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濟進步成就巨大,同時我們對資源和環(huán)境的透支也空前巨大,日益嚴重的霧霾不僅在生理上,甚至在心理上也逐漸成為“負能量”。
近日,世界經濟論壇(WEF)發(fā)布了《2013 年全球能源架構績效指數(shù)報告》,報告認為:“國際能源系統(tǒng)正在經歷一場變革,其深度和范圍都是有史以來罕見的,供需來年高端的情況與以往相比均大為不同”。能源架構指數(shù)是報告人專門設計的一種工具,旨在利用一系列指標幫助各國監(jiān)控其轉型過程并設立基準。
能源三角形的三個頂分別是能源體系的三項目標:經濟增長與發(fā)展、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以及能源供給與安全。能源架構績效指數(shù)旨在測評能源體系對能源三角的影響。該指數(shù)共包括16項指標,分為與上述三個目標相關的三大類,以此對各國能源架構的績效進行評分和評級。
金磚五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的能源績效受能源密集型和排放密集型工業(yè)的影響。巴西排名第21位(總分0.64,挪威總分0.75),在該集群中表現(xiàn)最佳,單位能耗GDP比其他金磚國家的平均水平高出50%以上。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成功提高了人口的能源可獲得性,取得了最大的成就,但將繼續(xù)面臨能源進口增加和污染程度加重的問題,排名從上年度的74位滑落至85 位。中國能源體系三項目標指數(shù)(經濟增長和發(fā)展、環(huán)境和持續(xù)發(fā)展和能源獲取與安全)今年的數(shù)據(jù)分別是0.35、0.35和0.65,總分0.45,是金磚五國中副班長。
上一年對應的指數(shù)是0.34、0.53和0.60,總分0.49。盡管三項指標中能源獲取與安全有明顯提高,但環(huán)境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數(shù)卻是大幅下滑,從而使排位比上一年度大幅下滑了11位。
中國能源的主要矛盾已從長期以來的“保增長”、“保供給”轉移到了“保環(huán)境”方面。自去年冬天以來,大面積持續(xù)發(fā)展日趨嚴重的霧霾已經成為環(huán)境和社會的嚴重問題。能源需求迅速從“保障供給”轉移到了“保證質量”上來。表現(xiàn)在“經濟增長與發(fā)展”指數(shù)上,這次評分比上一年度增加了0.01分,雖然不多但反映了推低綜合排名的不是經濟方面的因素。
在“能源獲取與安全”的得分看,比上一年0.60提高到0.65,提升幅度較大,積極融入全球能源貿易體系大大提高了中國能源獲取的安全性。盡管國內能源資源稀缺,日本韓國在能源獲取與安全方面的分都是0.74,遠高于能源生產大國的中國,究其原因就是能源結構設計更加合理,而且全力全方位積極參與并維護全球能源貿易體系,從而獲得了更可靠的能源供給保障。這又一次說明,在能源安全保障方面,制度設計比資源稟賦更重要。
改革開放三十五年,我們經濟進步社會進步成就巨大,同時我們對資源和環(huán)境的透支也空前巨大。日益嚴重的霧霾不僅在生理上,甚至在心理上也逐漸成為影響人民生活的“負能量”。人們對藍天白云享受潔凈空氣的期盼開始不亞于對錦衣美食的期盼。在北京藍天白云越來越成為了人們追求的“奢侈品”,只要霧霾散去,許多人就會情不自禁地用手機拍下久違的潔凈,通過微信與朋友們分享難得的清新,分享對潔凈環(huán)境的期盼和喜悅。
1952年冬天霧霾籠罩倫敦,一周之內4000人死于重度的空氣污染,從而啟動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減煤增氣的能源結構轉型歷程,歐洲成為近20年唯一一個空氣污染持續(xù)降低的大陸。曾經是主要燃料的煤炭,在今天歐洲一次能源結構中只有15%的份額,而新興的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已接近20%,天然氣早已成為了最重要的能源。
美國頁巖氣革命讓美國步入了“減煤增氣”的快速通道,氣電比例上升,煤電比例下降,加上其他減排措施,僅2012年一年就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大約7.6億噸,減排量居世界之首,美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一下降到了1995年的水平。“減煤增氣”的減排效果明顯,第三次能源轉型就是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轉向以天然氣為橋梁的低碳多元能源。
從實證的角度看,歐洲六十年,美國十年是最好的案例。從科學的角度看,薪柴中每個分子包含1個氫原子和10個碳原子;煤炭中每個分子包含1個氫原子2個碳原子;石油中每個分子包含2個氫原子和一個碳原子,而天然氣中每個分子中包含4個氫原子和一個碳分子。
各種燃料燃燒就是“燃燒氫原子”輸出能量和“分離碳原子”的過程?!把踉印敝肌皻湓印焙笈c“碳原子”結合形成二氧化碳等排放物被釋放了出來,形成 “溫室氣體”不斷積累,成為了破壞氣候環(huán)境的主要原因。
從不同能源燃料的碳氫比例的化學結構中,我們知道“減煤增氣”的實質就是“減碳增氫”,過去兩百年每一次能源轉型都是能源“減碳增氫”的轉型,這一進程就會持續(xù)進行下去。
當下中國的能源結構還是主要依賴煤炭,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高達68%,石油占18%,而低碳潔凈的天然氣僅為5.3%,而天然氣在全球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已達24%。盡管中國是天然氣消費增長很快,總量也不低,預計今年將位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但僅占一次能源總量5.3%,這一比例是在聯(lián)合國近200個會員國中比例最低的。
能源結構很不合理,落后的能源結構導致了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和霧霾。中國在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數(shù)上的大幅退步無疑是我國能源架構長期不合理的爆發(fā)性的反映,如果不發(fā)生根本的改變,這一指標還會下降。
作為第一能源消費大國和第一溫室氣體排放大國,在這次轉型中的主角,沒有中國的轉型整個世界都難以完成轉型。能源結構轉型、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排放改善環(huán)境,深化中國能源體系改革已刻不容緩。任何國家的能源轉型都是極為艱難的,因為這與個人生活的習慣改變有關,改變個人的生活習慣是個十分艱難而且漫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