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 | 趙靚
中國整機商雙饋型風電機組市場趨勢統(tǒng)計分析
本刊 | 趙靚
雖然直驅、混合、雙饋等不同技術路線的風電機組產(chǎn)品各自擁有著不同的優(yōu)勢,但雙饋型風電機組在我國風電市場中所占有的地位不言而喻,這與我國多數(shù)整機廠商在初期的技術引進、技術路線的選擇有關,也同整個市場初期的供給,以及此后所形成的需求有關。
由表1可知,從2001年開始至2013年的13年間,我國雙饋型風電機組累計裝機容量達到65711.83MW,2013年該機型裝機量為10731.2MW,在歷年該機型新增裝機量中排第4。通過圖2分析,我國雙饋型機組的裝機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由于基數(shù)小,2002年至2005年期間累計裝機容量呈多倍增長,發(fā)展速度驚人,這是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從2005年至2010年,累計裝機容量增速基本保持翻番水平,可謂快速發(fā)展階段。第三階段是2010年至2013年,累計裝機容量增長速度有所減緩,從圖1的新增裝機容量也可以看出,該機型在2010年至2013年的新增裝機容量有一個跌漲的過程,打破了此前新增容量只漲不跌的趨勢,這基本符合整個風電市場的大勢。
表1 歷年中國雙饋型風電機組新增及累計裝機容量(單位:MW)
近10年的雙饋型風電機組新增容量占比有一個忽高忽低的過程。如表2和圖3所示,從2004年至2006年,新增的該機型裝機容量占比下降明顯,超過12個百分點。除2009年略有調(diào)整外,從2006年至2010年該機型新增容量占比基本上是不斷增長的,這5年間增長超過13個百分點。自2010年以后,新增容量又開始不斷下降,接近8.5個百分點。近10年間,雙饋型風電機組新增容量占比最高時為2010年,其次是2004年。2010年以后占比有所降低的原因,可能與個別該機型裝機量較大的制造商市場情況不佳有關。
圖1 歷年中國雙饋型風電機組新增裝機趨勢(單位:MW)
圖2 歷年中國雙饋型風電機組累計裝機趨勢(單位:MW)
如表3和圖4所示,在累計裝機方面,2004年至2010年雙饋型機組占比逐年增加,但占比增速是一個由快至慢的過程,增加近46個百分點。在這個時期雙饋型機組累計裝機容量機型占比不斷增長的原因,可能與定槳失速型機組此前基數(shù)較大,之后新增裝機逐漸減少有關。2010年以后,雙饋型機組累計容量占比略微下降,但并不明顯,僅為1.4個百分點。
如圖5所示,雙饋型風電機組累計裝機排名前10名的整機商新增裝機中,不少都在2010年至2011年達到高峰,之后有所回落,至2013年又有所增長。其中,該機型累計裝機容量最高的華銳和第3高的東汽,自2010年后新增裝機下降趨勢較為明顯,處于第2的聯(lián)合動力該機型的新增裝機雖然與大勢相仿,但明顯降幅較緩,且在2012年和2013年在該機型新增容量上保持了第一。第4名的明陽和第6名的上海電氣,以及第8名的遠景能源和第10名的海裝并未受到前兩年的市場大勢影響,在該機型的新增裝機中始終基本保持穩(wěn)中有升的勢頭,這似乎驗證了此前業(yè)內(nèi)有專家稱規(guī)模適中的整機商在前兩年的市場下行波動中受到的帶動較小的言論。Vestas、Gamesa和華創(chuàng)在該機型的新增裝機趨勢浮動相對平緩,其中Vestas和華創(chuàng)的趨勢在后期有翹尾,2013年的該數(shù)據(jù)有所增長。
圖3 近10年中國雙饋型風電機組新增裝機容量占比趨勢圖(單位:MW)
圖4 近10年中國雙饋型風電機組累計裝機容量占比趨勢圖(單位:MW)
