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果丹皮
人物:羅陽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如果你沒有離開,依然會,帶吳鉤,巡萬里關(guān)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燈看劍,夢一回再吹角連營。你聽到了么?那戰(zhàn)機的呼嘯,沒有悲傷,是為你而奏響!
2012年11月24日,殲-15艦載機呼嘯著飛離遼寧艦的甲板,躍向湛藍的海天?!斑|寧艦”成功地完成艦載戰(zhàn)斗機的起降試飛!
而羅陽,就是殲-15戰(zhàn)機研制的總指揮,被譽為用生命托舉殲-15的航空英模。
嚴謹?shù)墓こ處?/p>
對于初上戰(zhàn)艦的人來說,最大的困擾就是睡眠,隨波晃動的船身很容易讓人眩暈不適。住在遼寧艦甲板下某艙室的羅陽,也睡不好覺,但他從未跟別人談過這個問題。人們只看見白天的他,精神抖擻,忙于艦上的各種調(diào)查研究。
遼寧艦很龐大,非常有氣勢,內(nèi)部的構(gòu)造也很復雜,尤其是各種“長相”極其相似的過道和房間,容易讓人找不著北。羅陽就像一個剛上學的小學生,一有空,就拉著比他早幾天上艦的同事問這問那,生怕遺漏了什么特別重要的東西。
克服了一些基本的困難,羅陽就一心投入到了現(xiàn)場觀察調(diào)研的工作中。他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隨時記下自己的所見所想,不錯過一個重要的細節(jié)。上塔臺、下機庫、進駕駛艙,無論是和同事交流還是獨自思考,他總是不時地掏出隨身的小本子,邊走,邊問,邊記。
對于遼寧艦上的機庫,羅陽是反復思考:到底能放多少架艦載機呢?機翼如果折疊后如何移動?放入機庫后的飛機怎樣維修保養(yǎng)?這些問題都被他密密麻麻地記在小本子上,他似乎總在不斷地假設,又不斷地推翻重來。
溫情的兒子、丈夫和父親
看到這里,如果你認為羅陽是一個只會工作的“機器人”,那可就錯了。羅陽的確很忙,同事稱他的工作時間為“711工作制”——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1小時。有時忙得顧不上吃飯,顧不上睡覺。但是,在他忙碌的心頭,始終留有一份對家的柔軟牽掛。他用屬于他的方式,表達著作為兒子、丈夫和父親的脈脈溫情。
只要不出差,羅陽每天都去看望自己年近八旬的母親,哪怕是片刻的逗留。母親明白兒子的心,每當兒子離開的時候,她總是在窗前靜靜凝望著,直到兒子消失在視野里。女兒更是羅陽心頭的珍寶。每次往家里打電話,他都親切地喊著“小靚靚”,電波傳遞著一個父親對女兒的疼愛。每次上下飛機的前后,他都不忘給妻子打電話報平安:“我到沈陽了,但晚上要直接去海軍基地,就不回家了?!?/p>
誰能想到,在把自己親手打造的“飛鯊”放飛藍天后,極度操勞的羅陽,突發(fā)心臟病,不幸離世。他用生命托起了殲-15戰(zhàn)機,讓遼寧艦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航母。
習近平爺爺說,羅陽身上具有“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
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是我們“民族的脊梁”!
向英雄致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