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芳,牙生買買提·尼亞孜,張 波,馬少林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Blended Learning,即混合式學習,這并非一個新生概念,在傳統(tǒng)教學中就已經存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學理念的進步,有關Blended Learning模式重新引起學者們的關注[1],Blended Learning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也日益廣泛,筆者在此主要結合燒傷科臨床教學實際,對基于Blended Learning模式的燒傷科臨床教學進行分析和探討,以實現(xiàn)對現(xiàn)有技術及理論資源的有效整合,推動教育技術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
有關Blended Learning的定義目前尚未達成一致,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對其作出不同定義。但可以肯定的是,Blended Learning,即混合式學習,最初是在企業(yè)領域中的E-Learning研究中得以擴展的[2]。筆者對國內外學者對Blended Learning作出的定義進行分析和整理,認為,Blended Learning是具有前提條件的,即學習活動是一個過程性概念,具有連續(xù)性特征,因此,混合式傳遞方式與單一傳遞方式相比較而言,前者具有明顯優(yōu)勢。Blended Learning模式的本質在于針對具體的學習者及教學內容,采取最適宜的教學內容傳輸方式及學習者最習慣的學習技術來予以呈現(xiàn)及傳輸[3]。
盡管Blended Learning模式并不是最先出現(xiàn)在教學領域中,但同樣可以適應于教學活動,對于教學改革的有序開展以及教學信息化的順利實現(xiàn)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在對現(xiàn)有的國內外有關Blended Learning的研究成果予以分析研究基礎之上,對Blended Learning內涵進行總結:Blended Learning是離線與在線學習的混合,這也是最簡單層面的含義,其中,在線學習具體指的是借助互聯(lián)網實現(xiàn)的學習,離線學習則是教室學習;是結構化與非結構化學習的混合,實踐中的學習并不一定都具備明確的結構,良好的混合式學習需要關注在非結構化學習活動中獲取有價值信息,并在知識庫中進行保存;是自定步調的學習與實時協(xié)作學習的混合,其中,前者是從個人實際需求出發(fā),可以自主控制學習步調[4];后者則在多個學習者間開展交流,實現(xiàn)知識共享;除此之外,Blended Learning還是學習、實踐及績效支持的混合,是多種教學資源的混合,是多種教學環(huán)境的混合。
在燒傷科臨床教學過程中,學習環(huán)境十分重要,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及具體方式創(chuàng)建相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在此過程中會涉及到一系列因素需要予以綜合全面考慮,在這些因素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相互重疊的,全面分析并準確把握這些因素對于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從這一角度分析,混合式學習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5]。
Badurl Khan提出混合式E-Learning結構,也叫做Khan八邊形結構。該模式的價值在于,對于教學人員而言,在進行混合式學習設計過程中,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從而確定最適宜的教學內容;除此之外,該模式還可以為混合式學習課程的設計、開發(fā)、傳送、管理及評價等活動提供指導。
Khan提出的八維度模式主要涉及教學、技術、界面設計、評估、管理、資源支持、倫理以及機構等八個維度。
機構,主要包括組織、管理、學校事務以及學生支持服務等內容。對于燒傷科臨床教學過程而言,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設置相應的組織及管理機構。
教學,教學維度的內容主要包括:教學者向學習者所傳遞的學習內容,也就是開展內容分析;明確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及所欲達到的目標,即進行學習者分析及目標分析;除此之外,教學還涉及E-Learning的設計及有關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在燒傷科臨床教學實踐過程中引用混合式學習模式,在教學維度中,必須對燒傷科臨床教學課程所欲實現(xiàn)的目標通過最適當?shù)姆绞较驅W習者進行傳輸。
混合式教學的內涵之一就是學習、實踐及績效支持的混合,因此在燒傷科臨床教學實踐過程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極為重要的一點就是突出學習與實踐的混合,組織學生盡可能多的參與到臨床治療實踐當中去[6],參與臨床治療實踐的過程也是檢驗自身所學理論知識的過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過程,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可以發(fā)現(xiàn)自身知識存在的缺失之處,這樣可以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予以重點關注,通過這種學習與實踐相混合的模式,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理論功底,鍛煉學生利用現(xiàn)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真正將知識轉化為技能。
