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公安警官職業(yè)學院偵查系,天津 300382)
刑事偵查課是公安院校普遍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也是最早使用案例教學法的課程之一。使用案例法教學,可以使學員驗證和運用刑事偵查的原理和方法,以此達到學員深刻領會、掌握和運用這些知識的目的。在刑事偵查課的教學實踐中,在運用傳統(tǒng)的案例教學法的同時,一些教師勇于探索和創(chuàng)新,對傳統(tǒng)的案例教學法進行了改革,創(chuàng)新出幾種新的案例教學方法,有效提高了案例教學的質量。
(一)案例教學法的含義
案例教學法,是19世紀7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蘭德爾(C.C.langclell)首創(chuàng)的,是圍繞一定培訓目的將實際已經發(fā)生的或可能發(fā)生的情景加以典型化處理,形成供學員思考分析和決斷的案例,通過獨立研究和相互討論的方式來提高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教育模式和方法。
如今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以其開放互動、生動活潑、真實客觀的優(yōu)勢已經在軍事學、教育學、法學和管理學等領域被普遍應用,并且其內容和經驗日趨豐富和完善,不僅遍及美國,而且成為一種風靡全球的被認為是代表未來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
(二)案例教學法的作用
傳統(tǒng)教學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重點是知識的傳授,知識的流動是從教師到學員的單向流動方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中心,學員則處于從屬地位,學員按照教師的選擇與要求被動的學習,不利于激發(fā)學員學習的主動性。案例教學法,以案例為背景,通過知識的綜合運用與實際問題的分析與解決為核心,以課堂討論和辯論為主要手段,知識在教師與學員間雙向流動。教師雖然是教學的發(fā)起人與組織者,但同時也是聆聽者,使教學由教師的“單核心”,向教師與學員的“雙核心”轉變。案例教學法有利于激發(fā)和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培養(yǎng)與提高學員的概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一)分層分類、循序漸進原則
由于學員的年齡層次、知識水平、能力結構參差不齊,因此,在開展案例教學時,不能千篇一律、籠而統(tǒng)之,而應當體現(xiàn)差異性,富有針對性,由淺入深,先易后難,循序漸進,梯次提升。
(二)實戰(zhàn)、實用、實效原則
刑事偵查案例教學,要以服務偵查實戰(zhàn)為導向,富于實用為目的,力求實效為標準,設計、運用案例要突出公安工作打擊防控違法犯罪,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實踐性專業(yè)性質特征,并能將案例教學成果迅速轉化為現(xiàn)實戰(zhàn)斗力。
(三)堅持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習者主體作用相結合的原則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和學員的角色發(fā)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教師由單向傳播者變?yōu)檎n堂的組織引導者,學習者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yōu)檎n堂的主動參與者,其主體作用大大增強。要將教師主導作用和學員的主體作用緊密結合起來,特別要突出學員對主體作用。案例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精心設計案例,組織教學過程,創(chuàng)造教學氣氛,適時引導。學員的主要作用主要體現(xiàn)為:認真分析、思考案例,開展交流討論,參與解決實際問題。
(四)鼓勵參與、交流互動原則
高度的參與性和較強的互動性是案例教學的兩大特征。沒有學員熱情參與,案例教學仍不免變成傳統(tǒng)的“一言堂”;沒有雙向或多方的交流互動,案例教育則易變成“不言堂”。只有學習者積極參與、良性互動,才能確保案例教學取得成功。這就必須由教師采取一定的措施方法,如案例教學開始前的說明、動員、案例教學過程中的啟發(fā)、引導,案例教學結束后的點評、考核等,使案例教學教師的預先設計的軌道上進行,并能夠達到預期目標。
(一)列舉案例法
