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木楷
梅蘭竹菊歷來有“四君子”之美譽,千百年來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質,不僅為世人所喜愛,而且成為人格品格的文化象征。由于梅兼有竹的清瘦、松的多姿、蘭的芳香,故深得古今文人雅士的垂青。冰天雪地之時,萬花凋零,唯有梅花傲霜斗雪,昂首怒放。梅花美,卻把美留給潔白無瑕的天地;梅花香,卻從不抱怨“香自苦寒來”的艱辛;梅花俏,卻“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梅花高潔、堅強和謙虛的品格,永遠給人以勵志奮發(fā)的激勵。人們對梅的認可,不僅表現在詩詞畫卷之中,還體現在許多美好的民間傳說當中,“梅開二度”就是其中之一。后人將“梅開二度”延伸為“梅開三度”,比喻好事連連,高潮不斷?;仡櫸覈|量管理之發(fā)展,確實有過“梅開三度”的高潮。
“梅開一度”,全面質量管理的興起。20世紀70年代末,伴隨著改革開放,引進了日本的全面質量管理,對我國質量管理的發(fā)展產生了深刻影響。一是管理理念的突破?,F在人們對“顧客第一”耳熟能詳,感覺不到一絲新意。然而,在30多年前計劃經濟時期,“顧客第一”是一種全新的理念,它的導入使企業(yè)的經營理念發(fā)生了根本性改變,企業(yè)不再為指令性計劃而生產,企業(yè)是市場主體的地位由此逐步確立。二是管理制度的創(chuàng)新。我國企業(yè)的質量管理長期以來停留在質量檢驗階段,質量檢驗等于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注重“預防為主”,從生產制造向產品設計和售后服務兩端拓展,建立起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制度。三是管理技術的進步。統(tǒng)計質量管理是質量管理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也是傳統(tǒng)質量管理與現代質量管理的重要區(qū)別。數理統(tǒng)計方法為新品開發(fā)、工藝設計和過程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提高了管理水平,保證了產品質量。
“梅開二度”,認證認可制度的實施。為消除技術性貿易壁壘,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逐步導入各種管理體系和合格評定程序的國際標準,建立了中國的認證認可制度。截至2013年底,我國ISO 9001認證證書已超過31萬張,占全球總數的30%,居世界第一。但是,數字的背后卻隱藏著不少令人擔憂的嚴重問題。一是認識上存在明顯偏誤。許多企業(yè)以為取得認證證書就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不了解認證認可本質上是一種合格評定活動,評定結果只有合格與不合格,沒有先進水平與落后水平之分。二是認證認可行為過度商業(yè)化。每年認證認可約有700億元的市場份額,巨大的利益誘惑,使不少認證機構喪失了公正立場,降低工作質量,讓一些不符合標準要求的企業(yè)也獲取了證書。三是管理體制存在缺陷。從業(yè)人員和機構資質審批形成壟斷,管理權限高度集中,日常監(jiān)管疲軟無力,市場無序競爭何時能了。
“梅開三度”,卓越績效模式的推行。面對21世紀經濟全球化的挑戰(zhàn),國家質檢總局于2004年頒發(fā)了GB/T19580《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在全國各地興起了一股追求卓越績效的新高潮。《評價準則》的內涵遠遠超越傳統(tǒng)的質量概念,覆蓋了企業(yè)經營管理活動的全部內容和過程。這種意義的質量,已不僅僅是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應該是企業(yè)全面發(fā)展的質量?!对u價準則》的推行,不僅適用于企事業(yè)單位,還適用于政府機關社會團體等各類組織,應用范圍遠遠超過任何一項管理標準。從上海市《評價準則》的完成來看,截至2013年已有9個組織獲得了上海市“市長質量獎”,為全市各行各業(yè)推行卓越管理,實現卓越績效起了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
回顧我國質量管理的發(fā)展,有喜有憂?!懊烽_一度”留給我們的是經驗,“梅開二度”留給我們的既有經驗更有教訓,“梅開三度”留給我們的是希望。但愿梅花再度綻放之時,留給我們的是:“她在叢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