技術,在此維度中需要結合教學實際需求,對學習環(huán)境進行設計,同時還需要選定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教學工具。在燒傷科臨床教學實踐中應用混合式學習模式,關于技術維度,一般要確定一個學習管理系統(tǒng)及學習內容管理系統(tǒng),其中,借助學習管理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對燒傷科臨床教學內容具體的傳輸方式實施有效管理,而借助學習內容管理系統(tǒng)可以管理相應的教學內容。
傳統(tǒng)教室教學與多媒體輔助教學相結合是混合學習模式的題中之義,在燒傷科臨床教學實踐當中,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環(huán)境,實施情景教學;此外還要對現(xiàn)代化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予以充分有效利用,通過播放影像資料及幻燈片等方式,讓學生對臨床治療實踐有初步的認識。傳統(tǒng)教室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是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7]。
評估,也就是對混合式課程的實用性進行評價和衡量,通過評估環(huán)節(jié),可以明確課程材料的選擇是否得當,學習者是否達到了預期的學習目標。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混合式學習模式當中,判斷一種評估方式是否恰當,是否適宜的標準就是看其是否在各種傳遞方式中均可以適用[8]。
在燒傷科臨床教學實踐過程中,采取混合式學習模式也需要對教學課程的實用性的評估工作予以關注。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設置自定步調小組學習計劃,但自定步調并不意味著對時間無任何限制,指導教師要根據(jù)具體的學習內容限定時間;將具體的自定步調學習材料與指導老師所設計的復習活動予以充分有效融合,借助學習實驗室或者傳統(tǒng)課堂展示等形式對學習計劃或者過程進行展示;對于燒傷科臨床教學的學習者而言,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獲得指導老師面對面的指導,其余時間則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或視頻等途徑獲取指導和幫助。
除此之外,混合式學習模式還涉及管理、資源支持一記倫理等內容,其中管理主要針對的與混合式學習有關的活動所開展的;借助資源支持,學習者能夠對教學資源進行隨時利用,這里所談及的教學資源既包括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可以面對面進行交流和溝通的老師,也包括多媒體教學模式中通過視頻或者電子郵件等形式進行接觸的指導教師。
總而言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發(fā)展是教學理念進步的有力體現(xiàn)。從表面上看,現(xiàn)行的教學技術力量似乎是在回歸,在傳統(tǒng)中尋求出路,然而從本質上分析,這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是認識不斷深化、不斷提高的結果,毋庸置疑,教育理念及教學技術不斷進步的?;旌鲜綄W習模式重新重新走入人們的視野,并在在教學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筆者主要結合燒傷科臨床教學實際,對基于Blended Learning模式的燒傷科臨床教學課程設計進行分析和探討,以實現(xiàn)對現(xiàn)有技術及理論資源的有效整合,推動教育技術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
[1]陳 凱.燒傷科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措施[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2):34-35.
[2]趙 陽,何鐵英,馬少林.PBL教學法結合多媒體技術在燒傷外科教學中的應用[J].南方醫(yī)學教育,2012(9):111-112.
[3]孫濟宇,羅曉慶,唐振喜,等.問題式教學對提高燒傷整形外科醫(y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的探索[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0(21):34-35.
[4]Albanese M.Problem-based learning:Why curricula are likely to show little effect on knowledge and clinical skills[J].Medical Education,2010:123-124.
[5]莊曉敏,陳 紅.混合學習(Blended Learning)教學模式研究[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56-57.
[6]葛 瑞.基于Moodle的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11.
[7]曹樂煬.基于Blended Learning的研究型學習課堂建構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
[8]陳其梅.PBL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型及資源平臺的構建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