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史蒂夫·喬布斯
很榮幸能參加這所全球頂尖大學的畢業(yè)典禮。坦白地說,我大學根本沒畢業(yè),所以現(xiàn)在大概是我最接近大學畢業(yè)典禮的一刻。我想跟大家分享自己人生中的三個故事。
我進里德學院才六個月就休學了,休學的理由得從我出生前講起。
我的生母是個年輕未婚媽媽,在大學念研究生,她決定把我交給別人領養(yǎng),并堅持領養(yǎng)人必須具有大學學歷,所以她安排讓一對律師夫婦照顧我。在我出生后,這對夫妻卻臨時反悔,因為他們想要的是女孩。
我的養(yǎng)父母排在后補名單上,于是在半夜里接到一通詢問電話:“這里有個小男嬰要找人收養(yǎng),你們有愿意嗎?”他們滿口答應。
后來我的生母發(fā)現(xiàn),我的養(yǎng)父母并沒有大學學歷,所以她拒絕在最后的認養(yǎng)文件上簽字。不過我的養(yǎng)父母向她保證將來一定讓我上大學,所以幾個月后她的態(tài)度終于軟化。這就是我人生一開始的遭遇。
十七年后,我的確進了大學,卻天真地選了一所幾乎跟斯坦福一樣貴的學校,我的養(yǎng)父母是藍領階級,為了籌學費掏出畢生積蓄。六個月后,我認為上大學一點意義也沒有,卻要為此花光養(yǎng)父母所有的存款,所以我決定休學。當時這個決定著實讓人憂心,但現(xiàn)在回頭看,那是我這輩子做過的最好決定。休學之后,我再也不必上無聊的必修課,可以旁聽自己喜歡的課,只是情況并不完全美好。我沒有宿舍可住,只能在朋友的房間打地鋪,靠每個可樂瓶五毛錢的回收金填飽肚子,每個星期天晚上我會走七里路,到鎮(zhèn)上另一頭的印度教神廟吃頓大餐。當時我出于好奇,依照直覺選擇走這條路,路上遭遇的種種障礙,如今都成為生命中的無價之寶。舉例來說,當時里德學院提供了堪稱全國第一流的藝術字課程,校園里的所有海報、抽屜上貼的標簽,全都是美麗的手寫藝術字體。由于我已經(jīng)休學,不必修一般課程,所以我決定去上藝術字課程,學習襯線字體與無襯線字體,也學會了變更不同字母組合的字符間距,更了解了活版印刷術的偉大之處。我從沒想過學這些對未來有什么實際幫助。但十年后我們在設計第一部麥金塔計算機時,我回想起當時所學的一切,因此在麥金塔計算機里設定了這些字型,打造出第一臺具有漂亮字型的計算機。如果當初我沒有旁聽這門藝術字體課,麥金塔計算機就不會設定多種字體以及字符間距完美的字型,個人計算機可能也就不會有現(xiàn)在這些漂亮的字體設定。
我在里德學院時,當然無法預見未來,察覺這些事之間的關系,但是十年后回顧一切,每件事的關聯(lián)都變得十分明確。所以,我得重申,你必須相信現(xiàn)在生命中的一切必定會影響未來,才有信心順從直覺,即使選擇的道路與一般人不同亦無所懼。唯有保持這種信念才能成就不凡的將來。
我很幸運,年輕時就找到自己畢生的職志。我在二十歲時與朋友合作,在我父母家的車庫里創(chuàng)辦了蘋果計算機公司。我們努力打拼,十年內(nèi)就讓蘋果的規(guī)模從一間車庫、兩個員工,擴展為市值達二十億美元、員工人數(shù)超過四千人的公司。
在此前一年,我們才剛推出最佳杰作——麥金塔計算機,當時我剛滿三十歲,卻在此時被公司開除。我怎么會被自己創(chuàng)辦的公司開除?這么說好了,隨著蘋果計算機的規(guī)模逐漸擴大,我們請了一位十分有才干的人和我一起經(jīng)營公司,第一年一切都進展得很順利。但后來我們對未來的愿景開始分歧,最后終于決裂,而公司董事會決定支持他,于是我就在三十歲時被公司炒魷魚。
我頓時失去生活重心,簡直就像世界末日降臨一般。之后幾個月我完全不知所措,覺得自己讓企業(yè)界前輩失望,失手弄掉了他們交付給我的棒子。我甚至想逃離硅谷。后來我慢慢想通了,我仍然熱愛原先的工作,這股熱情絲毫沒有因為在蘋果遭受的挫敗而改變,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
現(xiàn)在仔細回想,被蘋果開除其實是我人生中最好的經(jīng)歷。重新開始的輕松取代成功的重擔,一切都充滿可能性。我因此獲得解放,進入這輩子創(chuàng)意最豐富的時期。
接下來的五年內(nèi),我創(chuàng)辦了NeXT 以及另一家公司皮克斯(Pixar),同時也愛上一位絕妙女子,并娶她為妻。皮克斯制作出全球首部全計算機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如今已是全球最成功的動畫公司。接著我的人生出現(xiàn)轉(zhuǎn)折點,蘋果購并了NeXT,我重新回到蘋果,而NeXT 所開發(fā)的技術更成為蘋果重生的關鍵。同時,我也組建了幸福的家庭。
