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衛(wèi)紅
(寧夏圖書館,銀川750011)
公共圖書館對殘疾人服務實踐探析
——以寧夏圖書館為例
●孫衛(wèi)紅
(寧夏圖書館,銀川750011)
公共圖書館;殘疾人服務
介紹了寧夏圖書館對殘疾人群體服務的工作概況,著重就搞好公共圖書館殘疾人服務方面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做好殘疾人延伸服務工作進行了探析。
寧夏圖書館成立于1958年10月,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省級圖書館。2008年8月,寧夏圖書館新館開始試運行并免費向讀者開放。試開放期間,共開放7個閱覽室和1個學術報告廳,閱覽室主要有:一、二層電子閱覽室,中文報刊閱覽室,老年和青少年閱覽室,科技服務閱覽室。隨著新館各個圖書閱覽室的陸續(xù)開放,由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殘疾人聯(lián)合會和自治區(qū)圖書館聯(lián)合設立的殘障人士閱覽室于2009年10月29日揭牌成立。為建立殘障人士閱覽室,自治區(qū)殘聯(lián)和自治區(qū)圖書館共同籌資15萬余元,該閱覽室是寧夏首個“關愛殘疾人”多功能閱覽室。
寧夏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寧夏共有各類殘疾人44.2萬,涉及145萬多人口。銀川市現(xiàn)有各類殘疾人40866人,其中視力殘疾者5076人。筆者從2009年至今,一直工作于寧夏圖書館殘障人士閱覽室,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服務心得。
1.1 殘疾人的概念和范圍
所謂殘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人。主要包括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和其他殘疾人。
1.2 殘疾人需要圖書館
殘疾人是一個數(shù)量眾多、特性突出,特別需要幫助的社會群體,比起正常的健全人,在生活、就業(yè)、學習等方面面臨更多的困難和壓力。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殘疾人參與文化生活和提高自身素質的愿望日益強烈。為了不被時代所淘汰,殘疾人也渴望獲取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更新的信息,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立足于社會。因此,圖書館成為他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技能,認識和了解世界的一個途徑和窗口。[1]
1.3 公共圖書館為殘疾人服務的重要性
國際圖聯(lián)制定的公共圖書館標準指出:“所有公共圖書館服務都應盡可能地為殘疾人和困在家中的讀者,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提供便利?!蔽覈?990年12月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呼吁“全社會應當發(fā)揚社會主義的人道精神,理解、尊重、關愛、幫助殘疾人,支持殘疾人事業(yè)”。公共圖書館的人文情懷因在其服務和管理上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xiàn)人的關懷,體現(xiàn)人的價值。關愛殘疾人,體現(xiàn)著一個社會的文明和公平程度,讓包括殘疾人在內的每一個人都享有平等自由利用圖書館的權利,真正感受到全社會的關愛與溫暖,這也正是圖書館人文精神的最好體現(xiàn)。
2.1 營造無障礙的閱讀環(huán)境
