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學鋒
1943年7月23日,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發(fā)布《空軍烈士高志航等十八員姓名分別為各有關機場廠名》命令稱:“查抗戰(zhàn)以還,空軍烈士高志航等十八員或英勇殺敵、壯烈成仁;或不為敵屈,從容就義,其忠勇精神實堪欽敬。本會為表揚忠烈,垂諸久遠計,茲特將諸烈士殉職所在地有關之飛行場及工廠分以烈士之名名之,并勒其事跡于石碑垂不朽?!敝貞c白市驛機場即以1939年“五三”重慶大空戰(zhàn)中犧牲的一位中國空軍勇士名字命名。這位空軍勇士就是張明生。
報考筧橋航校
張明生,江蘇省南匯縣(現(xiàn)上海市南匯區(qū))人,生于1910年9月7日。
張明生從小聰明好學,初中時即考入號稱“北南開、南浦東”的浦東中學(現(xiàn)上海浦東中學)。該校于1907年創(chuàng)辦,是上海創(chuàng)辦最早的現(xiàn)代中學之一,首任校長為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黃炎培先生。
浦東中學教學設施為國內(nèi)一流。在實驗方面,有物理、化學、生物等實驗室,其中儀器設備、試驗藥品多從國外進口。在體育方面,晴雨操場、足球場、籃球場、壘球場、網(wǎng)球場、游泳池等應有盡有。其圖書館的藏書,比當時許多大學還豐富。此外,學校還廣泛邀請名家演講。杜威(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蔡元培、陳獨秀、郭沫若、惲代英、茅盾、章乃器等中外飽學之士都曾到學校與師生面對面交流。
張明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學習,自然獲得了良好的教育,為他以后報考空軍軍校奠定了基礎。他還曾任浦東中學第十四屆學生會體育部長,為校足球隊隊員。
1933年,張明生高中畢業(yè)后,很快在一家洋行找到了一份職員的工作。但深受孫中山先生“航空救國”思想影響,他在這時作出了一個他人生中的重大選擇,放棄洋行的優(yōu)厚待遇,報考中央筧橋航空學校。
考入航校第五期(乙班)學習的張明生,由于基礎扎實,空氣動力學、飛機學、發(fā)動機學、氣象學、國文、數(shù)學、英文等都沒有什么可以將他難倒。而他會踢足球的特長,在航校更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他擔任校足球隊正前鋒,常常沖鋒陷陣,為學校屢建奇功。
1936年1月,張明生畢業(yè),由于學習成績十分優(yōu)異,留在了航校(洛陽分校)擔任教官。
武漢空戰(zhàn):擊落敵機一架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張明生奉命加入中國空軍第四大隊,參加了杭州、上海、南京等地的對日空戰(zhàn)。眼看著戰(zhàn)友在空戰(zhàn)中將敵機一架一架地擊落,常率領校足球隊沖鋒在最前面的張明生著急了。
終于,機會來了。
1938年2月18日拂曉,在武漢漢口和孝感機場的中國空軍第四大隊飛行員駐地,突然傳來敵機來襲的警報。
