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 徐彩玲
(天津市海河醫(yī)院,天津 300350)
無痛腸鏡檢查克服了普通腸鏡檢查引起的心理和生理應激反應,患者舒適無痛苦,多數(shù)老年患者會選擇無痛腸鏡檢查,但由于老年人生理病理的特點,對麻醉用藥量及麻醉耐受力不同于年輕人,麻醉過程風險相應增加[1]。自2011年以來我院采用丙泊酚聯(lián)合瑞芬太尼實施無痛腸鏡診療,均順利完成檢查,現(xiàn)將護理體會匯報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我院自愿接受無痛腸鏡的老年患者394例。其中男275例,女119例,年齡65~81歲,平均(70.5±3.5)歲。合并高血壓90例,糖尿病22例,心電圖異常55例。術中息肉電凝治療17例,息肉電切治療13例,取活檢24例。無嚴重心腦肺疾病及其他不能耐受檢查者。
1.2 麻醉用藥及方法 護士協(xié)助患者取左側曲膝臥位,給予吸氧和心電監(jiān)護。麻醉師先常規(guī)靜脈推注瑞芬太尼1~1.5 mg/kg持續(xù)推注60s,2min后,靜脈緩推丙泊酚1.5mg/kg,邊推邊觀察患者反應。當患者意識朦朧時便開始插鏡。當鏡端到達回盲部或治療結束,則停止用藥。本組術中2例患者出現(xiàn)不自主體動,2例患者診療時間延長超過10min,均給予追加丙泊酚0.5~1.0mg/kg,推注時間為40~60s。
1.3 效果 394例患者均未發(fā)生麻醉意外及出血、穿孔等并發(fā)癥。5例患者因腸道腫塊堵塞鏡端未能到達回盲部,其余均到達回盲部并完成治療。術中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率、血壓下降,術后經(jīng)觀察均恢復正常。術后11例患者感到輕度頭暈,觀察1~2h,頭暈癥狀消失后離院。無惡心嘔吐病例,所有患者對檢查過程無記憶,感覺舒適無痛苦。
2.1 術前護理
2.1.1 患者篩選與對策 老年患者生理功能低下,部分患者合并其他基礎疾病,麻醉藥物可影響患者生理功能的穩(wěn)定性,因此,老年患者預約腸鏡時即詳細詢問病史。了解有無手術史,有無經(jīng)常服用安眠藥物史,有無酗酒習慣,術前查心電圖、出凝血時間、多日未進食者查電解質。護士將收集的資料反饋給麻醉師,以提供用藥依據(jù)。高血壓患者術前控制血壓在150/90mgHg(1mmHg=0.133kPa)以下,長期服用降壓藥者檢查當日不停藥;糖尿病患者安排優(yōu)先檢查。當檢查人數(shù)較多時,對排隊較后的患者視情況予靜脈補液。告知患者術前1天及檢查當日禁煙酒;門診患者留下聯(lián)系方式。
2.1.2 心理護理 檢查前大多數(shù)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緊張、恐懼、焦慮心理,擔心不能耐受檢查,有的擔心麻醉藥物的不良反應,甚至害怕出現(xiàn)麻醉意外,需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無痛腸鏡檢查的麻醉方法、安全性,告知無痛腸鏡檢查技術優(yōu)勢,消除其顧慮。同時,尊重患者及家屬的知情權,實事求是的告知可能存在的風險,由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以配合治療。
2.1.3 腸道準備 患者術前1天20:00前進食少渣飲食,檢查當日禁食,檢查前5h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溶液2 000 mL,(規(guī)格每袋65.56g,2袋加溫開水2 000mL制成),囑患者1.5~2.0h內(nèi)飲完,服瀉藥后多走動,此時注意加強安全的防范,留有專人陪護。
2.1.4 做好急救藥品、物品的準備 備好負壓吸引器、呼吸機、氣管插管器材等搶救設備;檢查急救車內(nèi)物品功能是否正常,藥品均在有效期內(nèi)。保證急救器械處于備用狀態(tài)。
2.2 術中護理
2.2.1 進鏡前準備 協(xié)助患者取下義齒,取左側臥位,雙腿屈曲,放松腹部;勿過多暴露患者,保護患者隱私,注意遮擋及保暖。遵醫(yī)囑給予吸氧3-5L/min,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于右上肢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既便于觀察又利于操作,不易脫管。推注麻醉藥物前指導患者深呼吸5次,以增加體內(nèi)氧的貯備量。
2.2.2 術中配合 協(xié)助插鏡時,由于結腸鏡牽拉腸管所致的迷走神經(jīng)反應,患者易出現(xiàn)心率減慢、血壓下降,故操作時動作應輕柔、連貫;鏡身結袢、進境困難時,可適當給予腹部加壓,頂住鏡身,對于老年患者不可粗暴用力,避免按壓胃部,引起胃腸反流而造成誤吸。需改變患者體位時,由2名以上醫(yī)護人員同時托起患者,動作協(xié)調一致,避免造成老年患者腰部損傷。同時注意靜脈穿刺部位及輸氧管,防止脫落。做電凝、電切等治療時,配合治療的護士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操作嫻熟,聽從內(nèi)鏡醫(yī)生指揮,以保障患者安全。本組電切13例,電凝17例,取活檢24例,術中順利,均未出現(xiàn)意外及并發(fā)癥。
2.2.3 用藥觀察 丙泊酚為一種新型快速、短效靜脈麻醉藥,可控性強。瑞芬太尼是一種新型短效的阿片受體激動劑,起效快,時效半衰期短[2]。故與丙泊酚合用可增強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減少麻醉藥物用量,又能使患者及時蘇醒,對老年患者極為安全。
