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縣頭溝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綜合區(qū)域站,河北承德067404)
日光溫室辣椒周年一大茬采用大壟單行雙干栽培,不僅通風透光好、病害少,而且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好、效益高,產(chǎn)品主要銷往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及當?shù)厥袌觥?/p>
為提高蔬菜栽培水平,促進農(nóng)民增收,經(jīng)過幾年的技術改革,最終在河北省承德縣推廣應用日光溫室“辣椒周年一大茬大壟單行雙干栽培技術”,以其通風透光好、病害少、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好、效益高等深受種植戶歡迎,推廣面積133.3 hm2(2 000畝)以上,產(chǎn)品主要銷往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及當?shù)厥袌?。辣椒?月20日左右播種育苗,8月20日左右單壟定植,每667 m2栽苗2 000株,根據(jù)市場行情生長至翌年6~7月拉秧,每667 m2產(chǎn)量15 000 kg以上,產(chǎn)值6 萬~8萬元?,F(xiàn)將具體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1 結構參數(shù)日光溫室內(nèi)跨度8 m,中柱高4.3 m,后墻高3.3 m,后坡長2 m,前屋面半拱圓形,采光面最南端屋面夾角60°,中斷屋面夾角23°,后坡仰角40°。
1.2 保溫防護標準后墻及山墻采用土方壓實,墻底寬4.5~5.0 m,墻面寬1.8~2.0 m,后坡厚40 cm以上,南屋面棚外挖防寒溝,寬50 cm,深60 cm,內(nèi)添加稻草或碎玉米秸稈等防寒材料。
1.3 覆蓋材料 覆蓋棚膜采用高保溫消霧流滴膜,厚0.10~0.12 mm,覆蓋5 cm 厚的防雨保溫被,最外層覆蓋6~8 cm 厚的草苫(或覆蓋雙層6~8 cm 厚的草苫)。
2.1 品種選擇 選用植株開展度中等,生長旺盛,連續(xù)坐果性強,耐寒性好,外表光亮,商品性好、抗病、優(yōu)質(zhì)、微辣、高產(chǎn)的品種,如迅馳(荷蘭瑞克斯旺種苗集團公司生產(chǎn))。
2.2 育苗時間及場所準備 利用日光溫室或塑料大棚栽培于6月下旬播種,采用高床育苗。溫室或大棚內(nèi)做高15 cm、寬120 cm 的育苗床,長度視場地而定,要求床面平整,無土塊,于播種前做好待用。
2.3 營養(yǎng)土配制 辣椒育苗必須單獨配制專用營養(yǎng)土,選擇3 a(年)以上未種過茄果類蔬菜的園田土,與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過篩后,按2∶1(V∶V)比例混勻,每立方米加碾碎的三元復合肥(N∶P∶K為15∶15∶15)1 kg。用塑料薄膜蓋好,高溫堆悶3~5d(天)。然后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與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以1∶1 比例混合,按每平方米用藥6~8 g,與5 kg 過篩營養(yǎng)土混合備用。
2.4 種子處理 每667 m2用種2 200~2 500 粒,將種子在55℃溫水中浸泡10~15 min(分),并不停攪拌,再用清水浸泡種子4~6 h(小時),洗凈、瀝干后待播。
2.5 穴盤播種 利用72 孔穴盤育苗,將穴盤放入高錳酸鉀1 000倍液中浸泡消毒60 min(分)取出待用。將配制好的營養(yǎng)土均勻裝滿穴盤,然后上面的穴盤放在下面的穴盤上均勻用力按壓,使下面的穴盤每穴都按出直徑0.5 cm 左右的小坑。播種時每穴小坑中平放1 粒種子,用事先準備好的藥土覆蓋,藥土厚7~8 mm,播后將穴盤按床寬橫向擺放到準備好的育苗床上,用噴壺充分澆水,至穴盤底孔滲水時止,穴盤上再覆一層報紙,并將報紙噴濕。
2.6 播后管理 播種后一般經(jīng)過5~7d(天)即可出苗,當60%出苗時應在傍晚及時撤掉報紙。幼苗出齊后宜適當降低棚室內(nèi)溫度,白天控制在22~28℃,夜間14~16℃;視土壤墑情早晚及時噴水,棚內(nèi)溫度高于30℃時用遮陽網(wǎng)適當遮陰,但要注意防止因光照不足而出現(xiàn)高腳苗。
2.7 苗期病蟲害預防 防治螻蛄:用50%辛硫磷乳油拌小米或玉米面等撒于池埂上。防治猝倒病:播種前(底水滲后撒藥土前)在床面噴施72%霜霉威(普力克)水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播種覆土后再噴1次。防治蚜蟲和潛葉蠅:苗期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或噻蟲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劑2 000~3 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愛福?。┤橛? 200~2 000倍液,苗期露真葉后噴施鹽酸嗎啉胍(病毒靈)、鹽酸嗎啉胍·酮 (病毒A)等,每周一次,交替用藥。