飛行員來不及洗漱,立即登上通勤車,奔向機場,發(fā)動飛機,保持極小的轉速,等待信號指示,隨時準備起飛。
這樣一直待到天明,到上午9點,飛行員才得到消息,敵機并未向武漢方向飛來,而是飛到了四川境內(nèi)。事后得知,這批飛機共9架,從湖北方向進入四川境內(nèi)后,沿長江而上,首次對重慶的廣陽壩機場進行了轟炸。
到中午,飛行員還未得到起飛的命令,便開始在場中野餐。
但很快,中國空軍便得到數(shù)十架敵機朝武漢方向飛來的確切情報。中國空軍第四大隊第21中隊于12點45分從漢口機場起飛10架蘇制E-16戰(zhàn)斗機,第23中隊同時從孝感機場起飛8架蘇制E-15戰(zhàn)斗機,第22中隊于下午1點從漢口機場起飛11架蘇制E-15戰(zhàn)斗機,共同布防武漢上空迎敵。
張明生當時所在的第22中隊由第四大隊大隊長李桂丹親自帶隊,下設4個分隊,第1分隊由李桂丹大隊長親自率領,第2分隊由鄭少愚率領,第3分隊由張光明率領,第4分隊由巴清正率領。第22中隊呈V形隊形,在機場西北角升至1500米高度時,突然遭遇日方12架九六式艦載戰(zhàn)斗機在4000米高度上的偷襲。其中,前6架敵機攻擊我機編隊中的前6機,后6架敵機攻擊我機編隊中的后5機。
編隊空戰(zhàn)約2分鐘后,雙方隨即發(fā)生單機格斗。第22中隊隊長劉志漢在擊落1架敵機編隊中的長機時,被敵僚機擊中座機的發(fā)動機,引起油箱爆炸,只好棄機跳傘。副隊長鄭少愚因飛機方向舵操縱線受損,降落機場時翻轉,幸好人未受傷。隊員張光明在與敵機格斗中,機中29彈,仍安全返回機場。隊員吳鼎臣在擊落敵機1架后,因見我方李鵬翔駕駛的飛機正被1架敵機攻擊,立即俯沖援救,敵機上升逃避,而李鵬翔駕駛的飛機則剛好轉過機頭,與吳鼎臣駕駛的飛機相撞。李鵬翔因受傷過重隨座機墜毀犧牲,吳鼎臣跳傘獲救。
在空戰(zhàn)中,隊員馮汝和擊落敵戰(zhàn)斗機2架。張明生則在此次空戰(zhàn)中擊落敵機1架。
由于我第22中隊是遭遇敵機偷襲,雖經(jīng)頑強作戰(zhàn),擊落敵機5架,但我方也損失了4架飛機,另有2架輕傷。大隊長李桂丹和隊員巴清正、李鵬翔、王怡等陣亡。
正在第22中隊漸漸不支時,第23中隊的8架E-15戰(zhàn)斗機及時增援,加入混戰(zhàn)。副隊長劉宗武在擊落敵機1架后,又協(xié)同第21中隊隊長董明德等3機擊落敵機1架,隊員信壽巽擊落敵機1架。第23中隊隊長呂基淳則在空戰(zhàn)中陣亡,分隊長王玉錕駕駛的飛機被敵擊毀,本人跳傘受輕傷。
第23中隊共擊落敵機2架,并協(xié)同第21中隊擊落敵機1架。
第21中隊在空戰(zhàn)中,由隊員柳哲生、楊孤帆分別擊落敵戰(zhàn)斗機1架,隊長董明德、隊員楊孤帆、柳哲生和第23中隊副隊長劉宗武4機協(xié)同,擊落敵戰(zhàn)斗機1架。該隊共計擊落敵機3架,擊傷2架,全隊飛機10架安全返航,人機無傷。
“二一八”武漢空戰(zhàn)進行了約12分鐘,共擊落敵機11架。其中,包括擔任護航編隊指揮官金子隆司中尉在內(nèi)的4名日本飛行員被擊斃。我方損失飛機8架(其中兩架為發(fā)生自我相撞損失),犧牲5人。
