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賦漁
冬天來了,滴水成冰,呵氣成霜的“小寒”到來了。小寒,拉開了一年之中最冷時光的序幕。
在花開的前一天,會有風(fēng)先來報信。《呂氏春秋》上說:“風(fēng)不信,則其花不成?!憋L(fēng)是守信的,到時必來,所以叫花信風(fēng)?;ㄐ棚L(fēng)從小寒開始吹,有二十四番。小寒到谷雨,四個月,八個節(jié)氣,二十四候。每個候?qū)?yīng)著一個花信風(fēng)。小寒有三候,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都是中國人喜歡的花。
花兒們次第開放的時候,隱約就聽到臘鼓的聲音了。小寒近臘日。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臘八節(jié),村里的人們敲起細(xì)腰鼓,戴上奇怪的帽子,扮作金剛力士的模樣,驅(qū)逐瘟疫。臘八節(jié)的由來眾說紛紜。有說與張三豐有關(guān),有說跟朱元璋有關(guān)。但流傳最廣的,還是和釋迦牟尼有關(guān)。每年的臘八節(jié),大的寺廟都設(shè)七寶五味粥,布施四方眾生。老百姓在這一天,也家家煮粥。大人吃了,能暢胃氣、生津液,孩子吃了呢,不會得“小兒驚風(fēng)”。
小寒時節(jié),天越來越冷,屋檐上垂下的冰凌,都要碰到頭了。頑皮的孩子一把扯下來,當(dāng)劍舞,不管會不會扯下屋上的茅草。河面上也熱鬧了起來。有隨便溜達的,有用帶鬃的豬皮包在腳上,飛一般滑行的。更有考究的人,在椅子的腳上,加兩根橫桿,包上鐵皮,坐上去。有人在后面猛地一推,一聲怪叫,椅子立即遠(yuǎn)遠(yuǎn)地滑開去。玩“打不死”的高手也匯聚到了一起?!按虿凰馈笔悄コ闪隋F形的一塊石頭,旋一下,讓它在冰上轉(zhuǎn),然后拿長長的皮鞭狠狠地抽。它有時候會跳起來,甚至還會在空中翻一個跟頭,落下來,繼續(xù)轉(zhuǎn)。
小的孩子玩滾鐵環(huán)、踢毽子、跳皮筋,大一些的男孩另有自己的玩法。他們聚到一起,找一塊大空地“斗雞”?!岸冯u”要分兩隊,一隊七八人,人人雙手抱一條腿,用另一條腿獨立著跳躍往前,捉對兒廝殺。誰松手了,雙腳著地,就敗了,站到旁邊,不許再上場。一個隊的人全被斗下來,就輸了。每個人都曾有過最得意的時候。少年的我,曾經(jīng)一口氣斗倒七個同齡伙伴。
喜鵲筑巢、雉鳥歡鳴,表示霜雪滿天的小寒已透出了春的生機。臘八的井水可以阻止瘟疫,小寒時節(jié)的第一縷風(fēng)會送來花開的信息。在古人看來,它們都是有意識的,它們各有各的使命,并且息息相通。
(有刪節(jié))
據(jù)說,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在得道成佛前,來到摩揭陀國,因饑餓難忍,昏倒在地。一個牧羊女捧來一缽盂“乳糜”(用雜米和著羊奶熬成的奶粥)給他食用,他很快就恢復(fù)了體力。這一天是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就在這一天釋迦牟尼得道成佛。后來每到臘八,僧眾誦經(jīng)演法,用大鍋把各種米、豆、果料等熬成粥,奉送給百姓享用。漸漸就成了臘八節(jié)的習(xí)俗。
“小雪”后有“大雪”,“小寒”后自然也有“大寒”,冬天就要過去了,春天還會遠(yuǎn)嗎?伴隨著霧生、霜降、雪落,冬天即將落下帷幕,“立春”過后,“雨水”也隨之降臨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