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華何惠華
(1 湖北市孝感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湖北 孝感 432000;2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院附屬孝感市中心醫(yī)院病理科,湖北 孝感 432000)
剖宮產切口妊娠56例臨床診療分析
張芳華1何惠華2
(1 湖北市孝感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湖北 孝感 432000;2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院附屬孝感市中心醫(yī)院病理科,湖北 孝感 432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56例采取剖宮產患者的切口妊娠臨床診治方法。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56例剖宮產切口妊娠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他們的臨床治療資料以及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法。結果56例患者當中所有的患者都不是第一次剖宮產,之前剖宮產的位置位于子宮下段,都曾經有停經的現(xiàn)象,23例患者在停經過后陰道有一定程度的出血現(xiàn)象。18例患者被誤診之后進行了流產手術,7例患者陰道有大量流血現(xiàn)象而采取了剖腹探查,8例患者對局部采取了止血措施過后讓他們服用米非司酮藥物。結論通過提高醫(yī)師剖宮產切口妊娠的診斷和治療經驗及能力,并采取先進的醫(yī)療設備輔助診斷治療,能夠在病發(fā)早期對病癥做到正確的診斷并且有效加以治療。
【關鍵詞】剖宮產;切口妊娠;診療分析
1.1 一般資料
本院56例研究對象中,年齡最小的為23歲,年齡最大的患者37歲,平均過后患者的年齡(27.6±2.13歲),懷孕次數(shù)最少為2次,最多為4次,剖宮產手術全部屬于子宮下段,進行過一次剖宮產手術的患者為53例,剩余3例患者屬于第3次手術。42例患者曾經做過人流。從病發(fā)到最后一次進行剖宮產最短的時間是1年零2個月,最長時間5年,平均過后的時間為(2.4±0.8年)。臨床癥狀:所有的患者都出現(xiàn)過停經的現(xiàn)象,停經持續(xù)周期為6周到11周,平均周期為(7.1± 1.4)。23例患者在停經之后陰道出現(xiàn)了流血的癥狀,其余的患者在進行處理措施前沒有異?,F(xiàn)象發(fā)生。對所有的患者都采取B超進行檢查,18例患者在診斷中出現(xiàn)誤診而采取流產措施,13例患者的誤診結果屬于“宮內早孕”,當中有8例患者采取了吸宮術,5例患者采取藥流,5例患者誤診結果顯示“難免流產”,采取吸宮術。19例患者在檢查認為屬于切口瘢痕妊娠[1]。
1.2 方法
在對患者的病史資料充分研究,對患者血HCG數(shù)值進行檢測并且通過超聲確診的基礎上,對8例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藥物治療,讓患者通過口服的方式服用75 mg米非司酮,每天服用2次,一共服用2 d,并對患者采取肌內注射的方法,對患者輸入50 mg甲氨蝶呤,在患者用藥結束后的1周后對患者驗血顯示HCG含量降低,使用彩超對患者包快附近的血流進行檢測,如果發(fā)現(xiàn)血流量減少,在超聲的輔助下對患者采取清宮手術,清宮手術采取負壓力進行吸引的方式,支持操作的醫(yī)師一定要有豐富的經驗和技巧。
19例采取超聲診斷方法判定為切口妊娠的患者,讓他們服用米非司酮,同時對他們采取肌肉注射,輸入MTX藥物,23例出現(xiàn)陰道流血癥狀的患者,血HCG數(shù)值有顯著的減少,并且患者的孕囊以及包快都有一定程度的好轉,附近的流血癥狀也明顯有了改善,通過超聲的輔助和引導,對患者采取低壓力吸宮,治療過后患者的出血狀況明顯減少,手術結束后患者在2 d內實現(xiàn)了出院,跟蹤診治直到患者的HCG數(shù)值達到常規(guī)情形,患者的肝臟幾乎沒有受到影響。1例患者在進行開腹手術的時候,發(fā)現(xiàn)患者子宮下段部位菲薄,在患者的漿膜外發(fā)現(xiàn)病灶,呈現(xiàn)紫藍色,直徑長度達到2.5 cm,患者原來的瘢痕部位的靜脈擴張嚴重,對包快采取了切除手術并且實施了宮壁成形手術,在手術過程中以及手術過后對患者進行輸血,輸血量為800 mL,手術過后患者愈合狀況較好,陰道流血癥狀消失。1例患者采取雙腔導尿管進行壓迫止血手術,手術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并讓患者服用米非司酮,采取口服的方式服用75 mg,每天服用2次,一共服用2 d,治療結束后患者血HCG數(shù)值趨于正常。
隨著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及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趨向于選擇剖宮產,導致出現(xiàn)切口妊娠的現(xiàn)象增加。