“二一八”武漢空戰(zhàn)的勝利,是自南京失陷后,中國軍隊在戰(zhàn)場上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這次勝利極大地振奮了軍心和民心,鼓舞了人民的斗志。2月20日,中國共產(chǎn)黨機關報——《新華日報》為此發(fā)表了題為《慶??哲妱倮返亩淘u,還介紹了18日下午武漢各團體發(fā)起祝捷大會,并公祭殉職的空軍英雄的情況。
由于在“二一八”武漢大空戰(zhàn)中擊落了1架敵機,張明生一下子成了空戰(zhàn)英雄之一,當時的各種報紙和雜志都在宣傳。而他的家人還在上海淪陷區(qū),如果被漢奸發(fā)現(xiàn),將會給家人帶來極大危險。于是張明生一封接一封地去信,催家人趕快離開上海來武漢。
歸德空戰(zhàn):從3000米墜至500米
“二一八”武漢大空戰(zhàn)后不久,張明生所在的空軍部隊奉命調(diào)往河南前線,支援正在進行徐州會戰(zhàn)的陸軍。
1938年4月7日凌晨,中國軍隊向駐守在臺兒莊的日軍發(fā)起總攻,日軍潰不成軍,其殘部向嶧城、棗莊撤退。至此,歷經(jīng)月余的臺兒莊戰(zhàn)役結束。
4月9日,張明生所在中隊奉命攻擊南下增援的日軍。當飛臨敵軍陣地上空時,張明生見戰(zhàn)區(qū)上空無敵機蹤影,便單機脫離隊伍,對敵進行低空掃射,眼看著敵人狼狽逃竄,他才心滿意足地返回編隊。這種離隊獨行的行為雖然英勇,但也危險,因為在落單中一旦遭遇敵機,就很容易受到致命攻擊。張明生敢于單刀赴會,與他長期在足球隊擔任前鋒的性格有關。
張明生所在的中隊完成任務,返回歸德(今河南商丘)機場,喘息未定,便遇敵機來襲。大家又立刻升空迎敵,敵機見我軍已有準備,便偷偷逃跑了。我空軍勇士在天空中徘徊良久,直到敵機遠去,才降下地面來。
由于日軍多次遭到我空軍打擊,敵陸軍航空隊不得不加大對我空軍的作戰(zhàn)力度。4月10日,中日空軍便在歸德上空展開了一場大空戰(zhàn)。
當天,中國空軍第四大隊第22、23中隊18架E-16飛機組成第1、第2梯隊,第三大隊林佐副大隊長率領第7、8中隊的9架E-15飛機為第3梯隊,掩護從河南周家口起飛的轟炸機部隊前往魯南澤縣、棗莊轟炸日軍。當我機群完成任務,在返航途中,發(fā)現(xiàn)有大隊敵機迎面而至。敵人顯然是知道我后方空虛,就乘機而入,打算趁我機燃油已不多,不能支撐多久,以逸待勞圍殲我空軍。
第四大隊第22、23中隊的飛機分為高、中、低三層隊形,張明生的飛機在第二層。見敵機群越來越近,張明生按捺不住了,立刻加速,第一個向迎面而來的敵機沖過去。他再一次使出足球前鋒的那股勁頭,率領全隊向敵機猛沖。
于是,1架對1架,所有的我機和敵機,各自找著對手,忽上忽下,追逐、翻滾、爬升……一場空中大戰(zhàn)便展開了。
時間,定格在1938年4月10日12點30分;地點,是歸德附近的上空。
林佐率領的中國空軍第三大隊第7、8中隊早在10分鐘前,已在歸德以東的馬牧集(今虞城)上空與敵機遭遇,并發(fā)生空戰(zhàn)。
張明生緊盯著1架敵機,漸漸縮短兩者的距離,在敵機企圖轉彎脫離的瞬間,即刻開火,敵機頭開始冒煙。張明生正準備加速沖上去,將面前這架敵機當場擊落時,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飛機上空有2架敵機,其中1架正自上而下向自己俯沖而來。他只好放棄前面的這架已被他擊傷的敵機,轉而與來襲的敵機纏斗。但不幸的是,由于發(fā)現(xiàn)已晚,來不及擺脫這架敵機的追逐和攻擊,飛機就被擊中了,出現(xiàn)可怕的“尾旋”,從3000米的高空直向下面墜去。