通常我們將“方便殘疾人的環(huán)境”稱為“無障礙環(huán)境”。事實上,無障礙環(huán)境的發(fā)展與人類社會發(fā)展有著密切聯(lián)系,寧夏圖書館(以下簡稱寧夏館)在建筑設計時已經(jīng)考慮到為方便殘疾人進出,在出入口設有無障礙通道及輪椅通道,使盲人、下肢殘疾人自行順利進出。殘障閱覽室就設在與出入通道相差不到幾十米的一樓,殘障閱覽室外有電梯、殘疾人專用廁所。殘疾閱覽室的面積有70多平方米,向殘障人士提供的文獻資源主要有醫(yī)學、文學、歷史方面的盲文圖書、中文普通圖書及喜劇、相聲小品、電視連續(xù)劇、醫(yī)療保健、音樂等方面的電子文獻、有聲讀物、有聲電影,并配有電視、DⅤD、盲文學習機、陽光讀頻軟件和計算機。寧夏館還給殘障閱覽室訂購了報紙和期刊,適合視力、聽力、肢體、智力有障礙的各類殘疾人閱讀。[2]
2.2 提供免費借閱
殘障人士憑殘疾證,經(jīng)工作人員登記(只登記一次)后,即可免費閱覽、上網(wǎng)、借閱殘障閱覽室的期刊、圖書、盲文書籍、電子文獻及有聲讀物。借出的文獻數(shù)量可憑借閱信用度的增加而增加,借閱時間無限定。
(1)陣地式。工作人員直接為到館的殘疾人提供服務。
(2)游擊式。為不能到館的集體殘疾人提供上門服務。例如寧夏館自2012年一直與特殊教育學校盲人學生保持聯(lián)系,給20多位盲人孩子提供殘障閱覽室的盲文書、電子讀物、有聲讀物的書目清單,了解他們的實際需要,上門送書、上門還書。
(3)合作式。圖書館與志愿者合作(這里的志愿者很多都是殘障人士),為殘疾人居住集中和殘疾人活動比較集中的殘疾人免費提供上門送書服務。自2013年至今為100多位肢體殘疾人提供了千余冊期刊。
(4)活動式。公共圖書館不僅是一個閱讀場所,也是一個公共休閑空間。他們需要從封閉中走出來,到圖書館享受文化休閑的快樂。寧夏館自開設殘障閱覽室,每年都和殘聯(lián)聯(lián)合開展活動?;顒觾热葚S富多彩,形式多樣,舉辦了如“牽手殘疾人,走進圖書館”公益文化活動、“全民閱讀書香寧夏——牽手殘疾人,走進圖書館”活動、“讀書勵志·共享明天”活動、感受無障礙電影(盲人電影)、盲人演講比賽及共同組隊參加全區(qū)舉辦的首屆陽光盲人計算機讀屏軟件培訓活動。
(1)提供建立殘疾人用戶檔案的信息服務。個性化服務是圖書館為殘疾人用戶開展信息服務的基本原則之一。由于殘疾人的文化和知識結構的差異,包括殘疾類型、個人喜好、工作性質和殘疾人用戶特有的信息心理因素,形成了不同信息的不同需求,建立殘疾人用戶檔案,也是現(xiàn)代圖書館開展無障礙信息服務工作的基本出發(fā)點。
(2)加強社區(qū)圖書館建設。公共圖書館要積極與社區(qū)、村委會聯(lián)系,與殘聯(lián)各協(xié)會聯(lián)系,聯(lián)合共建圖書館,支持基層文化建設。
(3)實行“總分館制”模式。采取“政府主導、多級投入、集中管理、資源共享”的模式,打破城鄉(xiāng)藩籬,實現(xiàn)圖書館服務的普遍均等,較好解決農村讀者,特別是殘疾人“讀書難,借書難”問題。
(4)提高認識,增強服務意識。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殘疾人服務起步較晚。特別是寧夏各市、縣圖書館的殘疾人服務水平還處于初級狀態(tài),財政經(jīng)費投入不足,圖書館人員培訓和延伸服務不足,致使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整體上比較滯后,即使是開展了殘疾人服務的圖書館,在服務內容上也十分單調,說明公共圖書館在殘疾人保護事業(yè)中應發(fā)揮的作用和殘疾人保護事業(yè)對圖書館應有的依托還不到位。針對殘疾讀者的特殊性,要求館員既要有較強的業(yè)務技能,又要掌握一定的特殊技能,工作人員上崗前要接受專門技能的培訓。
公共圖書館要建立長效的殘疾人服務機制,成立專門的殘疾人服務團隊,逐步建立相對完善的殘疾人閱讀服務體系,充分發(fā)揮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1]曾紅輝.公共圖書館殘疾人服務實踐與綜述[J].晉圖學刊,2012(9):50-53.
[2]王菁菁.關注殘疾讀者開設特色服務——南京圖書館殘疾人服務的探索與思考[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3(5):18-20.
G252;G258.2
B
1005-8214(2014)12-0098-02
孫衛(wèi)紅(1969-),女,寧夏圖書館館員。
2014-07-11[責任編輯]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