列舉案例法是教師在授課時,為了解釋某一偵查制度、某一偵查措施或某一偵查手段而列舉一個或一組案例進行示例性解說的教學方法。其目的在于揭示現(xiàn)象、說明問題。列舉的案例既可以是發(fā)生的真人真事,也可以是為教學需要對真人真事進行加工后的案例;既可以整個案件全部呈現(xiàn),也可以只講與本次課內容相關的部分關鍵性內容;既可以是十分嚴肅的案例,也可以是輕松自由的生活小事,可以根據講課的具體內容由教師自主靈活的掌握和使用。列舉案例法使理論知識與實際案例緊密結合,增強了刑事偵查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吸引力。
(二)講評案例法
講評案例法是教師通過事先布置難度大、綜合性強、具有偵查實戰(zhàn)典型意義的案例,所選案例一般要講明具體案情及其他背景資料,讓學員運用偵查知識對案情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研究,得出表明自己獨立觀點的書面分析結論。書面分析結論可在教師與學員或者學員與學員之間相互交流評論。最后教師運用偵查理論和實踐經驗對案例進行深入剖析,得出帶有指導性作用的分析結論,并對學員的案例分析情況進行講評總結。講評案例法在于培養(yǎng)學員獨立思考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討論案例法
討論案例法是討論教學法在刑事偵查教學中的運用,是對某些重要知識點在課程講授后,為了加強學習印象,鞏固學習效果,檢驗學習水平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這一方法要求教師必須事先準備好有一定針對性和難度的,有不同意見和結論的案例。運用討論案例法,教師事先需要布置學員課前復習相關知識,給學員提供詳細的案例資料,要求學員運用所學的偵查理論知識,回答案例中設定的實際問題,并讓學員準備書面發(fā)言提綱。上課時,教師將學員分成若干個小組分別進行討論,每個人都有發(fā)言的機會,再由每一小組的代表陳述各自的觀點,供全體學員共同討論分析,相互提問回答,最后教師還要對學生中出現(xiàn)的不同意見進行評析,給出標準答案并說明理由。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運用討論案例法的關鍵和目的。
(四)模擬案例法
模擬案例法是實踐教學法在刑事偵查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是借助模擬偵查實驗場所進行現(xiàn)場勘查、搜查、緝捕、跟蹤守候等偵查實踐教學。模擬案例法是教師組織學員在模擬現(xiàn)場環(huán)境中設定具體的案情,進行案件偵查某一環(huán)節(jié)的模擬演練。模擬案例法以學員為主體,為學員提供綜合實戰(zhàn)環(huán)境,引導學員自主深入案例情境,體驗案例角色,在參與、分析、討論和行動中積極感悟,進而檢驗并強化學員的實踐動手能力。模擬案例法的評價指標包括個人和小組兩大組成部分,根據學員個人和小組的實際操作完成情況給出綜合評判。模擬案例法使課堂知識從抽象走向具體,一方面提高了學員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和組織協(xié)調能力;另一方面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學員的參與積極性,大大提高學員自主學習的興趣。
(一)刑偵案例實戰(zhàn)模擬多維教學法
中國刑警學院刑事案件偵查教研室通過多年的教學積累與積淀,結合教學與實戰(zhàn)的需要,在刑事偵查課的教學中運用了“刑偵案例實戰(zhàn)模擬多維教學法”,在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刑偵案例實戰(zhàn)模擬多維教學法”是刑事偵查課中具體使用案例教學的方法,這種教學法要求學生按照刑事案件偵查的一般過程,以真實的刑偵案例為背景,以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平臺,通過再現(xiàn)案件情景,逐步完成受理案件、現(xiàn)場勘查、案情分析、開展偵查、突破僵局、偵查終結等模擬偵查、案例研判、總結提高等任務,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達到鍛煉學生的偵查思維,提高綜合職業(yè)素質的目的。該方法具有以下幾個功能:
1.案件真實情景再現(xiàn)功能
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圖片或音像資料如實展示案件現(xiàn)場情況及偵破過程,最大限度的保證案件的原始性、真實性,讓學生耳濡目染真實的案件情景。這種情景再現(xiàn)法主要是通過視覺、聽覺讓學生感受身臨其境的體會。
2.偵查思維訓練功能
在案例多維教學法中,結合案件情節(jié),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索犯罪規(guī)律,研究破案方法,力爭培養(yǎng)既能根據一般規(guī)律進行偵查思維,又能敢于創(chuàng)新,不受傳統(tǒng)偵查思維束縛的開拓型人才。