敵機見把張明生的飛機打了下去,便回頭飛走了。張明生在一陣昏眩中驚醒過來,雖然倒懸著身體,但神智還清醒。他操縱著平衡器,掙扎著試圖將飛機機頭拉起來,但幾次努力都沒有成功。飛機從3000米高空旋轉下墜,快要跌到1000米了,張明生還不準備跳傘,他不想放棄,舍不得這架與自己朝夕相處的飛機。此刻,他無意中手觸到了油門,發(fā)現(xiàn)油門還開著,便扭閉油門,再使勁將平衡器一扳,居然讓飛機恢復了平衡。
張明生終于松了口氣,將飛機飛平穩(wěn),身體坐正。這時,他才有機會看清周圍的環(huán)境。他發(fā)現(xiàn)自己距地面僅有500米,飛機還在下墜,油箱仍在冒煙,而下面是一片麥田。他決定冒著飛機可能爆炸的危險,關閉電門和油門,將飛機側滑下去,飄落于地。
迫降后,張明生跳下飛機,感覺自己身體還完好。他迅速將飛機檢查了一遍,發(fā)現(xiàn)飛機的機頭中了20多彈,發(fā)動機的護板被爆炸彈打了一個洞,油箱上彈痕累累,幸而無一穿透,否則早已爆燃了。發(fā)動機上的排氣管中了2彈,潤滑油流出,燃燒冒火,所以機頭不斷冒黑煙。飛機創(chuàng)傷很多,但仍然可用。
飛機降落的地方是歸德附近的一個村落,交通不便,沒有軍警。此時,飛機旁邊已積聚了不少村民圍觀,有的還在飛機旁邊吸煙。這使張明生十分擔心,他既擔心漏油的飛機會被引爆,又擔心空戰(zhàn)沒有結束,被敵機發(fā)現(xiàn)后,會引來敵機的攻擊,傷及無辜百姓,遂決定再次冒險將飛機飛回基地。
他成功了!張明生將這架番號為2202號的重傷飛機安全地飛回歸德機場,創(chuàng)造了中國空軍史上的一個奇跡。
此役,我空軍擊落敵機5架,自己損失4架,受傷8架,飛行員孫金鑒(第四大隊)、梁志航(第三大隊)陣亡。
重慶上空為國捐軀
武漢會戰(zhàn)結束后,中國的抗戰(zhàn)進入相持階段。中國空軍第四大隊后撤,駐守重慶廣陽壩、四川梁山(現(xiàn)梁平)機場,擔任中國戰(zhàn)時首都——重慶地區(qū)的空防任務。
在1938年10月-1939年5月這段時間內(nèi),中日空軍都在重新調(diào)整、補充、布署和訓練部隊,為即將到來的空中大戰(zhàn)作準備。由于戰(zhàn)事沒有前一段時間那么頻繁,張明生將一家9口從武漢遷到重慶的江北地區(qū),有了更多時間與家人在一起。他曾利用休假日,帶他的弟弟到碼頭搭船進城看電影。電影剛開演,敵機來襲的警報就拉響了,他們跑到外面,由于沒有防空洞,就躲到了水泥建筑物的下面。張明生對弟弟說:“今天要是留在部隊多好,我可以升空痛擊敵人?!贝饲榫白屗牡艿芙K生難忘。
那天,電影未看成,張明生帶著弟弟回家,一路上兄弟倆誰也沒有說話,但心中都燃燒著對日本侵略者的怒火。
1939年5月3日,駐守武漢地區(qū)的日軍海軍航空隊第一空襲部隊,出動第13航空隊兩個中隊的21架飛機和第14航空隊3個中隊的24架飛機,空襲重慶。
12點30分,駐守廣陽壩的中國空軍部隊接到命令后,立即派飛機升空布陣。中國空軍分3個編隊依次升空,第1編隊由第四大隊大隊長董明德率領,他第一個駕機升空;第2編隊由第五大隊的飛機組成;第3編隊由第4大隊的中隊長鄭少愚帶隊。
