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是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2009年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在“課程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中職語文教學要“指導學生學習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日常生活和職業(yè)崗位需要的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但是目前的中職作文教學情況并不樂觀。而言語生命動力學堅持以人為本,能誘導學生的寫作動機,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有效改變目前中職作文教學的困境。因此中職作文教學必須堅持以言語生命動力學為指向!
一、言語生命動力學的概念界定
潘新和先生在《語文:表現(xiàn)與存在》(上卷)中指出:“語言教育要喚醒學生固有的言語生命意識和言語潛能,使之得以良好的養(yǎng)護和培植,使他們的言語才能得到積極主動的發(fā)揮和發(fā)揚,從中感受到成功與失敗、滿足與自尊,并最終成為言語上自我實現(xiàn)的人。人的言語欲求、言語意識、言語才情、言語智慧、言語能力、言語抱負和言語信仰,是從每一個人的鮮活自由的內(nèi)在生命中生長、綻放出來的花朵。這便是與實用主義、行為主義的‘應付生活動力學相反對的人本主義、人文主義的動力學——符號(言語)生命動力學?!边@就是言語生命動力學的概念界定。
二、中職作文教學現(xiàn)狀及成因分析
(一)中職語文教學現(xiàn)狀
根據(jù)筆者的調(diào)查,目前中職學校的作文教學情況總體上不盡人意。具體體現(xiàn)在:
1.教師的作文教學狀況
大部分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平時較少組織作文教學,即使有組織作文教學,基本也是按照講解文體知識結合范文分析的傳統(tǒng)模式組織教學,有的老師甚至不懂得教作文。
2.學生的作文學習狀況
大多數(shù)學生覺得老師上的作文課太枯燥,太深奧,不愛聽,也不懂得聽。一聽說要寫作文,就叫苦連天。有的大喊沒東西可寫,有的說不會寫,有的作文結構散亂,有的作文離題八千里,有的作文語句不通,有的作文錯別字百出,有的寫的作文陳舊老套……怕寫作文、寫不好作文已經(jīng)成為中職生的通病。
(二)中職作文教學現(xiàn)狀的成因分析
1.老師方面的因素
首先,語文教師重閱讀、輕寫作。受傳統(tǒng)教學思維影響,他們在觀念上注重課文講解,忽視作文教學。其次,語文教師寫作素質不高。目前中職學校真正會寫文章的老師并不多,或者根本沒有寫文章的習慣。此外,語文教師教學方法單調(diào),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過于傳統(tǒng)、單調(diào),無法引起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寫作熱情。
2.學生方面的因素
中職學生一般是從無法考上高中的初中生分流過來的,他們語文基礎比較差,作文更是弱項。他們因沒有考上高中,自卑感、失落感比較重,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興致,自信心不足。平時重視專業(yè)學習,輕視文化課學習,自然也不會重視具有相對難度的作文學習和訓練了。他們很少閱讀課外書籍,即使讀了幾本書,也懶于做讀書筆記,寫作時自然缺少知識儲備。平常不注重觀察生活,不注重細節(jié),看到什么也很少進行理性思考,不懂得積累寫作素材,致使寫作文時,沒東西可寫。最重要的是,學生往往認為是老師要求他寫作文的,作文題目也不是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自己是被動寫作的,沒有寫作動機和寫作激情,東拉西扯,湊夠字數(shù),草草成篇,敷衍老師。
三、言語生命動力學對于中職作文教學的意義
(一)言語生命動力能滿足中職生的心理需要
言語生命動力學是以“人”為本位的,尊重人的尊嚴,順應人的天性,發(fā)掘人的潛能,滿足人的需要。中職生與社會接觸比較早,思想變化激烈,是情感世界很豐富的一個群體,有較強的言語訴求。而言語生命動力學能契合他們的情感需求,給予他們情感表現(xiàn)的愉悅感、滿足感。
(二)言語生命動力學是提高中職作文教學質量的有力保障
用言語生命學指導中職作文教學,可以讓中職師生認識到作文的重要性,體會到作文是一種人生自我實現(xiàn)的方式。能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言語意識,引起寫作動機,激發(fā)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從而改變目前中職作文教學的窘境。
四、言語生命動力學指向下的中職作文教學探索
鑒于言語生命動力學對于中職作文教學的重要意義,中職作文教學必須堅持以言語生命動力學為指向,并從以下幾個途徑進行教學探索:
(一)堅持寫作本位
黎錦熙在《各級學校作文教學改革案》中提出:“寫作重于講讀”。潘新和先生在《語文:表現(xiàn)與存在》中也極力主張要以寫作本位統(tǒng)攝語文教學。這些論斷都說明了寫作的重要性。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學重視閱讀教學,忽視寫作,結果老師課文講了很多,可是教出來的學生卻不會寫文章。而社會要考查學生的語文水平,首先就看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筆者認為,以寫作本位作為語文教學的指向是很有必要的。學生作文寫好了,必然會更懂得怎么去閱讀,怎么去積累語文知識,為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從而帶動整體語文水平的提高。