表2 近10年中國雙饋型風電機組新增裝機容量占比(單位:MW)
表3 近10年中國雙饋型風電機組累計裝機容量占比(單位:MW)
圖5 歷年中國雙饋型風電機組累計裝機排名前10企業(yè)該機型新增裝機趨勢(單位:MW)
圖6 歷年中國雙饋型風電機組累計裝機排名前10企業(yè)該機型累計裝機趨勢(單位:MW)
表4 近3年中國雙饋型風電機組新增裝機前10整機商該機型裝機情況(單位:MW)
如圖6所示,雙饋型風電機組累計裝機容量最高的華銳優(yōu)勢明顯,聯(lián)合動力以強勁的增長勢頭在2012年至2013年間超越了東汽,明陽、遠景和海裝該機型的累計裝機趨勢在數(shù)據(jù)的前10名中表現(xiàn)得較為惹眼,Vestas和Gemesa以及其他處于該機型累計裝機容量前10的整機商,在該數(shù)據(jù)的趨勢中增幅也較為可觀。
通過表4可以了解到,近三年雙饋型風電機組新增裝機前3名的該機型新增裝機容量均超過1000MW以上,第1名的新增裝機容量在2011年雖一度接近3000MW達2933MW,但此后第1名的該機型新增裝機容量逐漸減少,至2013年該數(shù)據(jù)下降接近一半。與此同時,第2名、該機型新增10名以外整機商共計的該數(shù)據(jù)雖然從2011年到2012年有所下降,但到2013年又有所上升。第3名、第4名在3年間的裝機容量則穩(wěn)步上升,第5至第10名的整機商基本都處于止跌回彈或不斷上升的趨勢。同時,通過表4可以發(fā)現(xiàn),近三年該數(shù)據(jù)前3名廠商相對固定,聯(lián)合動力和明陽在三年中都進入了前3名,遠景在2013年首次進入這個梯隊。
由圖7、圖8、圖9可以看出,雙饋型機組新增容量的第1名所占新增容量份額由23%減少到14%,第2名則由22%減少到12%,第3名的份額有所起伏,而從第4名至第10名,新增裝機占比大多數(shù)都有所增加,少數(shù)在3年間持平。同時,該數(shù)據(jù)10名以外其他廠商的合計占比不斷上升。這與表4所顯示的情況類似,進一步說明了各廠商雙饋型機組的新增容量和市場占比的差距在逐漸縮小。
圖7 2011年中國雙饋型機組機組新增裝機前10整機商該機型裝機占比
圖8 2012年中國雙饋型風電機組新增裝機前10整機商該機型裝機占比
圖9 2013年中國雙饋型風電機組新增裝機前10整機商該機型裝機占比
圖10 歷年中國有雙饋型風電機組裝機的整機商數(shù)量
圖11 2013年中國有雙饋型風電機組裝機的整機商數(shù)量及其占比
據(jù)圖10所示,有雙饋型風電機組裝機整機商數(shù)量的趨勢在曾經(jīng)的12年間展現(xiàn)出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01年至2006年,此類整機商的數(shù)量逐漸增多,第二個階段是2006年至2009年,此類整機商數(shù)量開始迅速增加,到2009年左右達到峰值為32家。此后開始逐年下降,至2013年為19家,這是第三個階段。據(jù)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yè)委員會的統(tǒng)計顯示,2013年我國有裝機的整機商基本上為30家,因此,在2009年的頂峰時期,有雙饋型風電機組裝機的整機商數(shù)量比2013年全部有裝機的整機商數(shù)量還多。據(jù)圖11所示,2013年有19家整機商安裝了雙饋型風電機組,占全部當年有裝機整機商數(shù)量的63%,與2013年該類機組的新增及累計裝機占比情況相似,均超60%。(本文部分數(shù)據(jù)來源于《中國風電產(chǎn)業(yè)地圖2008-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