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良飛
孫林國:追夢在『花』路
□陶良飛
2014年1月27日,筆者走進江西省德安縣寶塔鄉(xiāng)團山村13組,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白茫茫的大棚,里面種植的不是一般的秋菊,而是一年四季都會綻放顏色各異的非洲菊?;ǖ闹魅耸且粚δ贻p夫婦,孫林國和妻子魏丹丹都是剛畢業(yè)幾年的大學生,憑著聰明才智和自己勤勞的雙手,自主創(chuàng)業(yè),在花海里徜徉,僅三年時間就成為聞名遐邇的“花仙子”。
1986年出生的孫林國,從小就對花草有著超乎尋常的感情,每逢春季,別的孩子在玩捉迷藏、丟沙包等游戲時,他卻會獨自到附近的山上挖些野百合、金銀花、杜鵑等帶回家在院子里栽種,鄉(xiāng)親們戲稱他是“花癡”。讀初一,那年寒假隨家人到湖北隨州老家過年,過完年他竟捎帶著一些銀杏、結香花幼苗坐車回了家。
2005年夏季,高考填報志愿時,孫林國特意選擇一個有園藝專業(yè)的學校,最終他如愿考上了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進校后,他才知道,這也是母校開設的第一屆園藝專業(yè),當時全年級有33個人學此專業(yè),畢業(yè)后,班上只有他一人從事的工作與專業(yè)對口。在校期間,他刻苦學習理論知識,獲得了園藝師資格證書。在學校的幾個花圃,同學們也經(jīng)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2008年7月,孫林國畢業(yè)了,經(jīng)親戚介紹,來到蘇州玫瑰園園藝公司打工。在這里,他結識了剛從武漢生物工程技術學院畢業(yè)的魏丹丹,共同的愛好使他們由相識到相戀,后來魏丹丹跟隨著孫林國回到老家——德安縣寶塔鄉(xiāng)團山村。
孫林國在大棚里采摘非洲菊
2010年他倆結婚,不久以后,就在德安縣河東鄉(xiāng)一個花卉基地找到適合自己所學專業(yè)的工作。在花卉基地工作期間,孫林國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種植技術??吹嚼习逋娚荒昴苜崕资f元,孫林國心里就開始癢癢的,老板也極力鼓勵他創(chuàng)業(yè)。孫林國和妻子魏丹丹經(jīng)過商量,下定決心自己創(chuàng)業(yè)。2011年,童軍生把1萬多元的鋼管材料借給他,還幫助他從山東購進了大量非洲菊鮮切花小幼苗。就這樣,孫林國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特長和在蘇州學到的技術,和妻子魏丹丹一道在寶塔鄉(xiāng)團山村承包十余畝耕地種植大棚非洲菊鮮切花花卉,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掘金”。
創(chuàng)業(yè)之初,由于資金困難,除草、病蟲害防治、施肥等苦活累活都自己干,手皮破了,仍繼續(xù)干;腰累傷了,就咬著牙干……苦心人,天不負。孫林國種植的非洲菊不僅品相好,而且產(chǎn)量高,每支花市場價在一元左右。他2011年種植10畝非洲菊收入就有10萬元,2012年種植了21畝,當年收入30多萬元。筆者走進他的花卉大棚,一股暖氣襲面而來,鮮花五顏六色,紅色的叫紅色戀人,黃色的叫黃色風暴,白色的叫玲瓏,紫色的叫菊香……目前,他種植的非洲菊品種有10多個,俏銷南昌、九江、共青城等周邊市場,深受消費者青睞。
孫林國腰包鼓了,但他不忘奉獻社會。節(jié)假日,他經(jīng)常來到德安縣敬老院,為孤寡老人帶來豬肉、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資;教師節(jié),他來到學校向老師敬獻自己種植的一束束鮮花。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孫林國帶領農(nóng)民種花,幫助農(nóng)民致富。今年,他同村的王恒松和鄰村的楊歡,準備種植花卉,他不厭其煩地給他們講解大棚種植非洲菊的種植要點、銷售渠道等,大大增強了農(nóng)民種植非洲菊的信心。
孫林國每天都要在大棚里勞動,雖然勞動量大工作忙,但他在閑暇之余不忘“充電”,學習大棚鮮切花種植技術,他??础吨袊ɑ芨耪摗贰ⅰ队^賞苗木學》、《插花技藝》等專業(yè)書籍,提高種植水平。展望未來,他信心百倍,打算進一步擴大種植規(guī)模,今年力爭種植非洲菊面積達到50畝以上。把自己的花卉基地從山里遷到105國道旁,帶領更多的鄉(xiāng)親們種植大棚鮮切花致富。
(編輯 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