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麗
(廣東省中山市三鄉(xiāng)醫(yī)院婦產科,廣東 中山 528463)
非手術治療胎盤植入的臨床療效分析
盧小麗
(廣東省中山市三鄉(xiāng)醫(yī)院婦產科,廣東 中山 528463)
目的 探討非手術治療胎盤植入臨床效果。方法 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月收治的18例胎盤植入患者,給予米非司酮、縮宮素、抗感染治療等,觀察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經積極對癥治療后,患者均痊愈,治療有效率100%。結論 非手術保守治療療效好、操作方便、不良反應小、預后良好,值得推廣。
非手術治療;胎盤植入
近年來隨著流產、剖宮產人數不斷增加,胎盤植入已經成為產科常見并發(fā)癥,由于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實驗室檢查方法比較缺乏,因此產前檢測難度較大,多到分娩出現(xiàn)胎盤剝離困難時才能發(fā)現(xiàn),導致治療難度較大,易導致孕期自發(fā)性子宮穿孔、產后出血、術后感染等現(xiàn)象[1],威脅母嬰安全,最終導致子宮切除后果,嚴重影響女性健康。筆者對我院收治的35例胎盤植入患者進行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月收治的18例胎盤植入患者,年齡24~41歲,平均年齡(34.6±3.2)歲,孕周<28周6例,28~41周12例,初產婦8例,經產婦10例,孕次最多6次,產次最多3次,剖宮產史12例,子宮肌瘤2例。
1.2 納入標準及臨床表現(xiàn)
均在剖宮產術中發(fā)現(xiàn)胎盤植入、胎兒分娩出后發(fā)現(xiàn)胎盤剝離,術后經病理檢查證實子宮平滑肌層受到胎盤絨毛組織侵入。5例產婦產前出現(xiàn)無痛性陰道流血,經超聲診斷確診為前置胎盤,其中胎盤植入2例。3例產后胎盤滯留,2例引產,胎盤不下,經超聲診斷證實。2例出現(xiàn)自發(fā)性子宮破裂,經超聲診斷顯示胎盤植入宮角部,術中證實,其余6例由于其他原因而行剖宮產術,術中發(fā)現(xiàn)胎盤植入。本組孕婦部分性植入6例,完全性植入10例,植入胎盤面積>1/2者2例。植入部位:子宮下段植入6例,宮體部植入8例,宮角處植入2例。
1.3 方法
剖宮產術中發(fā)現(xiàn)胎盤植入肌層、部分附著者,采用剪刀對植入、附著組織進行銳性剝離,植入深肌層部分而未能剝離者,可用可吸收縫線對創(chuàng)面出血部位進行縫扎止血;陰道分娩中胎盤不下、植入深肌層部分未能剝離、剝離困難、產后經超聲診斷確診為胎盤植入患者,術后當天即服用米非司酮,50毫克/次,每天2次,同時靜脈滴注縮宮素促進子宮收縮,進行輸血及抗感染治療。米非司酮片治療前后2 h禁食,待治療3~5 d后胎盤可大部分排出后行清宮術,對殘留的胎盤組織進行清除。
患者手術均順利進行,出血均停止。治療7 d后采用B超復查,對于仍然存在殘留胎盤組織者,可給予米非司酮25毫克/天治療,每天1次,4周后進行再次復查;個別延至6周患者痊愈。
原發(fā)性蛻膜發(fā)育不全或者刮傷性內膜缺陷導致繼發(fā)性蛻膜發(fā)育不良,從而導致妊娠后宮底蛻膜出現(xiàn)完全性或部分性缺乏,胎盤絨毛侵入子宮肌層從而引起胎盤植入。近年來隨著流產、剖宮產人數不斷增加,胎盤植入人數不斷增加,病情多在第三產程發(fā)現(xiàn),基本處于較為兇險狀況,對母嬰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胎盤植入主要表現(xiàn)為剝離不全、胎盤滯留、剝離面大出血等癥狀。超聲診斷下可見胎盤增厚、血池異常豐富,不規(guī)則形態(tài)的液性暗區(qū)出現(xiàn),胎盤下肌層局部變薄甚至消失,胎盤漩渦近子宮肌層處血流豐富。臨床將胎盤植入分為粘連性胎盤、植入性胎盤、穿透性胎盤等。由于胎盤植入較為兇險,因此在產前檢查時若發(fā)現(xiàn)胎盤植入的危險因素,則需通過血清檢查、彩色多普勒檢查等診斷,在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可采用MRI檢查,若確診為胎盤植入,則最好采用剖宮產。
