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春霞
縱觀漢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雖然復雜,但也有其規(guī)律。如何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幫助學生掌握規(guī)律,進一步提高識字能力呢?
一、形式多樣,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不斷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使他們輕松愉快地學習。
1.情境生趣。有趣的情節(jié)、生動的畫面,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自然而然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如在教學《秋姑娘的信》時,我設計了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同學們,秋姑娘也給我們寄來了一封信,大家想不想聽聽?孩子們聽了先是一驚,然后異口同聲地大聲喊道:“想!”隨后我就打開“信”,讀了起來。讀完以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可愛的小臉既興奮又專注,完全融入了情境。于是,我趁熱打鐵接著讀:“秋姑娘知道我們一(2)班的小朋友最喜歡學習,識字的能力特別棒,想考考大家。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藥讉€生字寶寶,你們有沒有信心把它們學好?”話音剛落,教室里又是一聲震耳的聲響:“有!”學生斬釘截鐵,信心十足。于是在秋姑娘的鼓勵下,在情境中,孩子們興趣盎然、輕輕松松地識字了。例如,“女”和“子”合在一起就是“好”,兩個“月”就是“朋”……“女”字旁是難點,怎樣記憶呢?先復習長撇,再復習點,接著兩筆變一筆就是撇點,用紅色粉筆標出,書空三遍,然后比較漢字“女”和“女”字旁的區(qū)別,再用多媒體演示一遍。生動的形象、動聽的聲音,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眼球,使他們沉浸在快樂識字的氛圍中。
2.游戲激趣。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低年級識字量大,學生有時會感到枯燥無味,產(chǎn)生厭煩情緒。在識字教學中,我們可以設計各種與生字有聯(lián)系的游戲,如穿插“找朋友”、“摘水果”、“連連看”、“猜字謎”等游戲,增強識字趣味性,寓教于樂,使學生興味盎然。
3.體驗樂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在學習上獲得成功而產(chǎn)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xiàn)學習興趣?!钡湍昙墝W生非常在乎老師的評價,老師一表揚,便勁頭十足,往往會有出色的表現(xiàn);受到批評,則萎靡不振,注意力容易分散。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對學生學習的日常表現(xiàn),應以表揚、激勵等積極的評價為主,用激勵性的評語,從正面加以引導。在平常的教學中,學生想出識記字形的方法后,我常掛在嘴邊的是:“你真聰明!”“你真棒!”“你的方法真好,謝謝你!”…… 在我的不斷鼓勵引導下,學生們積極動腦,對漢字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平時我還在班內(nèi)展開競賽,如讓學生比一比誰記生字的辦法多,誰記生字的辦法最好,誰給生字找的朋友多等,獲勝的同學可獲得一顆五角星。學生們的識字熱情高漲,令人欣慰。
二、教給方法,提高能力
葉圣陶先生一再強調(diào),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語文教材不過是個例子,教師要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這門技巧,形成自己的能力。教是為了不教,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及時幫助學生,歸納總結(jié)識字方法,這樣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1.形象識字法。在漢字中,有許多字是象形字,如“日、月、山、木、舟、水”等,對這類字,我們可以讓學生由字聯(lián)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再借用圖畫讓這些字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子里。如“兔”,上面的“撇刀頭”像兔子的耳朵,中間部分像兔子的身子,后面的一點像兔子的短尾巴。再如“魚”,上面“撇刀頭”是小小的魚頭,中間“田”是扁扁的魚身,下面一橫是長長的魚尾。許多會意字,如“尾、鳴、聞、看、歪”等,字義、字形分別由偏旁組合而成。根據(jù)這一特點,我們可以利用聯(lián)想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如休息的“休”,左邊的單人旁表示一個人,右邊的“木”表示一棵大樹,意思是一個人倚靠在一棵樹旁休息。學生聽了連連點頭,不僅學得輕松,記得牢固,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了發(fā)展。
2.兒歌識字法。兒歌淺顯易懂,深受學生喜愛。我們可以根據(jù)漢字的特點,編一些符合兒童理解水平的歌訣,讓他們反復誦讀,使他們對字形產(chǎn)生直觀認識,從而提高記憶效果。如教學“?!睍r,我教孩子們念“人來小亭邊,停停?!保粚W“坐”時念“兩人土上坐,坐坐坐”;教“尖”時念“上小下大,尖尖尖”。朗朗上口的兒歌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表達能力。