2.2.3.1 血壓、心率監(jiān)護 丙泊酚的主要不良反應為心肌抑制和擴張外周血管。老年患者心肺功能較差,對藥物敏感性強,加上檢查前腸道準備所引起的腹瀉而導致的循環(huán)量不足,容易出現(xiàn)心率減慢、血壓下降。術中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血壓心率的波動情況,若出現(xiàn)收縮壓低于90mmHg,或低于基礎血壓的20%,心率低于60次/分,立即報告麻醉師和內(nèi)鏡醫(yī)生,暫停操作或適當退鏡,并停止麻醉用藥,待血壓、心率回升后方可繼續(xù)進鏡,同時護士術前用注射器抽吸阿托品0.5mg和麻黃堿10mg以備搶救時急用。本組32例患者出現(xiàn)收縮壓<90 mmHg;25例心率<60次/分,均為一過性,暫停操作后恢復正常;8例心率低至55次/分,立即靜脈推注阿托品0.5mg恢復正常;9例收縮壓<85mmHg,立即靜注麻黃堿10mg,血壓立即回升至正常范圍,均未發(fā)生不良后果。由于丙泊酚的降壓作用較溫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
2.2.3.2 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 丙泊酚注射后可發(fā)生通氣抑制,術中應協(xié)助患者頭略后仰,始終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隨時注意監(jiān)護儀上血氧飽和度的變化。體態(tài)偏胖、脖頸短促、酗酒、睡覺打鼾者維持其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5%以上。本組1例患者聞及鼾聲,立即暫停操作,同時抬高患者下頜,加大氧流量至4 L/min,很快血氧飽和度恢復至97%以上。
2.2.4 躁動護理 診療過程中,本組2例行息肉電切患者 ,由于診療時間延長,術中出現(xiàn)不由自主的躁動。護士一人適當用力握住患者的手腕,一人按住患者的膝蓋,防止患者墜床、抓傷、碰傷,以及靜脈穿刺和其他各種管路的滑脫。麻醉師追加丙泊酚0.5mg/kg,3~5min后患者轉為安靜,并順利完成診療[3]。
2.3 術后護理
2.3.1 術后監(jiān)護 本組患者檢查結束30s~8min內(nèi)即自然清醒,檢查完畢繼續(xù)吸氧,維持靜脈通道,待監(jiān)護儀上生命體征正常穩(wěn)定、并能清晰回答問題后,取下氧氣管,推至蘇醒室繼續(xù)監(jiān)護至少30min。本組3例清醒后1~5min內(nèi)有表情欣快、言語增多表現(xiàn),2例出現(xiàn)傷心哭泣,此時,醫(yī)護人員注意尊重患者,保護其隱私,不要隨意取笑患者;待患者精神狀態(tài)恢復至良好,協(xié)助其坐起片刻再下床試走,步態(tài)穩(wěn)健后拔下靜脈針,留下地址和聯(lián)系方式,由家屬陪同離開。本組術后11例患者感到輕度頭昏,面色略顯蒼白,觀察1~2h,頭暈癥狀消失后離院。
2.3.2 健康教育 診療完成后,向患者和陪護仔細交代術后注意事項:術后24h內(nèi)身邊需留人陪守,術后禁食禁飲2h,忌酒及含乙醇飲料24h;開始進食時先試飲一口水,若無嗆咳則可進少量清淡流質,逐漸增量,以不出現(xiàn)胃脹、惡心、嘔吐為原則;行內(nèi)鏡治療如息肉切除患者,3d內(nèi)進食少渣食物,7d內(nèi)避免刺激辛辣及脹氣食物,術后休息3~4d,囑患者密切注意有無黑便或劇烈腹痛腹脹,如有異常及時聯(lián)系或就醫(yī)。術后24h不得從事騎車、駕車、水上、高空作業(yè)和精神工作,以防意外[4]。
丙泊酚聯(lián)合瑞芬太尼用于無痛腸鏡檢查增強了麻醉效果,減少了麻醉藥物用量,減輕了患者痛苦,增加了其依從性,避免了因操作刺激造成的應激反應。護士按照術前評估、心理護理、腸道準備、器械準備、術中嚴密監(jiān)護、術后積極健康指導等護理程序實施護理,提高了老年患者無痛腸鏡檢查的安全性。
〔1〕Winterhalter M,Brandl k,Rahe-Meyer N,et al.Erdocrine stress response and inflammatory activation during CABG surgery.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remifentanil infusion to intermittent fentanyl[J].Eur J Anaesthesiol,2008,25(4):326-335.
〔2〕黃衛(wèi),柴云飛,俞潤英,等.術終芬太尼對丙泊酚-瑞芬太尼靜脈麻醉蘇醒期的影響[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科學版),2008,29(5):598-610.
〔3〕羅錦華,鄭蕓,盧云清.高齡老年人無痛胃腸鏡檢查的安全性評估及并發(fā)癥的護理[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12,7(4):453-454.
〔4〕曲靜波,馬玉娟,寇健明,等.無痛胃腸鏡診療的護理體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4A):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