傳統(tǒng)治療胎盤植入多為保守治療,保守治療主要針對植入面積小、出血量少、具有保留子宮愿望患者,藥物保守治療主要采用甲氨碟呤及米非司酮,然而保守治療失敗時,多需行子宮切除術,手術可導致卵巢功能退化、盆底功能衰退等,術后患者生育功能喪失,從而導致心理、生理雙重陰影,因此采取有效的藥物治療對于提高患者生活信心及生活質量有著重要作用。甲氨碟呤作為抗代謝類化療藥物,為葉酸類似物,妊娠時能夠對滋養(yǎng)層細胞產生較強的抑制作用,破壞榮買,從而促進胚胎組織環(huán)絲與脫落。而米非司酮作為潤通拮抗劑,能夠對子宮內膜孕激素受體與孕酮的結合進行阻滯,蛻膜在缺血狀態(tài)下出現(xiàn)變性,最終脫落。然而MRX具有較大的副作用,易對肝腎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傷,同時可導致骨髓抑制的出現(xiàn),不利于患者的康復,因此在治療同時,科技與患者四氫葉酸鈣進行對抗治療。本次采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米非司酮作為作用于受體水平的孕酮拮抗藥,在分子水平與內源性孕酮競爭結合受體,抑制孕酮活性,從而引起絨毛及蛻膜變形,促進胎盤組織的脫落、壞死及吸收。藥物對機體損傷較小?;旧w征基本平穩(wěn)、凝血功能正常,出血量較少的非穿透性植入胎盤患者可采用藥物治療。在藥物治療時醫(yī)護人員需將藥物治療失敗時需采取切除子宮的方式治療大出血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同時將藥物引起不良反應及病癥觀察指標告知他們,爭取患者及其家屬的諒解。藥物治療時間較長,因此住院費用相對較高,采用藥物治療時必須獲得患者家屬同意,并簽署同意書方可治療。
胎盤植入與引產、流產、剖宮產、前置胎盤等有著直接關系,因此相關工作人員要告知患者并進行廣泛宣傳,將胎盤植入高危因素告知患者,減少人流、高齡懷孕等發(fā)生。醫(yī)護人員要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征,在對高危因素產婦進行剖宮產治療前采用彩超進行篩查。本次研究中,采用非手術治療胎盤植入治療均成功,未出現(xiàn)轉子宮切除患者,由此可見,在胎盤植入引起的子宮穿孔、大出血、嚴重感染、破裂等對患者生命造成威脅的情況下,患者病情若允許可采用局部手術治療及藥物治療,能夠盡量保全患者子宮,效果顯著。
[1] 胡珊,王柳燕,胡燕,等.非手術治療胎盤植入9例[J].武警醫(yī)學,2010,21(3):268-270.
[2] 李芳.非手術治療胎盤植入臨床觀察[J].臨床軍醫(yī)雜志,2009,37(1):142-143.
[3] 郭秀香,徐建英.介入治療胎盤植入產后出血的臨床分析[J].疑難病雜志,2008,7(6):65-67.
[4] 成夠芳,李運,孔芹.藥物聯(lián)合保守性手術治療胎盤植入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14):320-322.
R714.4
:B
:1671-8194(2014)08-01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