3.模擬偵查功能
案例多維教學法采取的模擬偵查側重的是案情分析討論、偵查措施的運用、犯罪嫌疑人的刻畫、偵查計劃的制定等活動,旨在訓練學員的分析判斷、歸納推理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種模擬偵查模式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案件現(xiàn)場真實情景,經濟便捷,省時、省力,可將數(shù)月實戰(zhàn)偵破過程凝練成幾個小時的模擬偵查過程,不僅向學生輸送了大量的信息,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互動。
4.互動交流功能
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師在教學中起引導和指導作用,學生不僅要在本組內進行互動交流,而且要將匯報討論結果與其他組進行交流學習;教師要點評,要表達自己的見解,進行高質量的師生交流。
5.示范拓展功能
每一起刑偵案例,無論是成功的案例,還是失敗的教訓,都有很多值得總結、學習、借鑒之處。因此,從正反得失多維度總結案件偵破的經驗教訓,對于學習推廣有益的經驗,避免重犯同一個錯誤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二)制定偵查計劃案例教學法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系在多年的刑事偵查課教學的基礎上,根據公安實戰(zhàn)部門對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逐步探索了一種“制定偵查計劃案例教學法”,也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制定偵查計劃案例教學法”是教師通過多媒體公布案件情況、現(xiàn)場勘查和現(xiàn)場調查結果,學員對案件情況進行獨立思考之后,學員以組為單位,在組長主持下召開模擬案情分析會,針對案件實際情況在分析、判斷案情的基礎上,對整個偵查破案工作作出的全盤規(guī)劃和具體部署,最后形成統(tǒng)一的偵查計劃,完成“偵查計劃”書?!爸贫▊刹橛媱澃咐虒W法”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場景真實性
在制定偵查計劃的案例教學法中,學生要分組召開案情分析會,確定案件性質、偵查方向和偵查范圍,之后分工布置,制定偵查計劃,并就偵查工作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預測和判斷,真實再現(xiàn)了偵查工作的現(xiàn)實場景,無論是課堂氣氛,參與學員的角度定位,還是最后的工作模式,都最大限度的與偵查實踐相似。
2.學員的充分自主性
普通的案例教學法,強調學員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尤其強調教師在整個案例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但是,制定偵查計劃案例教學法教師僅負責案例的挑選和公布,之后一系列的案情分析會、偵查計劃制定,全部交由學員自己組織、管理,學員有了很大的自主性。學員在整個組織參與中,表現(xiàn)出極大的參與能力和自我組織能力。
3.過程連續(xù)性
制定偵查計劃案例教學法,從接報案件、現(xiàn)場勘查和調查訪問、案情分析會,一直到制定偵查計劃,包括完整的刑事案件偵查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tǒng)的案例教學方法把偵查過程割裂開來的不足,讓學生多參與了案件的每個偵查階段,真實的感受到偵查實踐的全過程。
4.內容綜合性
制定偵查計劃式案例教學法,既涉及到案情分析,又涉及到各類偵查措施,因此學員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得到全面的展示和考察,同時還鍛煉和培養(yǎng)了學員的組織、應變、團隊合作及口頭表達等多種能力??梢哉f,這種案例教學組織方式比傳統(tǒng)的案例教學法的內容更為綜合實用,學員的收益更大。
參考文獻:
[1]李永濤.刑偵案例實戰(zhàn)模擬多維教學法研究[J].公安教育,2009,(10).
[2]馬忠紅,井曉龍.偵查案例教學法新探[J].公安教育,2009,(06).
[3]陳美榮.淺談警察案例教育[J].警察職業(yè)化教育訓練,2010,(12).
[4]吳秋玫.偵查案例教學的課程設計[J].江西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2,(01).
[5]王朝暉.論教師在刑偵案例教學中的主導作用[J].上海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