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發(fā)地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70)
2014年8月,北京新發(fā)地市場蔬菜的供應形勢與7月類似,仍然處于供應量充足的狀態(tài),整體價格的走勢比較平穩(wěn),月內價格波動上行,這種上行屬于恢復性上漲。
由圖1可以看出:8月1日,北京新發(fā)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為1.59元·kg-1;8月31日為 1.77元·kg-1。月末與月初相比,價格上漲11.32%,漲幅較小。上漲以后的價格仍然處于近年來同期的低點。月末價格與2013年同期的2.13元·kg-1相比,下降16.90%;年同比降幅比7月的24.77%(張玉璽,2014)明顯收窄。
月內最高價出現在8月29日,加權平均價為1.78元·kg-1,比7月的1.81元·kg-1降低了1.66%;月內最低價出現在8月4日,加權平均價為1.55元·kg-1,比7月的1.60元·kg-1降低了3.13%。8月最高價比最低價上漲14.84%,表明月內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比7月的13.13%(張玉璽,2014)有所增加。
圖1 2014年8月與2013年同期蔬菜加權平均價走勢對比
由表1可以看出,月末與月初相比,蔬菜價格下降的品種有10種,持平的有7種,上漲的有29 種;與2013年同期相比,價格下降的有28種,持平的有3種,上漲的有15種??偟膩砜矗聝拳h(huán)比上漲的品種數量明顯多于下降的品種數量,與月內環(huán)比上漲的趨勢相吻合;年同比下降的品種數量明顯多于上漲的品種數量,與月末價格同比明顯下降的態(tài)勢相吻合。
8月初,北京市場上蔬菜的價格相對較低。蔬菜生產者、經營者的收入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有些蔬菜由于疏于田間管理,質量有所下降,有的甚至不能上市;有的經營者在批發(fā)過程中出現了虧損,退出了蔬菜的經營。在這種情況下,8月下旬部分蔬菜在產地仍然存在著賣難現象,而市場價格卻有所回升。但是,價格即使回升,蔬菜的供應量仍然充足。
2013年夏秋季,華中、華東地區(qū)出現了長時間、大范圍的高溫天氣,東北地區(qū)出現了大范圍的洪澇災害,導致當地番茄產量下降,價格大幅上漲。
表1 2014年8月31日與8月1日及2013年8月31日常用蔬菜價格對比
2014年夏秋季,受2013年高價位的影響,北方地區(qū)番茄的種植面積擴大,且沒有遭受自然災害,導致番茄產量大增,價格大幅下降。由表1可以看到,8月末番茄價格較2013年同期下降40%以上,降幅十分明顯。
北京市場上夏季芹菜的主要供應地是河北張家口地區(qū),由表1可以看到,8月末芹菜價格較2013年同期下降了54.55%,跌幅過半。然而,月末的價格還不是月內的最低價,月內大部分時間的價格為0.4~0.7元·kg-1。據北京新發(fā)地市場的商戶反映,在張家口收購芹菜,從砍菜、整理、打捆、裝車、運輸到銷售環(huán)節(jié),所發(fā)生的費用約為0.6元·kg-1,芹菜本身的價格就微乎其微了。
由于部分商戶在銷售芹菜的過程中出現虧損,從而退出了芹菜的營銷,產地的農戶被迫自己把芹菜拉到新發(fā)地市場銷售。農戶自己銷售時,價格低于批發(fā)商的價格,迫使批發(fā)商的價格隨之下降。
從新發(fā)地市場從業(yè)者的構成來看,一旦農戶自己進場銷售農產品,就意味著產地出現賣難的現象。因為商戶在經營過程中出現虧損就會退出經營,迫使農戶自己出來銷售。
此前有人認為,農戶自己銷售,減少了中間環(huán)節(jié),是降低流通費用的途徑。實際上,農戶對流通環(huán)節(jié)并不了解,運輸環(huán)節(jié)、銷售環(huán)節(jié)的費用均高于商戶,農戶的銷售收入甚至不足以彌補運輸、銷售各環(huán)節(jié)的支出費用。因此,盲目地強調直銷,并不能真正降低流通費用。
8月,是河北北部、內蒙古中東部地區(qū)胡蘿卜大量上市的時期。這些地區(qū)的胡蘿卜上市以后,會迫使山東的胡蘿卜退市。2013年,這些產地的胡蘿卜上市以后,一部分南運,降低了銷售壓力;山東的胡蘿卜也開始南運,北京市場上胡蘿卜的價格相對穩(wěn)定。但是,2014年秋季胡蘿卜上市以后,南運的規(guī)模很小,大部分進入北方市場,導致價格同比大幅下降。由表1可以看到,8月末胡蘿卜價格較2013年同期下降了42.31%。
比價格下降更為嚴重的問題是,秋季胡蘿卜產地10月初就會出現霜凍,如果胡蘿卜銷售不出去就會被凍在地里。2011年秋季內蒙古赤峰、河北承德就曾經出現過這個問題。
由表1可以看到,8月末大蔥價格較2013年同期下降了45.83%,降幅明顯。
8月上市的大蔥主要來自山東青島和濰坊、河北唐山、天津寶坻。由于受2013年高價位的影響,這些地區(qū)2014年的大蔥產量超過2013年同期,價格下降明顯。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秋季大蔥的價格是否會影響冬季大蔥的生產?
北京市場上冬春季大蔥的主要供應地是福建漳州、浙江杭州、上海浦東和崇明。2012年春季大蔥的價格曾經創(chuàng)下新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2011年秋季大蔥的價格過低,影響了南方地區(qū)種植冬春季大蔥的積極性。希望2014年秋季大蔥的價格不要過度影響到冬春季大蔥的生產。
張玉璽.2014.北京2014年7月蔬菜價格走勢分析.中國蔬菜,(9):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