13點10分,鄭少愚編隊發(fā)現(xiàn)了敵機群。當時,敵機隊形分為上下兩層,上層18架飛機,下層27架飛機。鄭少愚的編隊在敵機群正前方,但高度略低于敵機群,處于不利位置??纱藭r敵機群已迫近市區(qū),準備投彈,形勢十分危急。鄭少愚立刻下令“對頭攻擊”,整個編隊呈一字形散開,以15度仰角向敵機群猛烈開火。
鄭少愚編隊發(fā)起攻擊后,我第1、2編隊飛機也發(fā)現(xiàn)敵機群,加入戰(zhàn)斗。這是重慶歷史上的第一次大規(guī)??諔?zhàn),雙方參戰(zhàn)飛機達到82架之多。其中中國空軍參戰(zhàn)飛機為37架(第四大隊25架、第五大隊12架),日本空軍參戰(zhàn)飛機為45架。
武漢、重慶的空中航線距離約780公里。當時的戰(zhàn)斗機續(xù)航能力有限,敵機卻使用了九六式陸上攻擊機這種原本用于海上遠距離作戰(zhàn)的飛機。這種飛機不僅可以懸掛炸彈,作為轟炸機使用,且自身配置的火力也極強,可參加空中格斗。若該機按良好的編隊飛行,各機之間形成的交叉火網(wǎng)可以有效抵御來自空中各個方向的攻擊。
中國空軍的3個編隊向敵機群發(fā)起隊形攻擊后,并沒有打亂敵機隊形,反而未能保持自己的隊形,只得依靠單機與敵機群作戰(zhàn)。
眼看著敵機投彈在地面上升起一朵朵光煙,已升為中國空軍第四大隊第21中隊中尉副隊長的張明生按捺不住胸中的怒火,冒著敵機群密集的火網(wǎng),向敵陣沖去……
張明生所駕駛的飛機被敵機火力擊中,但他并沒有馬上跳傘,直至油箱爆炸,他全身著火,才跳傘而下,著地時已身負重傷。當?shù)匕傩找詾樗侨毡救?,撿起鵝卵石打他,他只能用微弱的聲音叫著:“我是中國飛行員,我是中國飛行員?!睆埫魃诮厛杂驳涅Z卵石上躺了4個小時,才被趕到的一個韓姓警官找人把他抬到南岸的醫(yī)院救治。
消息傳來,張明生的父親抱起張明生兩歲的兒子張國欣就去了江邊。當船家聽說老人家是當天空戰(zhàn)英雄的父親時,深為感動,立即駕船將他們送過江。
父親看到張明生時,張明生已是全身纏著紗布,張明生斷斷續(xù)續(xù)地向父親講述了空戰(zhàn)及跳傘的經(jīng)過。他父親問他為什么不早一點跳傘?他回答:“我們的飛機來之不易,我要盡最大的努力把飛機保住,可是我已經(jīng)盡了最大的努力,飛機還是沒有保住。”張明生的父親聽到這里心如刀絞,對他說:“明生,你盡力了,我知道你盡力了!”
1939年5月4日上午,張明生因傷勢過重,經(jīng)搶救無效犧牲。
“五三”重慶大空戰(zhàn),中國空軍給來襲的日本空軍狠狠一擊,當場擊落敵機兩架,來襲的敵機沒有一架是完整地飛回去的,全部中彈。而我空軍除張明生外,張哲陣亡,龔業(yè)悌、林耀負傷跳傘。我參戰(zhàn)飛機亦彈痕累累,其中1架飛機竟發(fā)現(xiàn)有69個彈洞。可見當時雙方空戰(zhàn)之激烈。
張明生、張哲犧牲后,其遺體葬于重慶空軍墳??箲?zhàn)勝利后,南京航空烈士墓亦為他們樹立了墓碑,以紀念他們,供后人瞻仰。
(作者系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特約研究員。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責任編輯:楊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