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教學必定是高起點規(guī)劃和針對性訓練相匹配的教學,立意高遠才能科學指導,著眼現(xiàn)實才會顯著提高,而尋求針對性和發(fā)展性統(tǒng)一亦即高效低走的訓練,才是有的放矢的訓練,也才會取得真正的效益。
一.高效低走復習模式的要求
高效低走需要與有的放矢結(jié)合,即所謂蹲下去,就是要堅持以學生的學情為出發(fā)點,從學生的難處入手,在學生的層面解決問題,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抓好薄弱點的優(yōu)化和跟蹤訓練。
從教師層面,我們應該做到教學目標要簡簡單單,教學語言要干干凈凈,教學思路要清清楚楚,挑選題目要仔仔細細,分析講解要透透徹徹,規(guī)律總結(jié)要明明白白,教師講解考點,分析題型,講授應對策略,總結(jié)解題技巧,強化訓練都要簡單明了,要能讓學生聽得明白,練得有效,最大限度地得到高分。
從學生層面,我們應該讓學生做到:樹立目標意識,讓學習事半功倍。要聽得有目標:學生每天帶著自己的困惑,帶著自己的缺陷,帶著自己的目的走進課堂。練得有目標:沒有價值的題目不做,做了就要發(fā)揮其效力。要樹立精品意識,讓學習以一當十。要樹立總結(jié)意識,讓學習成果顯著。
二.高效低走復習教學的做法
1.語文知識要學會高效低走的簡單化積累
不管是一輪還是二輪復習,我們需要一直堅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積累。積累在語文復習中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尤其是在字音、成語、病句、默寫及作文素材這幾個方面,意義更加重大,這種語知的積累其實很簡單,每天積累一點點,只需花費十幾分鐘時間。積累要堅持,更要準確記憶,準確地總結(jié)出規(guī)律。
2.詩歌要學會高效低走簡單化鑒賞
首先要學會簡單地理解詩歌。筆者在高三教學實踐中對讀懂詩歌總結(jié)出這樣一套方法:第一步,分清詩歌的類別——懷古詩、山水詩、送別侍、思鄉(xiāng)詩、詠懷詩、唱和詩等,這種類別的辨識可根據(jù)詩的標題和詩中的關鍵詞句進行判斷,知道了所屬的類別也就知道了詩的大致內(nèi)容和主題范圍;第二步,感悟把握詩歌意境的基本情調(diào)和感情色彩——美麗、丑惡、熱烈、清冷、淡雅等,知道了詩的基本情調(diào)也就知道了詩的感情傾向,如贊美、熱愛、向往、悲壯、豪邁、激昂、沉郁等,這種情況可根據(jù)詩的標題、詩中的關鍵詞句和主要意象進行;第三步,將詩歌分成兩部分,一般都是前半部分寫景敘事,后半部分抒情言志言理。讀懂詩歌要抓住后半部分抒情言志言理部分,然后將這些認識成果與上面三者聯(lián)系起來,就可以把握詩歌的大意了。其實所有的詩歌都可以歸結(jié)為一個“情”字。詩歌雖然也會敘事或議論,但也都是為了表述一個“情”字,即使全是寫景或敘事的詩也是如此。體悟詩的情感之后,對詩歌為什么要對比、襯托、夸張,為什么要寫西風、秋月,為什么要寫杜鵑、歸雁也就清清楚楚了。其次要把握考綱要求,掌握答題規(guī)律,并且要注意答題規(guī)范。高三的練習多如牛毛,試題千變?nèi)f化,但萬變不離考綱,也就是意象、意境、技巧、語言。
古詩鑒賞要高效低走,教師特別要注意不要僅僅就題講題,更要幫助學生歸納方法。如2008年高考題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其中第二題考的是:指出尾聯(lián)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參考答案是:“①憂君王為奸邪所蒙蔽,憂奸邪為非作歹;②憂賢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憂國憂君憂民。”可以說與原有的儲備風馬牛不相及,因此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有意識和能力跳出就題目講題目的窠臼,拓寬思維,打破常規(guī),找到妙策。譬如,我們可以由答案入手,大范圍歸類,我們就可以按照民族心理和人文價值趨同的規(guī)律,找到一種共性的模板,如對上面分析情感類題目,教師可以從宋詞到唐詩再回宋詞,從送別到登臨再到登臨,這種有變有不變的意象,處理好守和眺的關系,精心預測,選出有代表性的詩詞作品,配上相關的題目和答案給學生記誦,讓學生在提高的最近處得到改善,這就是高效低走。
3.閱讀要學會高效低走簡單化理解
首先要確立最有效的教學目標。目標要簡單明了,有所側(cè)重。例如對文本的解讀,要引領學生抓住文題、關鍵詞、過渡句,準確地把握文意。寫了什么內(nèi)容,表達了什么情感要清清楚楚。散文閱讀要抓事、景、物、情;小說閱讀要抓環(huán)境、情節(jié)、人物;比如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它在文中居于什么位置?在不同的位置有什么不同的作用?與主人公有什么關系?與主旨有什么關系?這些都可以作為教學的一個個簡單的目標來逐個完成。論述類文本閱讀要抓論點、論據(jù)、思路,實用類文本閱讀要抓問題和關鍵詞句。
