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石 圖+何智亞 融創(chuàng)重慶公司 提供
修繕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傳說
Repairing is Technology and Legend
文+陳石 圖+何智亞 融創(chuàng)重慶公司 提供
在白象街的最新規(guī)劃里,白象街的文物建筑將在不改變主體結構、形態(tài),僅調整局部功能的前提下以修繕加固的方式留存。11處文物建筑、遺址大多都將延續(xù)原有的歷史文化價值,并植入與現(xiàn)代匹配的新功能。那么,這一切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就此,本刊記者對白象街建筑修繕工作的執(zhí)行團隊——重慶聯(lián)創(chuàng)建筑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進行了專訪。
聯(lián)創(chuàng)建筑的名號在重慶古建筑修繕界頗有分量,包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重慶國民參政會舊址、重慶川康銀行舊址等在內,大量的重慶近現(xiàn)代優(yōu)秀建筑修復設計都出自他們之手。在聯(lián)創(chuàng)公司總部,本刊記者見到了這個戰(zhàn)功赫赫的團隊,此時他們正趴在電腦前伏案繪圖,幾乎沒人發(fā)覺記者的闖入——白象街項目經過漫長而審慎的現(xiàn)場勘測、項目設計,一步步走來,如今已走到正式修繕階段,這使得修繕團隊更加忙碌。
英文導讀: In this project, the designing team w ill never change the main body of Baixiang Street.But they may repair and reinforce these old buildings.
左右頁圖:修繕后的建筑將本著“修舊如舊”的宗旨,完整地保留古老建筑的原始風味。
設計師王凡的電腦桌面漆黑一片,中央孤零零地寫著幾個大字:“古代遺跡是人類的共同遺產。真實地、完整地傳下去是我們的職責?!蓖醴哺嬖V記者:“這句話來自《威尼斯憲章》,是我們建筑人的圣經?!闭纭笆ソ洝崩锼f,修繕設計文物建筑保護修復的基本原則就重在“真實性”,在環(huán)境、材料與工藝技術三大方面都應力求保持原始環(huán)境,修復過程中尊重建筑材料和工藝的原真性,做到修舊如舊。
團隊里有不少重慶本土人,對白象街是有自己感情的。按照王凡的說法:“接手白象街項目時,心中還是有點激動,希望自己的設計能更好地帶動片區(qū),讓重慶下半城重獲新生?!彼运麄冊谠O計的時候特別尊重原有建筑形式的體現(xiàn),同時強調和周邊建筑的相應協(xié)調關系,達到整個片區(qū)的風格塑造。
王凡介紹,在白象街項目中,文物建筑和歷史建筑的修繕將以加固為主:“能夠加固保證使用的,絕對不采取更加激烈的方式?!蓖瑫r,對于有些已經成為危房,迫不得已必須采取落架重修這種方式才能夠保護的,則要嚴格按照文保建筑的落架重修的流程和原則操作,比如對拆卸下來的原有構件嚴格編號,小心留存,保證不要替換的構件一定能夠再度回到原有的位置等。
同時,為了保證建筑物內部的使用,其內部空間將進行一定的改造以適應其修復后的功能業(yè)態(tài)和現(xiàn)代的生活需求。最重要的一點是,修繕的結束階段要剔除掉后續(xù)一系列的臨時搭建的建筑物和構筑物對保護建筑造成的負面影響。
這樣,老建筑將保留其原汁原味的原始風貌和歷史記憶,真正地重新活過來。
當然,修繕工作不會如此輕松寫意,在具體實施中也會有很多困難。王凡說,白象街古建筑設計有很多特色的地方,從民居到學校,從商業(yè)建筑到官式建筑都有?!斑@次同時修繕的規(guī)模很大,文物建筑多達11處,這在古建筑修繕工程中是少見的。特殊的難處在于總結和梳理每個不同的建筑,了解各個建筑之間的聯(lián)系和不同?!睂τ谶@個問題,修繕團隊多次實地勘察,同時咨詢重慶的文物專家,對整個場地建筑進行了梳理,加深理解。
左右頁圖:藥材公會、江全泰號等老建筑舊貌尚完好,給“修舊如舊”工作帶來了一定便利。
比如海關總署舊址、重慶海關辦公樓舊址、重慶海關報關行舊址都是屬于當時重慶海關的建筑,在設計的時候首要就是考慮風格上的統(tǒng)一。但由于幾棟建筑修建時間的跨度很大,海關總署舊址是光緒年間修建,屬于重慶開埠的前后,中式建筑元素還很濃厚。后期修建的重慶海關辦公樓舊址與重慶海關報關行舊址,屬于民國時期修建,有很多民國建筑的特色,又帶有一定的西式元素,因此這種統(tǒng)一就需要進行更加審慎的考量。
藥材公會及興華小學組團也比較特殊,兩棟老建筑緊挨在一起,盡管他們過去很榮耀,今天卻非常殘破,于是決定整體修復它們。因為藥材公館的位置在白象街西側門戶區(qū),面臨解放路與凱旋路的交叉口,是人來人往的必達之地。它的形象問題就很考究了。設計團隊將會把藥材公館與華新小學所圍合的空間徹底打開,面向白象街,未來這里將是一個真正的秀場,名流聚集,半私密半公共,人來人往,觥籌交錯。
又比如本次設計的古建筑很多都是被廢棄,建筑本體快速衰敗,被廢棄的情況有個重要原因就是古建筑在建造的時候沒有考慮現(xiàn)代使用功能。例如,這些建筑沒有現(xiàn)代給排水系統(tǒng),造成了衛(wèi)生間缺乏;沒有現(xiàn)代暖通系統(tǒng),造成了在重慶酷熱夏季和濕冷冬季的使用困難……因此在修繕過程中,這些現(xiàn)代功能將被小心地添加進去,同時又要避免對建筑風格造成影響。
此外,內部裝修方面也將尊重建筑本身的性質,做到每個建筑有自己的特色,每個建筑有自己的情況。比如名人故居、商業(yè)建筑、官式建筑肯定就不應該是一樣的裝修風格,都應該有自己不同的裝修原則。
而對于市民們所關心的修繕建材選擇,王凡緣引《古建筑木結構維護與加固技術規(guī)范》第2.0.2條:“一、原來的建筑形制,包括原來建筑的平面布局、造型、特征和藝術風格等;二、原來的建筑結構;三、原來的建筑材料”。他稱本次設計將采用原有的建筑材料,尊重原本的建筑現(xiàn)狀。
采訪的最后,王凡告訴記者,很多認為商業(yè)和歷史文物是死對頭,在他們心中歷史應該是死的,毫不動彈的,但實際上歷史資源整合保護與商業(yè)利益是并不矛盾的兩者。歷史資源整合可以為商業(yè)利益提供自己的獨特性,提高價值品味,從而更好地開發(fā)商業(yè)利益。而商業(yè)利益可以讓歷史資源更好的整合,讓之前缺乏利用管理的歷史資源得到更好的保護。這個平衡的關鍵在于,遵守保護歷史信息的理念,保持文物建筑的真實性,對歷史資源進行修繕復原。這樣就可以賦予歷史資源新的功能,煥發(fā)出新的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