情況,其中SCI和EI發(fā)文期刊名(出版物)前10位統(tǒng)計如表5所示.
表5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SCI和EI發(fā)文期刊名(出版物)統(tǒng)計表Table 5 Statistical table of publishing journal by SCI and EI of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檢索近5年來武漢工程大學機電工程學院SCI和EI收錄情況,其中SCI收錄30篇論文, EI收錄54篇論文,SCI和EI發(fā)文期刊名(出版物)前10位統(tǒng)計如表6所示.
表6 機電工程學院SCI和EI發(fā)文期刊名(出版物)統(tǒng)計表Table 6 Statistical table of publishing journal by SCI and EI of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檢索近5年來武漢工程大學環(huán)境與城市建設學院SCI和EI收錄情況,其中SCI收錄10篇論文, EI收錄35篇論文,SCI和EI發(fā)文期刊名(出版物)前10位統(tǒng)計如表7所示.
表7 環(huán)境與城市建設學院SCI和EI發(fā)文期刊名(出版物)統(tǒng)計表Table 7 Statistical table of publishing journal by SCI and EI of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Civil Engineering
檢索近5年來武漢工程大學電氣信息學院SCI和EI收錄情況,其中SCI和EI發(fā)文期刊名(出版物)前10位統(tǒng)計如表8所示.
表8 電氣信息學院SCI和EI發(fā)文期刊名(出版物)統(tǒng)計表Table 8 Statistical table of publishing journal by SCI and EI of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科技論文被SCI和EI收錄的數(shù)量及被引次數(shù),已經(jīng)成為我國衡量高校科研實力及整體排名的重要指標,也反映了作者個人的研究能力與學術水平,因此單位和個人都非常重視科技論文被SCI和EI收錄情況,下面對如何提高科技論文被SCI和EI收錄數(shù)量進行探討.
高質(zhì)量的論文產(chǎn)出必須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做支撐,武漢工程大學在強化化工和材料等特色學科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多學科交叉滲透的優(yōu)勢,擴大科研的廣度和深度,在提高實驗研究水平的同時加強理論創(chuàng)新研究,增強科研實力,提高論文質(zhì)量[2].同時,教師也應跟蹤學科前沿,探討學科熱點與難點,靜下心來做學問,真心實意地做研究.
引導和鼓勵教師向國內(nèi)外的SCI和EI源期刊投稿,將會大大提高SCI和EI的收錄率.SCI和EI收錄的論文以期刊文獻為主,而且有較穩(wěn)定的源期刊群.SCI和EI收錄論文的前提是刊載論文的期刊為SCI和EI來源期刊,即只有發(fā)表在SCI和EI源期刊上的論文才有可能被SCI和EI收錄.因此科研人員必須了解世界權威檢索工具的源期刊情況.筆者正是從武漢工程大學科技論文被SCI和EI收錄的發(fā)文期刊這一點進行統(tǒng)計分析的,文中分析的各學院SCI和EI發(fā)文期刊名(出版物)統(tǒng)計可供我校教師參考.
要撰寫高水平英文論文,首先要大量研讀SCI和EI期刊文獻,尤其是影響因子大于5的由英語國家的研究人員撰寫的科技論文.在閱讀時,要用英語思考,不必把英文翻譯成中文.建議留意這些論文的句法結構、寫作格式及表述方式等,并按照這些論文的寫作風格直接動手用英文撰寫,不要先寫中文再譯成英文,要不然寫出來的文章有可能是中國式英文[3].
用英文寫作并向英美等國家期刊投稿,將會提高論文的收錄率.摘要寫作的好壞是直接影響論文是否被SCI和EI收錄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SCI和EI有關技術專家對論文的篩選首先是仔細閱讀其英文摘要.EI網(wǎng)站(http://www.ei.org.cn/doca/yq.doc)對英文摘要的要求做了詳細的說明,并有一些例題供科研人員參考[4].
學校應建立與國內(nèi)外其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協(xié)作機制,鼓勵教師加強國內(nèi)外交流與合作,在合作中拓寬教師的科研視角,學習他們的先進方法和理念,從而快速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促進學校的整體科研水平,擴大學校學術聲譽和影響力.
從我校教師的發(fā)文期刊名(出版物)統(tǒng)計分析結果中可大致了解近5年來我校各學科論文被SCI和EI收錄的期刊分布,為其他教師在發(fā)表論文選擇期刊時提供一定的幫助.另外,從統(tǒng)計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武漢工程大學各學科的論文產(chǎn)出量不平衡,化學工程、材料科學等學科優(yōu)勢明顯,機電、電氣、環(huán)境與城市建設、計算機等其它學科的科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針對這些相對薄弱學科,學校須加大引進高水平人才力度,建立高水平學術團隊,同時也應加強國內(nèi)外交流與合作,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致 謝
感謝武漢工程大學圖書館提供的支持!
[1] 黃衛(wèi)珍.如何提高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 ) 的收錄率——從我校近10年論文被SCI收錄情況談起[J].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4,25(1):92-95,98. HUANG Wei-zhen.How to improve the citing rate of SCI:from the papers cited by SCI in our institute in recent 10 years[J].Journal of Qingdao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2004,25(1):92-95,98.(in Chinese)
[2] 劉俊英,張愛梅,林本蘭.淺析EI收錄偏向對工科院校高質(zhì)量論文產(chǎn)出的影響——以南京工業(yè)大學為例[J].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7(4):94-96. LIU Jun-ying,ZHANG Ai-mei,LIN Ben-lan.Influences of the EI index taste on the output of high-quatity paper in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based on the exampl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8,7(4):94-96.(in Chinese)
[3] [美]金坤林.如何撰寫和發(fā)表SCI期刊論文[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8. JIN Kun-lin.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 in A SCI journal[M].Beijing:Science Press,2008.(in Chinese)
[4] 潘煦.了解SCI、EI,提高論文收錄率[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7):235-237. PAN Xu.Understanding SCI and EI,increasing the rate of papers adoption by SCI[J].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2007(7):235-237.(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