我確信,如果當初沒有被蘋果開除,剛剛提到的事都將成為泡影,這就像是我人生的苦口良藥。有時人生會遭遇迎面而來的重擊,但不要因此失去信心。所以,一定要找到自己所愛。只有熱愛工作,這份工作才會成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事業(yè)。如果你還沒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請繼續(xù)追尋,不要妥協(xié)。一旦你找到熱愛的工作,隨著你年復一年的投入,一切都會漸入佳境。
十七歲那年我看到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總有一天你會猜對的。”從那時起,往后的三十三年,我每天早上都看著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我人生的最后一天,我會想做今天要做的事嗎?”如果連續(xù)好幾天的答案都是“不會”,我就知道該做些改變了。
提醒自己即將不久于人世,是我人生中最重大的遭遇,也成為我做重大決定時的重要工具,因為幾乎一切事物,包括外界的各種期望、所有榮譽、面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已不再重要,剩下的才是真正具有價值的東西。用死亡提醒自己,是避免陷入患得患失情緒最好的方法。
2004年,醫(yī)生診斷出我得了癌癥。我在上午七點半接受斷層掃描,檢查結(jié)果確定我的胰臟長了一顆腫瘤,當時我根本連胰臟的功用都搞不清楚。
醫(yī)生告訴我,他幾乎肯定這種癌癥無藥可醫(yī),我大概只剩三到六個月可活。他建議我回家好好安排未來,這是他們表達“準備等死”的另一種說法,表示你得向大家道別了。
當天晚上我做了切片檢查,醫(yī)護人員將內(nèi)視鏡伸進我喉嚨,進入胃部再伸進腸子,然后用探針從胰臟的腫瘤里采集一些細胞。當時我太太在場陪著我。她告訴我,醫(yī)生用顯微鏡檢視癌細胞后高興得大叫,因為那是非常罕見的胰腺癌,可以靠外科手術完全切除。我動了手術,很幸運,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事了。
那是我最接近死亡的一刻,希望也是未來幾十年最接近的一次。
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死亡已經(jīng)不再是單純出于想象的實用概念,現(xiàn)在我能比以前更肯定地告訴大家這點、沒有人想死,即使是想上天堂的人,也不想經(jīng)歷死亡才進天堂,但死亡是所有人共同的終點,沒人逃得過。這是自然的法則,死亡極可能是生命中最偉大的發(fā)明,是帶動生命改變的媒介,為我們送舊迎新。現(xiàn)在你們是新的一代,但總有一天你們也將步入老年,離開人生的舞臺,生命短暫,不要浪費時間過自己不想要的生活;不要受教條所限,照著他人的想法過日子;不要讓他人的意見蓋過自己的心聲、想法和直覺。你的內(nèi)心早已明白自己未來的方向,其他人的想法都只是次要的參考意見,我年輕時有一本很著名的期刊叫《全球目錄》,可說是我那一輩人人必讀的圣經(jīng)。最后一期的封底有張照片,是清晨的鄉(xiāng)間道路,照片下有一行字——“求知若渴,虛心若愚”,那是編輯群向讀者道別時留下的訊息。
“求知若渴,虛心若愚”,我總是如此期許自己,現(xiàn)在你們畢業(yè)了,即將擁有嶄新的人生,我也以此期許你們:求知若渴,虛心若愚。
謝謝大家!
(史蒂夫·喬布斯:美國發(fā)明家、企業(yè)家、美國蘋果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人。他被認為是計算機業(yè)界與娛樂業(yè)界的標志性人物,先后領導和推出了麥金塔計算機(Macintosh)、iMac、iPod、iPhone、iPad 等風靡全球的電子產(chǎn)品,深刻地改變了現(xiàn)代通訊、娛樂、生活方式。方淑惠譯。選自《當代教育家》2014-7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