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超,韓 燕
(1.遼寧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 錦州121000;2.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遼寧 錦州 121000)
提高外語教學質量就是要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能力。對于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來說,如何創(chuàng)新使用一些新的觀點和模式提高教學效果,已成為許多外語學工作者日益重視并致力研究的問題。外語教育心理學(Psychology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是近些年進入人們視線中的一門科學,它以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為基礎,研究在外語教育過程中受教育者通過語言呈現(xiàn)出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并將計算機技術、傳播學知識和受教育者從事外語學習的實際狀況結合,創(chuàng)新外語教學方式,以期提高外語教育工作者的教學質量和受教育者的學習質量。
外語教育心理學(Psychology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是一門研究外語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進行語言活動時產(chǎn)生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的學科。它針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外語能力、個體差異等方面所表現(xiàn)出的特點,研究外語教學的本源、目標、方法、規(guī)律、任務、內容、教師、管理和制度等問題,致力于開創(chuàng)全新并有效的教學理論指導實踐。
它以傳統(tǒng)的心理學為指導但與傳統(tǒng)的心理學又有很大不同。心理學是可以運用并指導所有學科的科學,而外語教育心理學融匯了心理學、教育學、語言學等理論于一體。它創(chuàng)新地提出了解決外語受教育者心理障礙的方法,并涵蓋外語語言知識教學、外語能力的培養(yǎng)、外語學習心理、外語學習理論以及心理學原理指導外語教學等諸多方面內容。可以說,它的理論對于提高外語教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發(fā)揮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德水平和業(yè)務能力,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按照黨中央的部署,提高外語教師自身的業(yè)務能力和素質成為教師發(fā)展的第一要務。要想更好地運用外語教育心理學理論,就要求外語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外語業(yè)務功底還要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心理語言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除此之外,對于外語語言的發(fā)展史、使用此種語言的國家的風土人情和文化背景也要有所了解和涉及。在教學過程中,還要不斷探索學生易于接受和掌握的教學方法,盡可能地讓學生樂學、愿學并積極主動學,消除學生對外語學習的心理障礙,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為提高外語教學質量打好基礎。
雅克博維次經(jīng)過研究后得出的結論是:影響外語學習效果主要存在四大因素,分別為動機、天賦、智力和其他原因。在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為動機(Motivation),占有三十三的百分比,這說明要想提高外語教學效果,必須增強學生學習外語的動機??梢姡瑒訖C是提高學習效果的前提。而我國學生似乎對于外語的學習相較其他學科來說普遍吃力,這不僅因為語言環(huán)境的問題,還有其他諸多因素,沒有興趣、缺乏學習動機是最大的原因。外語的學習對于每名學生來說都要經(jīng)歷一個相對復雜和困難的習得過程,但對于我國應試教育的客觀環(huán)境,外語的學習似乎又顯得格外重要。因此,如何激發(fā)學生對外語的學習動機就成為學好外語的首要條件。
筆者對外語教育心理學中所涉及的外語學習的動機簡述為以下四個方面:
1.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內在動機是一個人發(fā)自內心的動力,可表現(xiàn)為興趣、毅力、愛好、求知欲等,內在動機可使人不需要外在力量的迫使而主動從事某項活動。具有內在動機的學生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堅持的是“我要學”的信念,對于外語的學習過程來說,學習外語追求的是快樂與成就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的學生在每個班級的全部學生當中只會占有一小部分。筆者在幾年的外語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往往這類學生的成績在班級中名列前茅,但性格多為內向,語言表達能力稍差。
2.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
外在動機往往與內在動機相對,并可以相互轉化。它往往與社會需求或個人的生存有關,即受到外界某些因素的推動可實現(xiàn)某種目標的動機,可表現(xiàn)為就業(yè)壓力、升學壓力、得高分、獎學金等。由于外在動機往往產(chǎn)生于某種外界的壓力,所以就成為一種“雙刃劍”,如果可以和內在動機有效轉化,將產(chǎn)生較好的效果,反之,則可能變?yōu)橄麡O因素而產(chǎn)生負面影響。
3.融合性動機(Integrative Motivation)
