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當新生們忙著開始迎接大學生活時,家住四川成都槐樹店路的玲玲(化名),卻在為上大學的事和父親進行著一輪又一輪的談判。雖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錄取通知書,但玲玲的父親固執(zhí)地認為“讀書無用”,他寧愿出錢資助玲玲做點小生意,也不愿“扔幾萬學費進去打水漂”。
玲玲的父親把讀大學比喻成一個“肯定會失敗的投資”。他掰著手指頭算了筆賬:大學四年學費加生活費需要8萬元,如果高中一畢業(yè)就開始打工,四年至少可以賺8萬元,這樣一來一回就是16萬元。這16萬元可以拿去投資個房子做首付,或者直接開個店做生意??墒悄萌プx大學,畢業(yè)后也許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一個工作每個月就兩三千元,又要四五年才能賺回這16萬元?!罢λ愣紕澆粊怼!?/p>
(摘自《成都商報》)
■2013年10月,58歲的南京市民李明榮家裝修工程已經(jīng)停了一個半月,原因是找不到泥瓦工?!澳嗤吖ぬ貏e緊張,裝修隊隊長已經(jīng)把日薪調到了350元,還是找不到人?!崩蠲鳂s直言自己想不通,“月初家里裝櫥柜,18歲的櫥柜安裝小工初中學歷,現(xiàn)在月收入輕松破萬元;而自己的兒子研究生畢業(yè),現(xiàn)在某金融機構就職,月薪才4000元出頭?!?/p>
碩士研究生月薪不到4000元,能否被錄用,還要看用人單位臉色;一個普通泥瓦工,日薪300元“起步”,裝修老板還得互相較勁才能搶得上……一邊是數(shù)百萬應屆大學畢業(yè)生求職難,一邊是建筑裝飾市場工人緊俏,人力資源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
(摘自《中國青年報》)
■秋天常讓我想起童年時的鄉(xiāng)下。那時父母回到農村干農活不在行。我們家自留地的莊稼總比別人家長得差,村上的鄰居總嘲笑我們。爸爸總說:“莊稼好不好是一年的事,孩子教育好不好是一輩子的事?!痹谧钇D苦的時候,父母讓我們家所有孩子都上學了。鄰居家許多孩子都沒有上學的機會,哪怕小學一年也沒有上過。
我小學時同桌同學潘永生,小學時我們是班上年齡最小、個子最矮的兩個。他學習比我好。我在村子上完學后出門繼續(xù)求學,他回家干農活了。他老婆病逝了。我問原因,他說司機不認識路,耽誤了。
(摘自潘石屹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