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趙匡胤(yìn)未做皇帝之前,是個身強力壯、愛好耍槍弄棒的小伙子。當時賭博盛行,趙匡胤也混在賭場,幾乎場場能贏,但他仗義疏財,所以人們送了他一個“仁義白花”的綽號。
幾年后,趙匡胤決定外出開開眼界,闖闖世界。一日傍晚,他行至一個山區(qū)小鎮(zhèn),見邊上有一賣熟莜(yóu)面的攤點,早已饑腸轆(lù)轆的他顧不得問價就大吃了起來。薄薄的莜面窩窩,加上羊肉蘑菇鹵子,聞起來香吃起來更香,于是左三碗,右五碗,不一會兒就把十八大碗吃了下去,外加三大碗金針、木耳、蘑菇做的三鮮湯,他頓感精神倍增,不由得脫口道:“我活了20多歲,從來也沒有吃過一頓這么香甜的飯菜啊!”轉(zhuǎn)臉問賣莜面的多少錢。
“莜面加鹵子一大碗三文錢,十八大碗是五十四文,三鮮湯每大碗一文錢,總共為五十七文錢?!辟u莜面的師傅回答道。
當趙匡胤的手伸進自己的口袋時,發(fā)現(xiàn)自己拿不出錢來了。賣莜面的見吃飯人的窘(jiǒnɡ)態(tài),已猜到幾分,就豁達地說:“就給一文錢吧?!?/p>
這時的趙匡胤羞愧難當,憋了半天才說出一句:“唉,這叫一文錢逼倒英雄漢啊!”拿不出錢,賣莜面的也沒辦法,只好說:這頓飽飯就算我奉送給你啦?!?/p>
若干年后,趙匡胤做了皇帝,每天山珍海味的,吃膩了,便想起了當年的莜面窩窩、蘑菇鹵以及那三大碗三鮮湯。他派了兩位心腹大臣去找到那賣莜面窩窩的,說找到后定要把他請進京城來,自己要面謝那一頓飽飯之恩。
兩位大臣脫掉官袍,扮成商人模樣,出了京城。整整一個月過去了,賣熟莜面的飯攤找到過無數(shù),可就是與趙匡胤當年吃莜面的情節(jié)相去甚遠。找了六六三十六天后,在一個山區(qū)小鎮(zhèn)見到了一個賣熟莜面的攤點。問攤主:“你這莜面食客一頓飯能吃幾碗?”“普通人吃兩碗,飯量大的也能吃三碗至五碗的?!?/p>
又問:“自賣莜面窩窩來,有沒有一頓吃過十幾碗的?”
這一問,賣莜面的哈哈大笑起來,道:“你們不問我倒真忘記了,幾年前確有一壯士一頓飯就吃了我十八大碗莜面窩窩,還喝了三大碗三鮮湯呢!”“那位壯士付了多少錢?”兩位大臣急切地問?!鞍Γ挥锰崂?。吃飽喝足,連一文錢也掏不出來,還說‘一文錢逼倒英雄漢呢,真是……”賣莜面的搖著頭說。兩位大臣一聽心中喜道:“這下可總算找到了。”他們又問賣莜面的,一年生意做下來能賺多少錢。
“每年除了全家四口人的生活費,也能盈余五六兩銀子,這樣就算不錯了?!辟u莜面的說。
說話間,他們倆每人從衣內(nèi)掏出三兩碎銀子,遞給賣莜面的,對他說:“京城有位大財東,最愛吃您制作的莜面窩窩羊肉蘑菇鹵,請你拾掇(duō)了這個攤子,跟隨我們進京去,在那里一定比你在這兒賣得更好,請您答應我倆的請求?!?/p>
賣莜面的推辭不過,在兩位食客的幫助下,把攤點上所有家什收了回家。次日早飯后,他告別妻子兒女,跟隨著他倆向京城進發(fā),去見他們所說的“最愛吃他制作的莜面窩窩的大財東”。
到了京城,兩位大臣將做莜面的領進了金鑾殿。做莜面的一見那場面,頓時被驚得六神無主,急忙跪在御案之前,哆哆嗦嗦地說:“小人有罪,小人有罪。”
皇上開言道:“赦你無罪,抬起頭來?!?/p>
那做莜面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抬頭,皇上一見早已龍顏大悅,道:“是恩人到了,快快請起?!闭f著,走下御案,要攙扶做莜面的起身,邊上的大臣急忙將他攙了起來。
此時,皇上離做莜面的不過尺余,見他滿臉驚恐,雙腿打顫,忙安慰說:“恩人真的認不出我了?”“我只知道您是當今皇上,小人有何能耐,敢當皇上的恩人呀!”說著又要下跪。
皇上急忙扶住恩人的右肘(zhǒu),拉住他的左手笑盈盈地說:“我就是幾年前吃了你十八大碗莜面窩窩,還喝了三大碗三鮮湯的那個趙匡胤??!”做莜面的揉揉雙眼仔細一瞧,確認是幾年前的那位大肚食客時,才慢慢地定下神來。
之后,趙匡胤為報答那一頓飽飯之恩,將做莜面的任命為工部侍郎。
(選自《食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