2.8 苗齡及壯苗標準 苗齡一般在55~60 d (天)。壯苗標準:株高15~18 cm,莖粗0.4 cm以上,具5~6片葉,葉色濃綠,根系發(fā)達,無病蟲。
3.1 定植前的準備 定植前在日光溫室前窗和棚頂放風口分別覆蓋寬1.5 m 和1.0 m 的32~40 目防蟲網(wǎng),日光溫室覆蓋厚0.1 mm 的聚乙烯高保溫流滴棚膜。于清潔棚室,清除殘枝落葉后,每667 m2撒施經(jīng)腐熟、晾干、碾碎過篩的雞糞3 000 kg、石灰200 kg。然后進行深耕(30 cm以上)、澆水覆膜和悶棚,為確保悶棚效果,深翻土壤后應隨即進行大水漫灌,水面要高出地面3~5 cm,同時密閉大棚,令棚室迅速升溫,使地表10 cm 溫度達到70℃以上,20 cm 地溫達到45℃以上。悶棚時間可根據(jù)歇茬期長短確定,一般至少悶棚15~20d(天),時間越長越好,以達到殺死土傳病菌和地下害蟲卵(蛹)的目的。悶棚結束后應及時放風降濕,同時進行施肥。每667 m2撒施硫酸鉀型復合肥(N∶P∶K為15∶15∶15,下同)70~80 kg、硫酸鋅2 kg、硼砂1 kg,并翻耙均勻。按照溫室垂直的南北方向做栽培床,床高20 cm、寬50 cm,床間距70 cm。按照120 cm 帶距鋪設滴灌帶,每床中間放一條。
3.2 定植 8月20日左右,采用大壟單行栽培方式,在每床中間栽單行,株距20~22 cm,挖穴后用大壺澆水、每穴定植1株,水滲下后再澆1次水。培土前每667 m2用50%辛硫磷乳油150 g+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 kg + 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0.3 kg 制成200倍藥土,撒施于溝內(nèi)植株周圍。重茬地塊用NEB 液進行土壤處理(使用方法參照說明)。定植深度以澆水后覆土在子葉以下為準,每667 m2溫室凈面積(減去前窗50 cm 和后墻走道面積100 cm)定植2 000株。
4.1 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室內(nèi)溫度一般白天保持在25~30℃,夜間14~16℃為宜,8月下旬正值高溫季節(jié),溫室上下放風口可以晝夜放風,但降雨天氣要關閉放風口,以防雨水漏入棚內(nèi);高溫天氣的中午要及時拉上遮陽網(wǎng)降溫。定植后2~3d(天),要利用滴灌澆1次緩苗水,此期因植株較小,未形成遮陰,故澆水要勤,水量要小,一般7~10d(天)后再澆1次,以保持田間濕潤;每次澆水后表土見干時要及時淺中耕,促進根系下扎,以利壯秧。
進入9月下旬,氣溫漸低,傍晚宜開始關閉放風口保溫,上午視天氣情況及時放風,一般白天室溫保持在25~30℃,夜間13~16℃,室內(nèi)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45%~55%之間。
進入10月,天氣逐漸轉涼,應及時用寬120 cm 的銀灰色地膜覆蓋床面及床溝,以起到提高地溫、降低室內(nèi)濕度、趨避蚜蟲的作用。同時要注意通過開閉放風口來調(diào)節(jié)溫度,使白天室溫保持在23~28℃,夜間保持在15℃左右。室內(nèi)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50%左右。早晨放風時,須根據(jù)溫度情況確定放風時間,若室內(nèi)溫度低于8℃,則應推遲放風,且放風時間不要超過20 min(分)。中午前后,當室內(nèi)溫度超過28℃ 時開始放風,時間為20~30 min(分)。陰天時,室內(nèi)溫度即使達不到28℃,也要適當進行放風換氣(放風時間可推遲到下午),以降低濕度,減少病害發(fā)生,同時還可補充二氧化碳,保證植株正常進行光合作用。
4.2 防寒保溫 10月下旬要開始注意防寒保溫。溫室前沿底腳和東西山墻內(nèi)側都應挖防寒溝并填充防寒物,溝寬和深各為50、60 cm,放入40~50 cm 厚(要充分踩實)的稻草或軋碎的玉米秸稈,以利保持溫室內(nèi)溫度。另外,可利用舊棚膜堆鋪在溫室前的露地上,寬約60 cm,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后墻和后屋面可覆蓋舊草苫,以增強保溫效果。在低溫時期溫室內(nèi)還可覆蓋一層無紡布或棚膜,以達到保溫的目的。
4.3 增加光照 棚膜應選擇高保溫流滴膜,每天于揭苫后清掃棚膜,并清除其上的雜物,且每半個月定時清洗一次棚膜。為增加光照可在走道前鋪掛反光膜。越冬期間應根據(jù)天氣狀況及時揭蓋草苫,盡量延長光照時間。陰雪天氣,在保證溫室內(nèi)氣溫達到12℃以上的同時,可于中午前后揭開草苫,令植株接受散射光;遇久陰驟晴的天氣,應注意將草苫隔一塊打開一塊,以防陽光過強造成植株萎蔫。
吊蔓時順栽培床方向在正上方2 m 高處系2 根14#~16#鐵絲。采用雙干整枝,即每株選留兩個生長一致的健壯枝條作主干。用3~5 mm 寬布條作吊繩,下端系在主干基部,上端系在鐵線上。
