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鑰
那時候,家里的大書桌還沒被賣掉。它靜靜地站立在陽臺上,被四只柜腳撐得穩(wěn)穩(wěn)當當,仿佛一位健朗的老人。
書桌是金黃色的,原本完整發(fā)亮的漆皮變得斑斑駁駁,原本在太陽下閃閃發(fā)亮的柜門變成了能從破洞里塞進去任何東西的破木板。
唯一沒有變的,就只有右下角那個被大鎖頭拴住的抽屜。
我從來沒有見過它打開的樣子,在大鎖頭是藍色的時候沒見過,在它和大書桌一起銹成橙紅色的時候,我依舊沒見過。
小時候的心總是充滿著好奇。越看不到,就越想要看,想盡辦法要看。翻箱倒柜地找鑰匙,趁父母不在時掄著鐵錘子砸,甚至連港片中用半拉子鐵絲捅的方法都試過了,依舊沒用。
抽屜里的東西始終是個謎。
我曾無數次在睡夢里看見抽屜里的東西:像花一般亮麗的藍色寶石、被蟲吃了一半的古老藏寶圖、一個驚世的大秘密……諸如此類,數不勝數。
就這樣,我“奮斗”了好幾年,十八般武藝樣樣試過,終于在一次照例的嘗試中,打開了抽屜——用爸爸的鑰匙打開了那個神秘的抽屜。
隨著刺耳的磨擦聲,我終于打開了那個我日日夜夜、每時每刻都在盼望的神秘空間。
可里面的東西著實讓我失望透頂:沒有古老地圖、沒有驚世的大秘密、沒有藍寶石……
里面只有一個相冊、一個日記本,僅此而已。
我翻開相冊,細讀日記本,卻發(fā)現(xiàn)里面竟然都是我。
開心的我,憤怒的我,傷心的我……
細細的記錄里,每字每句都寫得很認真,有一些細節(jié),連我自己都沒注意到過。
厚厚的兩個本子,就是爸爸的抽屜,就是他藏在抽屜里的對我濃濃的愛。
指導老師 梁振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