因此,中職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重閱讀輕寫作的觀念,重視作文教學,以寫作本位作為中職語文教學的指向。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而學生也要認識到作文學習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平時多學多練,才能提高寫作水平乃至語文水平。
(二)提高語文教師的寫作素養(yǎng)
潘新和先生在《語文:表現(xiàn)與存在》(下卷)說:“語文教師應是良好的言語生命意識的實踐者和傳遞者,學生則是言語生命意識的繼承者和發(fā)展者?!闭Z文教師的寫作素養(yǎng)直接影響著作文教學的質量。一個語文教師只有自己會寫文章,寫好文章,才懂得如何去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因此,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語文教師必須主動加強業(yè)務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素養(yǎng),才能更好地組織作文教學,引導學生的言語生命意識發(fā)展,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三)培養(yǎng)積累素材的習慣
歐陽修說:“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睆埵赖撓壬凇蹲x書和作文》一文也指出:“明天又看報了,翻書了,遇到有什么新奇的事實和意義,或者自己發(fā)生了一種什么感想,便要提起筆來把他們記錄或表示出來,這又是因閱讀而增廣寫作的機會。”要教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留心生活,細心觀察,并進行思考提升認識層次。要鼓勵學生平時多閱讀,并做好讀書札記。這些都將為日后的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endprint
(四)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法
梁啟超在《中學以上作文教學法》中提到作文教學:“每學期開始,教以作文理法。”實踐證明,陳舊的作文教學方法已經(jīng)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欲望,因此語文教師要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寫作文的興趣。
1.運用聯(lián)想法組織作文教學
聯(lián)想是寫作文經(jīng)常要用到的一種方法,它包括相對聯(lián)想、相似聯(lián)想、相關聯(lián)想等。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運用聯(lián)想法進行作文教學,拓寬學生的作文思維。比如在寫以“門”為話題的作文時,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門”根據(jù)具體處所可以分為家門、校門、國門等,根據(jù)財富差別可以分為寒門、豪門,根據(jù)指示意義可以分為現(xiàn)實之門、心靈之門等。通過聯(lián)想發(fā)散,“門”的類別變多了,內(nèi)涵變豐富了。學生可以從中選擇一個角度進行具體闡述,努力提升“門”的思想內(nèi)涵,從而寫出高品位的文章來。
2.運用頭腦風暴法組織作文教學
頭腦風暴法又稱智力激勵法,是由美國創(chuàng)造學家A.F奧斯本提出來的一種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方法。這種方法是通過討論,讓所有參加者在自由、愉快、暢所欲言的氣氛中自由交換觀點,并以此誘發(fā)集體智慧、激發(fā)學習者智慧與靈感的學習方法。頭腦風暴法通常要圍繞一個特定的話題進行,因此,對作文教學來說是很有用的方法。
3.運用習作比較法組織作文教學
習作比較法,是一種比較好操作但又成效明顯的作文指導方法。教師可以同時拿一篇優(yōu)秀作文和一篇病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進行直觀的比較。通過比較,學生總能大體上說出寫得好的地方和寫得不好的地方,從而知道作文應該怎么寫。
(五)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自信
中職生本身比較自卑,因此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寫作文,鼓勵他們寫出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一開始提倡他們寫“放膽文”,自由寫作,允許他們出現(xiàn)毛病,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寫作氛圍。當學生有進步時,要及時地給予表揚和鼓勵。寫得比較好的作文可以在課堂上讀給其他學生聽,或者張貼出來供大家觀摩,甚至還可以推薦到雜志發(fā)表。這些都會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自信,激勵他們的下一次寫作。
(六)創(chuàng)設寫作的情境