融合性動機是Gardner理論的核心概念,即想融合到第二語言群體當中,與第二語言群體進行交際并想成為這個群體中的一員。它包括動機、融合性和對學習的態(tài)度這三個方面。具有融合性動機的學生往往是外語專業(yè)的學生,因為外語對他們來說幾乎是每天必然接觸的語言。通過接觸,他們對外語的感情及使用本種語言的國家文化和風土人情都有相當?shù)牧私?,進而表現(xiàn)出一種“對于該種語言下的文化和人民的真誠的個人興趣?!钡?,擁有“融合性動機”的學習者最大的問題是他們往往會過于流于表面而目標不明,盲目學習,忽略實用知識,但往往擁有這種動機的學習者對于外語的學習持久性較長。
4.工具性動機(Instrumental Motivation)
工具性動機即想把外語作為達到某些實際目的的輔助性的工具,強調“學習一門新的語言的實際價值和好處”。工具性動機往往持續(xù)時間較短,一旦達到既定目標動機即可消失,它的特點便是具有極大的選擇性。
外語教學工作者只要較好地掌握外語教育心理學理論,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外語學習動機,就能在提高教學上達到一定的良好效果。因此,一個合格的外語教學工作者首先要幫助學生解放思想,了解英語學習目的,解除學生學習的心理障礙,并在此基礎上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預期的外語教學目標。
外語教學無非包含聽、說、讀、寫四個方面。
心理語言學家發(fā)現(xiàn),人與人的整個交流過程中,是遵循這樣一種順序,即首先要隨時理解對方所講的話,進而自覺地去預測對方下面要講的話,盡管預測有時候并不準確,但是人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修正自己。隨后,人與人交流還會加強對自己所需要信息的記憶,對不需要的則會自動“濾掉”,這就是所謂的“篩選”過程。繼而,對“篩選”后留下的信息在大腦中進行理解,這就是所謂的“釋義”。最后,在大腦中將所有自己認為有效的信息進行整合,完成整個聽的過程。外語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按照語言教育心理學理論的指導原則,就應該讓學生首先對聽力材料進行全面的了解,在聽之前對所聽內容和問題答案進行預測,待播放聽力時,要帶著問題和預測答案去聽,并養(yǎng)成隨時書面記錄的良好習慣,通過不斷的訓練,循序漸進地將注意力逐漸提高,并隨之提升聽力能力,激發(fā)內在學習動機。
心理語言學家認為,任何句子都存在兩層結構,即深層結構和表層結構。深層結構反映句子的內容,表層結構是深層結構的表現(xiàn)。因此,要想在外語教學中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就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同一個句子可以鍛煉學生的不同表述,豐富學生對于句子和語法的理解。其次,心理語言學極其注重母語對目標語的影響。由于漢語和外語的形成歷史和文化背景不同,語言表述順序也不同,所以要提醒學生尤其注重這一點,一句話并不是漢語表述順序如何即外語表述順序如何,還要注重詞語的忌諱、褒貶、具體語境中的特殊表達。最后,心理語言學強調歸納和演繹能力。它可以訓練學生大腦邏輯思維能力和對信息的總結篩選能力,這些都應該成為外語教師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必須注意的問題。
閱讀題越來越成為升學、考研和考級外語試卷中的拿分點,可見閱讀理解能力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不得不高度重視的。筆者非常贊同Goodman提出的“閱讀過程是心理語言的猜測游戲”這一觀點。Goodman認為,閱讀過程就是文字符號——選擇訊號——預測意思——理解意義——文字符號這一程序。運用到閱讀理解過程中,要把閱讀視為作者、讀者之間的一種博弈。首先讀者要去了解材料信息,預測文中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思考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表述,并將文中的符號信息輸進大腦中,進行思考、驗證、核對,最后得出結論。在外語教師閱讀教學中,要選擇適當?shù)拈喿x材料,由淺入深,鼓勵學生邊閱讀、邊思考、邊理解、邊猜測、邊驗證、邊定論,實現(xiàn)對文章反復閱讀、思考和理解這樣一個自下而上、由淺入深的互動。除此之外,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多種閱讀技能。
寫作對于學生來說可能是最難的一項,因為它不僅是對學生詞匯量的測試,還能考察出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更是對于學生外語能力的綜合考驗。從心理語言學的角度來說,F(xiàn)lower和Hayes曾提出一種模式,將寫作所涉及的過程和組成部分概念化,將寫作看作解決任務環(huán)境、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這三個主要特征問題的一種形式。筆者認為,任務環(huán)境應該包含文章的框架和寫作手法。長期記憶包括作者對所作文章所涉及內容的構建和詞匯量的積累,除此之外,還包括作者對寫作主題的事實和見解的了解。短期記憶在寫作中也非常重要,即在寫作過程中,作者必須考慮到謀篇、翻譯和審查意見。將其應用于外語教學中,外語教師首先應該引導學生對所寫文章進行謀篇布局,列出提綱,并確定采取何種寫作手法,進而迅速組織材料,有條件時可先打草稿,最后再動筆正式書寫。教師在日常對學生的訓練中,可讓學生多閱讀,對于精辟詞匯和精煉的例句要求學生進行記憶積累,成為自己寫作時的參考;在課堂上,可要求學生用外語記錄筆記,要求每周寫一篇外語日記,形成一種外語寫作氛圍;還要通過反復多次對學生進行指定題目書寫訓練,消除學生外語寫作障礙,掌握寫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1]馬曉婧.外語習得過程中言語主體意識的重建[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7).
[2]吳邊,郭熙煌.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1).
[3]束定芳,莊智象.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2008.
[4]Corder S P.Error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M].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