3.1 病發(fā)原因
到目前為止還不能夠明確引起該病的主要原因,一般認為是孕卵行動的速度太快,在經過宮腔的時候無法種植,在前壁瘢痕部位著床,并且在剖宮產手術過程中,造成子宮內膜無法完成修復,導致供血不足,子宮切口處不能夠完整愈合,瘢痕出現(xiàn)開裂所引起。如縫線不緊密,裂口處的肌體不能夠緊密對齊,或者由于受到炎癥的感染,導致瘢痕部位出現(xiàn)縫隙,很容易造成生蛻缺損,相應的細菌很容易進入子宮肌層,隨著他們在子宮肌層的不斷生長和繁殖,導致絨毛不斷向子宮肌層由外向內的發(fā)展,并且可能穿過子宮肌層內部,引起患者子宮出現(xiàn)穿孔,出現(xiàn)破裂并且伴有流血,如果沒有及時采取相關治療措施,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極大危害[2]。
3.2 診斷方法
該病在發(fā)病前期,該病沒有獨特的病癥出現(xiàn),癥狀容易受到宮內早孕癥狀,先兆流產癥狀,不全流產癥狀等混淆,造成前期診斷技術要求高,并且容易導致誤診。近年來,采用超聲進行檢查,能夠在診斷過程中準確的將妊娠的位置反映出來,對前期診斷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對于已經做過剖宮產的女性,在后期懷孕過程中,一定要防止子宮切口妊娠的出現(xiàn),即使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的陰道流血情況,也應當進行超聲檢查。采取超聲診斷的方法:在患者宮腔內以及宮頸管內檢查無妊娠跡象,在患者的子宮峽前壁處發(fā)現(xiàn)有孕囊在生長,在孕囊和膀胱壁中間的部位發(fā)現(xiàn)子宮肌層有損傷的現(xiàn)象。通過對陰道進行超聲檢查,有效的將妊娠囊以及包塊檢查了出來,發(fā)現(xiàn)這里的子宮肌層不超過5 mm,最薄的地方只有1 mm~2 mm厚,通過采取彩色超聲檢查方式中的多普勒檢查發(fā)現(xiàn)孕囊附近有很多高血流以及低阻抗。
3.3 治療方法
剖宮產主要出現(xiàn)在近代醫(yī)學發(fā)展到一定程度過后,目前還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治療方法。國內外很多資料都提出了不同的治療措施,有些通過對患者進行全身或者局部位置使用MTX復合米非司酮以及天花粉,或者對子宮動脈采用栓塞的方法,或者采取B超進行檢測,將氯化鉀輸入到患者下羊膜腔等方法,這些方法都起到將胚胎殺滅的目的,并且能夠將妊囊從患者體內排出,能夠降低患者的出血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不破壞子宮的正常孕育功能。如果盲目采取刮宮的措施,會給患者造成大量出血,這種方法應當禁止采用[3]。在我院對56例患者的治療中,首先讓患者服用米非司酮并復合MTX治療,其作用是限制細胞增生,對存活下來的胚胎組織造成損傷;在患者服藥的同時,要對患者血HCG數(shù)值的進行密切注意,并且采用彩色超聲對患者進行相關檢查,假如發(fā)現(xiàn)患者的血HCG數(shù)值減少幅度大,通過彩色超聲發(fā)現(xiàn)團塊附近流血情形消失,證明絨毛的活動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胚胎不存活;應用B超幫助實施清宮手術,目的是促使妊娠組織全部排出,減少治療持續(xù)的時間。如果在清宮手術過程中出現(xiàn)大量出血不止,通過對陰道填充紗條或者采用對宮腔注水產生壓迫達到止血的目的;當止血成功后,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考慮使用殺胚胎藥物,同時關注對血HCG值;如果絨毛沒有有效清除掉,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患者采取第2次清宮手術。
3.4 預防措施
在社會進行剖宮產負面影響的宣傳,減少剖宮產,對生產過后的婦女做避孕方法指導;在剖宮產手術縫合的時候,盡量使用較好的縫合線,縫合要緊密;手術過后對患者及時采取正確的止血措施;根據患者感染情況使用恰當抗生素;針對手術過后妊娠的患者,要在前期及時采取B超進行檢查確診;對確診的患者要及時采取相關治療措施。
參考文獻
[1] 王瑞玲.剖宮產切口妊娠10例臨床診療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1,2(8):969.
[2] 杜瓊英.子宮峽部剖宮產切口部位妊娠治療方法探討[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9(1):105.
[3] 胡喬飛,李堅.子宮下段剖宮產切口瘢痕的臨床診療進展[J].當代醫(yī)學,2011,17(29):25.
中圖分類號:R719.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4)15-01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