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成河
圓方過渡接頭(見圖1),也稱為圓方過渡連接管,是工廠管道中應(yīng)用廣泛的一種變口連接管形式。其是由4個全等斜圓錐面由上口方角點向底圓過渡,并產(chǎn)生8條過渡線,形成4個等腰三角形面,是由圓錐面和三角形平面交錯混合組成。
圓方過渡接頭中的4個三角形平面,放樣下料后就可以直接裝配應(yīng)用,但4個斜圓錐面下料后,需要由平面成形到錐面,傳統(tǒng)制作方法如下。
(1)卷板機分段滾制成形。利用錐面素線,把板料劃分為若干共頂?shù)娜切涡∑矫妫徽{(diào)整小平面段中心線與上輥中線對正,在小段內(nèi)來回滾壓,滾完一小段后,移動板料(分段挪動板料可補償錐面兩口的進給速度差),仍按此方法滾壓下一小段。
特點:4個錐面需單獨滾制,且兩側(cè)需留引板,錐面過渡比較均勻。缺點:卷板機需根據(jù)分段升降上輥,并同時挪動板料;設(shè)備利用率低,工人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引板(一般為100~200mm)成形后需割掉,造成材料利用率降低,增加制作成本。
(2)利用壓力機或液壓千斤頂結(jié)合自制胎具簡易成形,但需要在板料上劃出素線。
特點:可二分之一制作,需經(jīng)常調(diào)整使素線與壓制方向一致,錐面過渡不均勻。缺點:工人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成形表面不光滑,壓痕明顯。
(3)利用自制胎具、工具,沿錐面素線用錘擊窄口鐵榔頭成形。
特點:可二分之一制作,需經(jīng)常調(diào)整使素線與錘擊方向一致性,錐面過渡特不均勻。缺點:工人勞動強度更大,工作效率更低,成形表面高低不平,錘痕明顯。
(1)可行性 由于圓管易在卷板機上成形,如果把4個斜圓錐面按如圖2所示就可以近似組成一個圓筒體,這樣就可以利用圓管實現(xiàn)錐面的近似簡便制作。
(2)具體實施方法 ①以圓方過渡接頭中上圓口中性層直徑為圓管的中性層直徑;以斜圓錐面(外面)上最長素線加50mm為圓管的高,在卷板機上卷制筒體,一個圓管能制作兩件圓方過渡接頭用的斜圓錐面。②把圓管外表面8等分,并標記畫出8條等分素線。③利用斜圓錐面外表面用三角形方法展開錐面,并用油氈紙制作樣板,需在上面標記畫出相應(yīng)的方口點到底面圓弧中心的素線。④把樣板貼在圓管柱面上,要求樣板上標記的素線對準圓管柱面上的一條等分素線,在圓管柱面上號料;相鄰兩個斜圓錐面的號料方向互為180°(見圖2),氣割下料后就可使用。⑤4個斜圓錐面與4個三角形面按圖1組裝成形。
通過實際應(yīng)用,錐面過渡平滑,外表美觀;提高勞動效率30%;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特別是大幅減輕操作者勞動強度。
此法有很高的推廣價值,如果方口與圓口尺寸差別大時,需在合裝前,對錐面進行修整。
圖1
圖2
201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