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當代詩人西格夫里·薩松曾寫過一行不朽的 警句:“我心里有猛虎在細嗅薔薇?!笨梢哉f,這行詩是 象征詩派的代表作,因為它具體而又微妙地表現(xiàn)出許 多哲學家無法說清的話;它具體而又微妙地表現(xiàn)出人 性里兩種相對的本質,但同時更表現(xiàn)出對那兩種相對 本質的調和。
原來人性含有兩面:其一是男性的,其一是女性的。 其一如蒼鷹,如怒馬,如飛瀑;其一如夜鶯,如馴羊,如靜 池。所謂雄偉和秀美,所謂外向和內向,所謂戲劇型的和圖 畫型的,所謂“金剛怒目,菩薩低眉”,所謂“靜如處子,動如 脫兔”,所謂“駿馬秋風冀北,杏花春雨江南”,所謂“楊柳岸 曉風殘月”和“大江東去”,無非都是陽剛和陰柔這兩種氣 質的注腳。兩者粗看似相反,實則乃相成。實際上每個人 多多少少都兼有這兩種氣質,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東坡有幕士,嘗謂柳永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 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東坡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 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東坡為之“絕倒”。他顯然因此種 陽剛陰柔之分而感到自豪。其實,東坡之詞何嘗都是“大 江東去”?!靶u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恐怕也 只合十七八女郎的曼聲低唱吧。而柳永的詞句“怒濤漸 息,樵風乍起,更聞商旅相呼,片帆高舉”,又是何等境 界!他如王維以清淡勝,卻寫過“一身轉戰(zhàn)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的詩句。辛棄疾以沉雄勝,卻寫過“羅帳昏 燈,嗚咽夢中語”的詞句。
但是為什么平時我們提起一個人,就覺得他是陽 剛的,而提起另一個人,又覺得他是陰柔的呢?這是因 為各人心里的猛虎和薔薇所成的形勢不同。有人的心 原是虎穴,穴口的幾朵薔薇免不了猛虎的踐踏;有人 的心原是花園,園中的猛虎不免被那一片香潮醉倒。 所以,前者氣質近于陽剛,而后者氣質近于陰柔。然 而,踏碎了的薔薇猶能盛開,醉倒了的猛虎有時醒來。 所以,霸王有時悲歌,弱女有時殺賊。
“我心里有猛虎在細嗅薔薇。”人生原是戰(zhàn)場,有猛 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腳跟,在逆風里把握方向。同時,人 生又是幽谷,有薔薇才能燭隱顯幽、體貼入微。在人性的 國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應該能充分地欣賞薔薇,而一 朵真正的薔薇也應該能充分地尊敬猛虎。非薔薇,猛虎 便成了粗漢;非猛虎,薔薇便成了懦夫。完整的人生應該 兼有這兩種至高的境界。一個人到了這種境界,他能動 也能靜,能屈也能伸,能微笑也能痛哭,能像21世紀人 一樣的復雜,也能像亞當夏娃一樣的純真。一句話,他心 里已有猛虎在細嗅薔薇。
(摘自《情人的血特別紅:余光中自選集》百花文 藝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