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黨嶠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我們前行
文/黨嶠
導讀:今年五四青年節(jié),習近平同志來到北京大學考察,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豐富內(nèi)涵、歷史淵源、發(fā)展脈絡、基本要求進行了全面深刻的闡發(fā),這是新時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綱領和行動指南。本刊將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一組學習輔導資料,供參考。
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xiàn)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中國人民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進程中,將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推動中華文明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chǎn)、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同志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
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tǒng)、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根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
——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核心價值觀提出過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不斷進行新的探索,提出了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到以“三個倡導”為內(nèi)容,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論斷和戰(zhàn)略任務。
2006年3月,在第十屆全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上提出“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和發(fā)展了我們黨關于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褒榮貶恥、我國古代的“知恥”文化傳統(tǒng),同時又賦予了新的時代內(nèi)涵,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
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大命題和戰(zhàn)略任務,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nèi)容,并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nèi)核。學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括開始深入探討。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指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zhì)體現(xiàn)。”
2011年10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強調(diào),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推動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根本任務。提煉和概括出簡明扼要、便于傳播踐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新概括。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nèi)容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nèi)容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24字核心價值觀分為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三個層面。
1.國家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雖然只是四個詞,卻兼容并包。對“富強”的追求,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最大國情,既有當代的價值,更有傳統(tǒng)的價值?!懊裰鳌薄ⅰ拔拿鳌?,同樣是中華民族百年來孜孜以求的目標?!昂椭C”則綜合了傳統(tǒng)文化中“和”的因素,又有重要的當代價值。
2.社會層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一貫價值追求,集中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的基本社會屬性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價值追求。
——自由:社會主義社會的價值追求。自由,是人類向往和追求的一種美好價值形態(tài),也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價值追求。自由,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自己的意志活動有不受限制的權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自由”,是社會主義條件下,全社會成員在經(jīng)濟上共同占有生產(chǎn)資料,在政治上共同享有平等權利,讓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享有最廣泛的自由權利。要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各項合法權益。
——平等: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準則。平等是人類社會的終極理想狀態(tài),也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準則。平等,是指人們在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權利,主要包括權利平等、機會平等以及結果平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平等”,是通過平等的社會機制和價值引導,既保障公民個人享有平等的權利,也保障每個人基于社會貢獻所要求得到的權利、利益和尊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公正:社會主義社會的內(nèi)在要求。公正,是古往今來千百萬人夢寐以求的社會理想,也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內(nèi)在要求。公正,即公平、正義,“公平”主要指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guī)則公平以及分配公平等,“正義”主要指制度正義、形式正義以及程序正義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公正”,是加快建立以權利公正、機會公正、規(guī)則公正為主要內(nèi)容的社會公平正義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huán)境,從而在更加公平正義的基點上造福全體人民。
——法治: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保障。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也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保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法治”,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tǒng)一,通過建立健全全社會學習、遵守、維護、運用憲法法律的制度,始終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讓遵法守法成為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和自覺的行為習慣,讓人民群眾在法治社會中享受到自由、平等和公正。
3.公民層面: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
愛國精神。我們作為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但我們每個人并不是抽象的個體地球人,而是都有自己祖國的國家公民。在當今時代,愛國精神有其獨特的時代內(nèi)涵和表現(xiàn)形式。在今天,不需要每個人都像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英烈那樣為國家的解放去拋頭顱、灑熱血,但必須心中有國、理性愛國、行動興國。
敬業(yè)精神。個人在自己的職業(yè)崗位上作出的貢獻功績是衡量一個人人生價值最為重要的尺度。敬業(yè)精神倡導的是熱愛勞動,自食其力的精神;倡導的是不斷學習、精益求精的精神;倡導的是敬業(yè)奉獻、服務社會的精神。
誠信精神。當今社會,“誠信”已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個體道德修養(yǎng)層面,它更是現(xiàn)代公民的社會公德和公共領域的交往規(guī)矩以及政府機構的行事準則。小到人與人之間的約定,大到國與國之間的條約,都須講誠信。只有人人從“我”做起,讓誠信真正根植人心,社會文明才能更進一步。
友善精神。“友善”包含善待親友、他人、社會、自然等。能否以友善的態(tài)度為人處世,不但體現(xiàn)著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同時也體現(xiàn)了一個民族素質(zhì)的高低。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倡導并保留一份友善之情,發(fā)揚友善互助的精神,人間才能充滿更多的真情,社會才會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