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鋼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計時的手段越來越多。時間,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在飛行領域更顯得舉足輕重。雖然諸如電子時鐘等先進的計時儀器已被廣泛應用,但在廣闊的空域和某些極端的條件下,這些計時器存在著被干擾、甚至失靈的可能。于是,機械腕表,作為一種誕生了上百年的計時儀器,憑借受外部干擾較小、性能可靠的特點,最終被請進了飛行領域。如今在民用航空以及軍隊,飛行手表成了必配的裝備。
追溯歷史,從萊特兄弟發(fā)明飛機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被廣泛應用于運輸、軍事,飛機逐漸成為了人類生活主要的交通工具和戰(zhàn)爭武器。最初沒有飛行手表的時候,飛行員會把佩戴的懷表掛在駕駛艙的某個位置,在飛行過程中來讀取時間。但由于艙內(nèi)光線不理想,且噪音、振動都會影響懷表的走時,無法保證清晰而準確地讀取時間,于是飛行表應運而生。
1933年,美國飛行家查爾斯·連拔與妻子完成了北大西洋上空的傳奇飛行:從紐約起飛,飛越47,000公里,經(jīng)巴西和古巴返回美國。此次飛行連拔的航空裝備包括:方向陀螺儀、陀螺地平儀、薄膜標準尺、兩個非周期性指南針,這些都是當時最先進的設備,同時他還佩戴有浪琴表專為飛行設計的可秒表計時的腕表。這枚具有30分鐘累計表盤的計時秒表,幸運地見證了人類歷史上這次偉大的飛行壯舉。
與普通手表不同,飛行表有專屬于自己的特點。第一,走時機芯更加精準。因為在飛行過程中,油料的計算、到達時間的預估……都與精準的時間密不可分。大多數(shù)人或許曾在電視或者圖片里見過飛機座艙,那密密麻麻的各類儀表,令人眼花繚亂。這些儀表各司其職,對飛行安全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飛行座艙里相對狹窄的空間布滿了眾多電子儀器,也會使手表磁化,因此專業(yè)的飛行表都增加了防磁設計。
第二,表盤更大、分針與時針更加粗壯,為的是方便飛行員在飛行操作中查時。同時表盤和表針還帶有夜光功能。發(fā)展到后來,飛行表的表冠也慢慢變“壯”,以便于佩戴飛行手套的飛行員更加容易操作。由于飛機的速度很快,能在一天內(nèi)輕松實現(xiàn)時區(qū)跨越,因此兩地時功能也慢慢地被植入飛行表中。
在歷史上,眾多的大牌腕表廠商都為軍隊或民航推出過專業(yè)的飛行腕表。1938年,百年靈 “HUIT Aviation”部門成立,同時成為英國皇家空軍的指定供應商,專為航空領域制造精密計時器和鐘表。隨后在二戰(zhàn)中,裝有百年靈駕駛艙計時器的戰(zhàn)斗機在戰(zhàn)爭中聲名鵲起。在戰(zhàn)后時隔近半個世紀,百年靈于1983年又為意大利空軍“三色箭”特技飛行表演隊(Frecce Tricolori)量身定制了官方腕表。
在專業(yè)人士看來飛行表是十分復雜的計時工具,而當下這種特殊的腕表越來越具有時尚把玩和收藏的魅力。很多人購買飛行表,也許不是為了飛行實踐,更多的是體驗飛行表特殊的功能、享受佩戴飛行表的那種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