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彬
(昆明市五華區(qū)人民醫(yī)院,云南 昆明 650000)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導
何 彬
(昆明市五華區(qū)人民醫(yī)院,云南 昆明 650000)
糖尿??;健康指導
糖尿病是因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而引起的一組以慢性高血糖為共同特征的代謝異常綜合征。機體發(fā)生糖類、脂肪、蛋白質及水,電解質等代謝紊亂。久病可引起多系統(tǒng)損害,導致心血管、腎臟、眼底及神經(jīng)病變,使患者致殘或死亡。
糖尿病是常見病、多發(fā)病,其患病率正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改變而迅速增加,呈逐漸增長的流行趨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療手段之一。良好的健康教育和充分調(diào)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有利于疾病控制達標,防止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2.1 飲食指導
合理的飲食有利于減輕體質量,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肪代謝和高血壓。
制定總熱量:據(jù)患者的理想體質量及勞動強度計算每天所需總熱量。理想體質量是由患者年齡和身高決定的,簡易的計算公式為:年齡在40歲以下者:理想體質量(kg)=身高(cm)-105;年齡在40歲以上者;理想體質量(kg)=身高(cm)-100。成年人休息狀態(tài)下每日每千克體質量給予熱量105~125 kJ(25~30 Kcal),輕體力勞動126~146 kJ(30~35 Kcal),中度體力勞動146~167 kJ(35~40 Kcal),重體力勞動167 kJ(35~40 Kcal),兒童、營養(yǎng)不良及消耗性疾病、孕婦、乳母熱量應酬情增加10%~20%,肥胖者酌情減少,使體質量逐漸恢復至理想體質量的±5%。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分配:碳水化合物應占飲食總熱量的50%~60%,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的雜糧。蛋白質含量一般不超過總熱量的15%,成人每日每千克理想體質量0.8~1.2 g;兒童、孕婦、乳母、營養(yǎng)不良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至1.5~2.0 g;伴有糖尿病腎病而腎功能正常者應限制至0.8 g;血尿素氮升高者,應限制在0.6 g,其中至少有1/3來自動物蛋白。脂肪約占總熱量的30%。
每餐熱量合理分配:按食品成分將上述熱量分配換算為食物重量,并制定成食譜。根據(jù)患者生活習慣、病情和配合藥物治療的需要進行安排。可按每日三餐分配為1/5、2/5、2/5或1/3、1/3、1/3;也可按4餐分配為1/7、2/7、2/7、2/7。
糖尿病患者飲食注意事項:①嚴格定時進食。對于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的患者尤應注意。②控制飲食的關鍵在于控制總熱量。當患者因飲食控制而出現(xiàn)易饑的感覺時,可增加蔬菜、豆制品等副食。在蔬菜中碳水化合物含量<5%的有:南瓜、青蒜、小白菜、油菜、菠菜、西紅柿、冬瓜、黃瓜、芹菜、大白菜、茄子、卷心菜、茭白、韭菜、絲瓜等。在保持總熱量不變的原則下,凡增加一種食物應同時減去另一種食物,以保證飲食平衡。體質量過重者,忌吃油炸,油煎食物。炒菜宜用植物油,且要少食動物內(nèi)臟、蟹黃、蝦子、魚子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限制飲酒,每天食鹽<10 g,以免促進和加重心、腎血管并發(fā)癥的產(chǎn)生。③嚴格限制各種甜食,包括各種食糖、糖果、甜點心、餅干、冷飲、水果及各種含糖飲料等?;颊咝杼鹗硶r,可用食用糖精、木糖醇或其他代糖品。若偶然發(fā)生低血糖時,可立即飲用易于吸收的果汁、糖水或吃少量糖果予以緩解。經(jīng)常出現(xiàn)低血糖者,應報告醫(yī)師,調(diào)整飲食或藥物。④患者進行體育鍛煉時不宜空腹,應補充少量食物,防止低血糖。⑤保持大便通暢、多食含纖維素高的食物,包括豆類、蔬菜、粗谷物、含糖分低的水果等,每日飲食中使用纖維含量>40 g為宜。因食物中纖維素含量高可加速食物通過腸道,從而減少和延遲糖類食物在腸道的吸收,使餐后血糖下降,同時增加腸蠕動,有利于大便通暢;纖維素體積大,進食后使人有飽食感,有利于減肥。⑥每周定期測量體質量一次,衣服重量要相同,且用同一磅枰。如果體質量改變>2 kg,應報告醫(yī)師。
