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婧偉
黑龍江省第四醫(yī)院道外分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50
支氣管哮喘患者的20例心理干預分析
韓婧偉
黑龍江省第四醫(yī)院道外分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50
目的探討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心理護理及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來本院救診的支氣管哮喘患者20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結果經過治療,對照組8例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癥狀減輕;2例終止發(fā)作1年以上;觀察組3例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癥狀減輕;7例終止發(fā)作1年以上。結論支氣管哮喘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有效的心理治療和干預,能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氣管哮喘;心理護理;臨床療效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反復發(fā)作的氣道慢性炎癥,該病對患者的身心傷害極大,臨床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性的喘息、呼氣性呼吸困難、胸悶、咳嗽等癥狀。目前認為過敏體質、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感染因素與心理社會因素是該病的主要致病因素[1]。而心理因素占有很大的比例,大部分患者由心理因素引起疾病的發(fā)作和反復,心理因素可加重患者哮喘,反之,哮喘的發(fā)作也會誘發(fā)或加重患者的精神障礙,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心理護理干預對患者的治療和康復有著重要意義?,F(xiàn)將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來本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心理護理措施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來本院救診的支氣管哮喘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例進行研究,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齡18~78歲,平均年齡(54±2.18)歲,觀察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治療及個體、集體等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治療及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如下:
1.2.1 個體心理護理 根據(jù)支氣管患者的具體病情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的思想教育,使患者相信通過長期、適當、充分的治療,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的發(fā)作。讓患者了解哮喘的本質及發(fā)病機制,教會患者怎樣避免哮喘發(fā)作的誘因,堅持記錄哮喘發(fā)作的日記,熟悉哮喘發(fā)作的前兆及相應的自我處理方法;了解常用藥物的用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應。積極鼓勵患者與醫(yī)護人員建立伙伴關系,告誡患者盡量避免接觸可能的過敏源;避免疲乏、過勞、避免過度饑餓、過飽等[2]。注意改善個人人格,克服個體弱點,糾正情感上的模棱兩可,幫助患者適應社會環(huán)境,學會得體行為,改變應對方式,調整人際關系。
1.2.2 集體心理護理 建立哮喘之家,密切醫(yī)患關系,采取開放式集體交談,患者可以交換對疾病的看法,交流體驗治療感受,在集體中獲得安全感,消除恐慌感。改善患者心理和環(huán)境狀態(tài),從而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用藥劑量。
1.2.3 用藥心理護理 患者常常處于焦慮與抑郁狀態(tài),多數(shù)患者都在擔心哮喘會反復發(fā)作,思想及心理負擔很重,特別是身邊沒有哮喘藥心理更會驚慌恐懼,導致哮喘立即發(fā)作;還有一部分患者哮喘在夜間發(fā)作或加劇發(fā)作??傊?,焦慮不安、憂心忡忡的心情會誘發(fā)支氣管哮喘的發(fā)作,哮喘發(fā)作后又會強化焦慮與抑郁,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使該病的治療更加困難與復雜,因此護士要做好患者的用藥心理指導工作,盡量減少患者心理及思想上的焦慮與抑郁狀態(tài),提高臨床資料效果。
1.2.4 解除心因護理 欲求不滿是某些哮喘發(fā)作的原因,當醫(yī)生體驗與患者主訴癥狀不符的時候,患者往往缺少治療愿望,因此對此類心因哮喘患者要耐心與之談話,了解患病癥狀,以便解除心因,對患者一時不能滿足的愿望要讓患者使用成熟心理防衛(wèi)機制,如升華、幽默作用等。將患者原有的沖動和欲望導向比較崇高的方向;幫助別人實現(xiàn)欲望。從而轉移了患者注意力使患者心理得到滿足。另外心理矛盾也可誘發(fā)哮喘,因此要讓患者認識到哮喘癥狀發(fā)生與心理矛盾的因果關系,達到治療哮喘的目的。
1.2.5 催眠心理護理 對支氣管患者實施心理催眠術,對緩解哮喘癥狀有一定的療效,當患者處于催眠狀態(tài)時,做好疾病心理暗示護理,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APSS 15.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經卡方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對照組8例(80%)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發(fā)作時癥狀減輕;2例(20%)終止發(fā)作1年以上;觀察組3(30%)例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發(fā)作時癥狀減輕;7例(70%)終止發(fā)作1年以上。觀察組終止發(fā)作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且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心理因素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心理問題,大部分患者由心理因素引起疾病的發(fā)作和反復,心理因素可加重患者哮喘,反之,哮喘的發(fā)作也會誘發(fā)或加重患者的精神障礙,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根據(jù)患者心理因素開展心理護理,對患者的治療和康復有著重要意義[3]??傊?,支氣管哮喘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有效的心理治療和干預,能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值得推廣。
[1]尤黎明,吳英.內科學護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8,115-116.
[2]孫愛華.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7):189-189,190.
[3]李存梅.護理干預對于重癥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影響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27):184-184.
The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reatment of 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HAN Jingwei The 4th Hospital of DaoWai Branch,Haerbin Heilongjiang 150050,China
ObjectiveThe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to be investigated.MethodsMaking a selection of 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at random and separating them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led group equally.ResultsWith being treated and cared, 8 cases of patients of controlled group have the illness relapsed less and alleviated than before; and 2 cases of patients have the disease ceased for more than one year; while, as for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there are 3 cases of patients have the illness relapsed less and alleviated than before; and 7 cases of patients have the disease ceased for more than one year.ConclusionBased on conventional attendance,applying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reatment to the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could b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Bronchial asthma,Psychological treatment,Clinical effect
R562.25
B
1674-9316(2014)20-0064-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