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楠
學案導學,作為承載并推動現(xiàn)代課堂發(fā)展的新理念,最大限度地將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學會、會學、樂學、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建立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策略和評價策略,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效果好起來,課堂上學生學得主動有趣,教師教得輕松自如。筆者所在校遵循現(xiàn)代教育理念,一直在進行“導學案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嘗試,在教學實踐中對課堂教學進行有益探索。
在實踐與探索中進步
筆者認為,課堂教學應從“精學、強教、活躍、和諧、發(fā)展”等方面進行實踐與探討。精學:即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遵循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按照學生的學習全過程進行設計,將學生學習的重心前移,充分體現(xiàn)課前、課中、課后的發(fā)展和聯(lián)系。教師通過“導”,引導學生閱讀,通過學生“自學”達到“學會”的目的,所以教師要“講”得恰到好處,“少而精”。比如,進行“字詞教學”環(huán)節(jié),先讓學生利用工具書自主地去掌握生字的讀音,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然后進行課堂檢測,組內批改,全班反饋。我在課前通過檢查學生的“導學案”,知道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在課堂上能及時地,有針對性地進行生字教學。
強教:即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課前分析學生學情,疏通教材,從縱橫兩方面把握知識體系,有預測性和前瞻性,啟發(fā)到位,從而編寫出內容精、指導性強的導學案。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分散難點。課堂上要有應變能力,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快速調整小結的內容和形式,使小結既能概括全貌,又能畫龍點睛。課后,要有遙控能力,分層留作業(yè),分類定目標,分類指導,分類驗收,避免學生出現(xiàn)兩極分化現(xiàn)象。
活躍:即學生的學習氣氛。利用導學案進行有效教學。所有學生必須自行解決“導學案”中基礎題部分,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做拓展題,生疏或難以解決的問題做好標記,第二天與同學交流或在課堂上向老師質疑。課堂上,每個小組圍坐在一起,共同完成老師提出的問題。課后,一起研究完成導學案,好學生可以輔導差一點的同學,使本組的成績越來越好。
和諧:即促進師生關系的程度。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利用導學案進行有效教學,使教師與學生個體交流的機會更多,信息反饋的更及時、準確,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也能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融洽。新知識放手讓學生主動思考,重點、難點讓學生自主討論,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解答。除了注意激活學生的思維,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自己,從而更好地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發(fā)展:即促進全體教師發(fā)展的動力。在利用導學案進行有效教學的備課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是“新教師”。因此,加強個人研究,研究教材和課標,研究他人的觀點,考慮怎樣才能編寫出更加符合學生學情、更容易操作的導學案;考慮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真正實現(xiàn)有效教學。同時,還必須重視與同事的合作學習,通過不斷深入的合作學習,共同研究,不斷提高,才能使每一位教師在工作中都能齊頭并進,共同發(fā)展。
通過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習能力
預習落到了實處。使用導學案之后,在預習環(huán)節(jié)設計預習指導、預習要求、預習檢測、學生問題欄等內容,使學生明確學什么,怎么學,使先學后教真正落到實處,同時通過預習檢測,為二次備課、上課提供依據(jù),使課堂教學具有更強的針對性。
體現(xiàn)方法的指導。在學生讀書、思考、解答問題等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中,教師都要站到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以便能夠及時適時地點撥學生應該如何去做。因此,導學案設計中要將學習目標設計,疑難問題提示,解答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導性內容,構成一條明晰的學法線,用以教會學生學習。
問題設置的層遞性。導學案要將知識點、德育點隱入一個個探索性的問題,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因為學生能力不同,所以問題的設置,應考慮學生個性和認知規(guī)律;要能有效地把學生引入課本,激發(fā)他們自主學習,要讓優(yōu)等生看到挑戰(zhàn),中等生看到激勵,學困生看到鼓勵。
在總結與反思中成長
重視課前集體備課,開展課后集體備課。目前,筆者所在校基本做到提前備課,集體研討,輪流主備。但種種原因,還是忽視了教后記的填寫。這應該是導學案使用中的一種缺失。應通過開展教后集體備課的方式予以彌補,使得在不斷總結和反思中迅速成長。
作為一線老師,應有一種來自孩子、服務孩子的意識,應該知道每一節(jié)課都會影響學生的成長,應樹立從現(xiàn)在開始,為了學生的學習而教好每一課,為孩子的一生發(fā)展服務,給學生更多機會,還教育一個春天。
(作者單位:遼寧省本溪市群力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