2.2 休息與運動
適當?shù)倪\動有利于減輕體質量,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肪代謝紊亂,還可減輕患者的壓力和緊張情緒,使人心情舒暢。糖尿病患者除并發(fā)酮癥酸中毒、活動性肺結核、嚴重心血管病等并發(fā)癥外,不必過多休息,尤其對2型肥胖患者應鼓勵運動和適當體力勞動。但需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的體育比賽,以免興奮交感神經(jīng)A細胞等,導致血糖升高。
運動鍛煉的方法:最好做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騎自行車、做廣播操、太極拳、球類活動等,其中步行活動安全,容易堅持,可作為首選的鍛煉方式。有氧運動可達到重復大肌肉運動,加強心肺功能及降低血糖的目的。合適的活動強度可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決定,每日一次,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者最好每日定時活動。肥胖患者可適當增加活動次數(shù)。
運動的注意事項:①運動前評估糖尿病的控制情況,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決定運動方式、時間以及所采用的運動量。②運動盡量避免惡劣天氣,天氣炎熱應保證水的攝入,寒冷天氣要注意保暖。隨身攜帶糖果,當出現(xiàn)饑餓感、心慌、除冷汗、頭暈及四肢無力或顫抖等低血糖癥狀時及時食用。身體狀況不良時應暫停運動。③由于運動可加重心腦負擔,使血漿容量減少,血管收縮,有誘發(fā)心絞痛、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的危險,還可使腎血流減少使糖尿病腎病加重;運動時血壓上升,增加玻璃體和視網(wǎng)膜出血的可能性。因此,在運動中若出現(xiàn)胸悶、胸痛、視力模糊等應立即停止并及時處理。④運動時隨身攜帶糖尿病卡,卡上寫有本人的姓名、年齡、家庭住址、電話號碼和病情以備急用。⑤運動后應做好運動日記,以便觀察療效及不良反應。
運動的指導: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慢跑、做廣播體操、太極拳、球類活動等。步行可作為首選的鍛煉方式。一般每周運動3~4次以上,每次時間為20~40 min。運動量:心率=170-年齡。
具體運動注意事項:①從靜止到運動,身體需要逐步適宜。②運動后不要馬上說話和進行冷熱水浴。③根據(jù)個人體質、年齡情況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和適當?shù)倪\動量。④運動必須與飲食、藥物治療相結合,合理安排好三者之間的關系以獲得最佳療效。⑤運動安排在餐后30 min~1 h為宜。⑥方便手和腿部運動,注射部位最好注射在腹部;易發(fā)生低血糖的患者,應減少運動前胰島素的計量。⑦糖尿病并發(fā)酮癥酸中毒、活動性肺結核、嚴重心血管病等時應休息。⑧1型糖尿病者不宜在空腹時運動,并隨身攜帶糖果,以防止發(fā)生低血糖。運動中注意補充水分,如出現(xiàn)頭暈、面色蒼白、胸悶、心悸、出汗等低血糖癥狀時應立即停止運動,并及時食用糖果等處理。⑨運動時應注意保護雙腳,穿軟底鞋,鞋襪要寬松,并經(jīng)常檢查鞋內(nèi)有無異物等。⑩運動時隨身攜帶糖尿病卡,卡上寫有患者的姓名、年齡、家庭電話號碼、疾病和用藥用備急需。
步行運動:三餐后30 min~1 h行走15~30 min。
具體運動項目:以下每一種運動,在相應的時間內(nèi),平均消耗約80 Kcal熱量。隨著運動時間的延長,所消耗的熱能會逐漸增加。①最低強度的運動(約鍛煉30 min):散步,做家務,打太極拳,購物。②低強度運動(約鍛煉20 min):跳交誼舞,下樓梯,騎車。③中等強度運動(約鍛煉10 min):慢跑,上樓梯,做廣播操。④高強度運動(約鍛煉5 min):跳繩,游泳,打籃球。
R587.1
A
1671-8194(2014)27-03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