如(2011北京高考)第17題:“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詩句,請分別說明其用意是什么。(5分)”。教師可從妙用古詩文的一般作用指導學生:1.可以激活語言表達、彰顯文章底蘊,使文章散發(fā)出濃濃的書卷氣和文化氣。2.在文章開頭嵌入詩詞佳句,以此領起全篇,引起下文則能夠使語言顯得凝練精辟。3.在文章收尾處引用古典詩文,總結(jié)上文,引發(fā)思考,能夠啟人心智,升華主題,令讀者回味無窮。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點面結(jié)合作答就可以了。
文言文閱讀可分兩步走,第一步,讀懂文章大意:可在閱讀文章之前先瀏覽后面題目,尤其是仔細閱讀對文章內(nèi)容寫法信息篩選的題目,讓自己對文章的大致情況有一個了解,閱讀文段時要畫出人名、地名、官名以及文中評議性的句子。第二步,做題:對實詞虛詞的理解都要用“代入法”,先把每項后面的注釋都當作已經(jīng)查好的字典解釋代入句子,意思不通則可判斷其錯誤,反之則正確。然后將句子的意思帶入文中,聯(lián)系前后文看意思通順與否,通則對,不通則錯。注意:高考題一般都要進行兩步代入才會發(fā)現(xiàn)問題。文言文內(nèi)容信息篩選題則可以采用“對照法”,做題時首先根據(jù)選項所敘述的內(nèi)容確定每個選項在原文中對應的起止點,仔細對照,即可發(fā)現(xiàn)錯誤。
其次,要有高效的閱讀理解練習。練習要進行分類,且要在簡單、清晰的方法指導下練習,并作及時反饋。另外,還要及時對所學的東西進行總結(jié),總結(jié)出規(guī)律,吸取其教訓。要讓學生反思自己的做題心得,它們可能不登大雅之堂,但一定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不能為了完成任務,無所用心地做題。endprint
4.作文要學會高效低走簡單化升格
作文是個古老而又常新的話題,也是一個讓老師學生苦悶、困惑的話題。高三了,作文水平怎樣才能提高?我覺得首先應該是賞識和鼓勵,讓學生在高三階段,不能喪失對作文表述的信心。教師要以欣賞的眼光來尋找學生作文中的每一個亮點,并指導他們明白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處,幫助他們修改習作,用他們自己的成功之作來激勵他們寫作的激情。最后一個階段還要從整體立意上,從大小的轉(zhuǎn)換、虛實的轉(zhuǎn)換等方面再作指導,讓學生能在準確理解文題的基礎上,用簡潔的語言來確定自己要寫的文章的主旨。另外,最后一段時間還要強化文體意識,記敘文訓練要強化細節(jié),議論文訓練要讓學生牢固樹立文體意識,確保得到基本分。
如2010年江蘇卷作文題“拒絕平庸”,教師在審題上可如下指導學生:根據(jù)材料提示“不避平凡,不可平庸。為人不可平庸,平庸則無創(chuàng)造,無發(fā)展,無上進;處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則,有鑒識,有堅守”,這種既有材料又有題目的新材料作文,要求學生“帶著鐐銬舞蹈”,可形成相關的角度或觀點:平庸不等于平凡(普通、平淡、淡定、無為、懶惰);做平凡人,做不平庸事;為人處世不可平庸;拒絕平庸,不拒絕平凡;做有原則(有鑒識、有堅守、有創(chuàng)造、有發(fā)展、有上進、有信念、有志向、有理想、有信仰)之人;拒絕平庸,路在腳下;拒絕平庸,要先拒絕急功近利;拒絕平庸,需要有膽識,拒絕平庸,不拒絕小事(勿以善小而不為);拒絕平庸,從小事做起。
從寫作思路上可從下面幾步去指導學生:開頭部分,必須先解釋何謂“平庸”,議論文寫作,對基本概念進行解釋或重新界定很重要。如果對什么是“平庸”都認識不清,把平庸當作平凡、普通、平淡、淡定、無為、懶惰,談何“拒絕平庸”呢?讀者會有興趣往下讀嗎?第二步,進一步闡明“平庸”所造成的不良結(jié)果或危害,即“拒絕平庸”的理由:甘于平庸勢必無所事事,無所作為,無所創(chuàng)造,使人生頹唐、荒蕪、沉淪,耽于安逸、享受,使生命無建樹、無目標、無價值,從而順理成章地闡明中心論點“拒絕平庸”。這是承上啟下的部分。第三步,論述如何才能“拒絕平庸”。這是全文的主體、重點,應有兩到三個層次的展開論述,一個層次就是一個分論點。例如,可以分這樣三個分論點:人要有遠大的志向與抱負;要能抵制眼前功利的誘惑;要付諸持之以恒的辛勞。將這三個分論點進行適當?shù)恼归_與論證,說理就比較充分了。最后結(jié)語:拒絕平庸,但甘于平凡。做不平庸事,做平凡人。
記得有一位哲人說過:天地有大美,于簡單處得;人生有大疲憊,在復雜處藏;生活有大情趣,于簡單處得;生活有大苦惱,于復雜處生。筆者在高三教學的復習備考實踐中,深深體會到,高三語文的最高境界也應該是在高效低走的教學過程中省時、省力、高質(zhì)量地完成!
戴雅娟,語文教師,現(xiàn)居浙江紹興。責任編校:左曉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