隨著植株的生長,及時用布條纏繞主干,以利直立生長;節(jié)間長出的分枝,及時在花前留1片葉摘心,以控制植株旺長,防止郁閉,且植株多坐果、果實品質(zhì)好、產(chǎn)量高。坐果后,應經(jīng)常結合整枝調(diào)整果位,使每個果實都垂直向下,以保證商品果順直;及時疏掉畸形果、劣質(zhì)果。
一般在底肥充足的情況下,采收前不再進行追肥。一般于第一次果實采收后結合澆水進行追肥,在距離植株根部15 cm 以外穴施硫酸鉀型復合肥30~50 kg,以后每采摘1~2 批即應隨水沖施高鈣鉀寶或鉀鈣狀元,每667 m2用10~15 kg;同時葉面噴施適量鈣、鎂、硼、鋅、鉬等補充中微量元素,促進植株均衡生長,防止落花落果。
定植后2個月,進入采收期,農(nóng)戶根據(jù)銷售標準及時采收。
8.1 病害 炭疽?。喊l(fā)病初期用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 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huán)唑(世高)水分散粒劑800~1 000倍液噴霧,隔7~10d(天)噴1次,連續(xù)噴2~3次。
軟腐病:于發(fā)病初期或下雨前后用天達-2116加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殺得2000)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每7~10d(天)噴1次,連噴2~3次。也可噴25%苯醚甲環(huán)唑(世高)水分散粒劑2 000倍液防治。
青枯?。禾镩g發(fā)現(xiàn)零星病株,應立即拔除。病穴用2%福爾馬林溶液或20%石灰水澆灌消毒,防止土壤病菌擴散。田間連片發(fā)病時,應用100~200 mg·kg-1農(nóng)用鏈霉素或新植霉素或4%嘧啶核苷類抗菌素或高科甲霜惡霉靈灌根。每株灌藥液0.25~0.50 kg,每10~15d(天)灌1次,連續(xù)2~3次。灌根同時可噴施50%松脂酸銅(綠乳銅)乳油5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或30%甲霜惡霉靈水分散粒劑2 0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琥·乙膦鋁(DTM)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 000倍液。每7~10d(天)噴1次,連續(xù)噴施2~3次。
疫?。菏褂?0%甲霜惡霉靈水分散粒劑2 000倍液和72.2%丙酰胺霜霉威(普力克)水劑600倍液混合進行灌根,先對發(fā)病植株進行灌根。灌根時可將辣椒根部周圍的土稍扒開,微露出部分根系,再將藥液灌入扒好的坑中,一般每株灌藥液250 g左右,待藥液滲入后再覆土。該方法有利于讓藥液更好地滲入,被根系充分吸收,起到保護治療的作用。5d(天)以后再灌一次根,連續(xù)2~3次即可防止病菌不再侵染。
病毒?。鹤⒁庀麥缪料x和避免高溫干旱的同時,可用天達裕豐2 000倍液+ 600倍液的天達-2116,或83 增抗劑100倍液在定植前后各噴1次,或AV-2 病毒鈍化劑500倍液每10~15d(天)噴1次,連噴3~5次;可基本抑制病毒病的發(fā)生與蔓延。
8.2 蟲害 蚜蟲、白粉虱:采用銀灰色薄膜覆蓋栽培,以達到避蚜防病的目的;在田間設置黃色誘蟲板,誘殺有翅蚜,黃板大小為1.0 m×0.2 m,黃色部分涂上機油,插于辣椒行間,高出植株60 cm,每667 m2放30 塊;在初發(fā)階段,可用10%高效吡蟲啉(高效大功臣)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10%醚菊酯(多來寶)乳劑1 000倍液,或10%聯(lián)苯菊酯(蟲螨靈)乳油)3 000倍液,或50.5%毒死蜱+4.5%氯氰菊酯(農(nóng)地樂)乳油1 500倍液,或47%毒死蜱(樂斯本)乳油1 000倍液等噴霧防治,各藥劑宜交替使用,每隔7~10d(天) 噴1次,連噴2~3次。
棉鈴蟲、煙青蟲:采用40%氰戊菊酯-馬拉硫磷(菊馬)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敵殺死)或2.5%聯(lián)苯菊酯(天王星)乳油或20%氰戊菊酯(速滅殺?。┤橛突?.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乳油2 000~4 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 500~3 000倍液噴霧防治。
8.3 生理性病害 臍腐?。涸耘喙芾砩弦⒁馑志夤?;及時覆蓋遮陽網(wǎng),避免出現(xiàn)35℃以上高溫;采用配方施肥,根外追施鈣肥,可噴灑1%過磷酸鈣或0.1%硝酸鈣或1.8%復硝酚鈉 (愛多收) 水劑6 000倍液,從初花期開始,每隔10~15d(天)噴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