中職生很多都是比較感性的,在作文教學中如果能充分利用這個特點,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將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
其一,利用生活情境,喚起寫作欲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一些感人的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求。例如,學生看了一場比較感人的電影心潮澎湃,或者學生到景區(qū)旅游眼界大開,或者學生到孤兒院看望自強的孤兒感慨較多。這時,如果老師啟發(fā)他們寫成文字,他們會十分愿意,而且一定能寫出相當有思想性和情感性的文章。
其二,結合社會熱點或學生關心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學生往往喜歡關注社會熱點問題,表達起來也比較有話說。因此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設置一些社會熱點話題供學生寫作,也可以啟發(fā)學生結合社會熱點問題進行闡述,大膽寫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教師在學生作文中將會有意想不到的發(fā)現(xiàn)。
其三,利用現(xiàn)代教學設備,創(chuàng)設寫作環(huán)境?,F(xiàn)代教學設備能夠提供直觀的畫面,以此喚醒學生的往事記憶,誘導學生的瞬時情感,從而催發(fā)寫作欲望。比如給出“感動”話題讓學生進行現(xiàn)場寫作,學生可能感覺沒有題材可以寫。如果教師在給出作文題目后,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感動中國”之類的視頻或照片,或者播放一些感人的音樂,形象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容易感染學生,或者誘導他們想起曾經(jīng)的感人經(jīng)歷,這樣就能為激發(fā)他們的寫作靈感,最終寫出感人的美文。
(七)誘導學生的寫作動機
孟憲承先生在《初中作文教學法之研究》中指出:“作文的教學,要引起動機”。潘新和先生在《語文:表現(xiàn)與存在》(上卷)中也提出“言語生命動力學語文教育范式”“其核心內(nèi)容是培育人的言語欲求、言語生命意識、和言語生命能,誘導并強化存在性言語表現(xiàn)動機”。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去誘導學生的寫作動機。要讓他們體會到寫作不僅僅是考試的需要,更是人生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要讓他們明白寫作可以表達自己的喜悅,可以傾吐內(nèi)心的苦悶;還可以滿足社會的需要,更可以使自己的人生富有價值。這樣學生就會有強烈的寫作欲望,平時有感觸自然會付諸文字,體會到寫作的快樂。記得以前有一個學生平時感情世界比較豐富,后來筆者啟發(fā)她用文字把它表現(xiàn)出來。之后這個學生平時有什么情感波瀾就會自覺地動筆寫作,并經(jīng)常往學校的廣播站投稿。當校園廣播站播出她寫的文章時,許多同學駐足傾聽,她內(nèi)心無比激動。
(八)注重作文修改
作文寫完之后,修改很關鍵。凡懂得寫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因為在寫作過程中,草草成篇,可能構思不成熟,文章段落安排不夠合理,語言表達不夠精煉等。因此,修改就顯得很重要。那么就學生的作文而言,“改”文章的主體是誰呢?葉圣陶先生明確提出:“‘改與‘作關系密切,‘改的優(yōu)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學要著重在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學生在自己修改作文的過程中,會完善文章的構思立意,合理安排文章的結構布局,精心錘煉語言,從而形成一篇質量較高的文章,無形當中學生也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
總之,言語生命動力學是提高中職作文教學質量的有力保障,它立足于中職學生的言語表現(xiàn)需要,能誘導學生的寫作動機,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從而創(chuàng)作出富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好文章。中職作文教學必須以言語生命動力學作為指向,才能放飛寫作的翅膀,讓它在個性的天空下飛得更高更遠,最終才能收獲豐碩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潘新和.語文:表現(xiàn)與存在(上下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01).
[2]顧黃初,李杏保.二十世紀前期中國語文教育論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01).
[3]蘇立康.中學語文教學研究[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3,(01).
[4]王齊.“情境教學法”在中職基礎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杭州:浙江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1,(02).
(潘平陽 福建師范大學2012級學科教學(語文)在職教育碩士,福建省泉州藝術學校語文教師 36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