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松 馮小紅
β受體功能亢進癥是臨床常見的, 卻容易誤診成心肌炎、心絞痛等的一種疾病, 為便于臨床醫(yī)生在工作中不造成誤診誤治, 現將遼寧省營口市老邊區(qū)人民醫(yī)院2009~2013年診治的36例患者特點進行歸納如下。
1.1 一般資料 36例患者中, 男10例, 女26例, 發(fā)病年齡20~42歲, 平均年齡31歲, 病程3~18月。
1.2 診斷標準 β受體功能亢進癥目前無明確的標準, 現多采用下面標準: ①青壯年的女性多見, 多發(fā)生于情緒緊張時, 出現交感神經興奮癥狀; ②常有胸悶、心悸氣短、煩躁易怒、頭暈乏力、失眠多夢等癥狀, 用擴血管藥無效;③常出現嘆氣樣呼吸困難, 改變體位呼吸困難有所緩解;④ 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動過速, Ⅱ、Ⅲ、aVF導聯有ST-T改變者;⑤心得安試驗陽性;⑥相關輔助檢查(如心臟彩超等)可排除器質性心臟病。
1.3 臨床表現 胸悶心悸者36例(100%), 頭暈乏力者26例(72.2%), 嘆氣樣呼吸者22例(61.1%), 煩躁易怒者17例(47.2%),失眠多夢者8例(22.2%) , 心前區(qū)疼痛者1例(2.8%), 體溫37.4~37.6℃者5例(13.9%), 血壓18.4~18.9/12.3~13.0 kPa者3例(8.3%), 心率在102 ~136次/min者36例(100%), S1亢進者10例(27.8%), 心尖部聞及Ⅰ~Ⅱ級收縮早中期噴射樣雜音12 例 (33.3%)。
1.4 輔助檢查 所有患者的心電圖檢查:竇性心動過速36例(100%), 其中Ⅱ、Ⅲ、aVF、 aVL導聯有ST段不同程度壓低者28例(77.8%), T波低平和(或)倒置者22例(61.1%), 給予心得安試驗為陽性。相關肝功、腎功、甲狀腺功能、肌鈣蛋白、血糖、血脂等化驗檢查均正常, 心臟彩超、胸片等也正常。
1.5 治療 36例患者都口服鹽酸普萘洛爾10~20mg, 3次/d,聯合谷維素10~20mg, 3次/d, 必要時增加地西泮片2.5~5mg,睡前口服。
1.6 判定標準 ①顯效:臨床癥狀都消失, 心電圖均恢復正常, 隨訪半年無復發(fā);②有效:臨床表現改善明顯, 心電圖基本正常, 隨訪半年部分有復發(fā);③無效:治療前后臨床表現和心電圖均不變。
36例患者中, 30例顯效, 6例有效, 總有效率100%。監(jiān)測整個用藥過程中無副作用發(fā)生。
β受體功能亢進癥名字繁多, 有人稱β受體高敏綜合征、心臟神經癥等, 約占心血管癥狀患者5%~10%, 因其無特異性, 而且國內在這方面資料較少, 臨床易誤診成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甲亢等。
3.1 β受體功能亢進癥多數認為由于情緒緊張、壓力大、疲勞等各種因素, 使中樞神經系統(tǒng)控制失調, 心血管系統(tǒng)的自主神經調節(jié)發(fā)生紊亂, 交感神經功能亢進或心肌對兒茶酚胺異常敏感, 使β受體處于興奮狀態(tài), 產生心臟傳導加速,心率加快, 心肌收縮力增強, 心肌耗氧量增加, 臨床上出現胸悶、心悸氣短, 頭暈乏力, 失眠多夢, 煩躁等癥狀, 體格檢查上有靜息心率多達90~104次/min, 常隨體位情緒激動而變, 多數第一心音亢進, 血壓偏高, 心尖部聞及雜音, 在心電圖有竇性心動過速及ST-T改變, 而心臟本身無器質性病變。應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取得明顯效果。
3.2 本病首選鹽酸普萘洛爾治療。鹽酸普萘洛爾為非選擇性競爭抑制腎上腺素β受體阻滯劑, 具有較強的β受體阻斷作用, 能對抗交感神經興奮, 阻滯兒茶酚胺和對抗腎上腺素及異丙腎上腺素對心肌的作用, 使心率減慢, 心肌耗氧量降低,心功能得到改善, 使ST-T恢復正常, 同時交感神經張力也隨之恢復平衡, 心血管紊亂得到糾正, 因此達到了治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