3.故事識字法。小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在識字教學中,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讓他們聽故事、講故事,沉浸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更能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如教學“奶”字時,我輕輕地講述:奶奶辛苦了一輩子,年紀大了,背駝了(指“奶”字右邊的“橫折折折鉤”),走起路來拄著拐杖(指“奶”字右邊的一撇)一瘸一拐的。學生若有所思,書寫生字“奶”時(右邊先寫“橫折折折鉤”,再寫一撇),基本沒有寫錯,正確率很高。
4.比較識記法。漢字中的形聲字占了多數(shù),掌握好這類字的造字規(guī)律對提高生字的識記效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形聲字由兩部分組成:形旁(表義)、聲旁(表音)。教學時,教師要將漢字的音、形、義三者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識記。如教學“苞、飽、炮、泡、跑”時,告訴孩子們“包”是聲旁,所以這幾個字的韻母都是“ɑo”?!帮枴备澄镉嘘P,部首是“■”字旁;“跑”跟足有關,部首是“■”字旁;“苞”是植物,部首是“艸”字頭?!芭荨焙汀芭凇笔呛⒆觽兎浅H菀谆煜淖?,我就讓孩子們觀察它們的部首有什么不一樣,分別表示什么意思,他們一下子說出“泡”跟水有關,如泡泡、泡酒、泡菜、泡澡等;“炮”跟火有關,如大炮、炮彈、禮炮等。這種方法能使孩子牢固建立音、形、義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區(qū)別字形。
我還引導孩子運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變一變等方法加深他們對形聲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的認識。加一加、減一減,即根據(jù)學過的熟字,加上或者減去某個部件,利用遷移策略,有效記憶漢字。我們常說的熟字加偏旁、熟字加熟字、熟字去偏旁、加一筆、減一筆等都屬于這一類。換一換,即熟字換偏旁、熟字換部件。變一變,如“田”變一筆為“電”。通過反復比較形近字,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三、拓展途徑,自主識字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珍視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jié)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鼓勵他們自主識字。
1.在日常生活中識字。漢字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如班上同學的姓名、校園的標語、路邊的廣告牌等。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認讀同學的姓名、校園里的告示牌、櫥窗里的標語、商店的招牌……讓識字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既鍛煉學生的膽量,又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2.在課外閱讀中識字。閱讀既能使學生品嘗到識字的樂趣,又能鞏固識字的效果,減少回生率,使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即讀一讀文章認一認字,認一認字再讀一讀文章,邊閱讀邊識字,邊識字邊閱讀。這樣學生認得快,記得牢,效果好,同時還鍛煉了閱讀能力。教師可讓學生每天讀30分鐘的課外書,或每天利用課前5分鐘背一首古詩……實踐證明,一個愛讀書的孩子的識字量要遠遠超過那些課外閱讀量少的孩子。
四、認真寫字,日積月累
寫字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手段,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識字和寫字緊密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不僅能讀準字,理解字義,掌握字形,還能正確、端正、整潔地書寫出來。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指導書寫這一環(huán)節(jié)。
1.觀察字形,鞏固字義。字義是文字的內(nèi)容,是文字的核心和生命,文字的存在價值就在于傳情達意。因此,在分析字形時,要和字義結(jié)合起來。如“情、晴、睛、清”等字,只要記住這幾個偏旁的意思和寫法,這幾個字就能牢牢記在心中了。
2.描紅仿寫,成字在胸。學生觀察后,教師進行范寫并輔以生動簡要的講解,減緩寫字教學的坡度,這時再讓學生進行描字和仿影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欣賞品評,體驗成功。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逼吩u這一手段能讓學生對寫字保持長久的濃厚的興趣,從而促進識字、寫字水平的全面提高,真正享受到語言文字帶來的樂趣。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識字習慣,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地探索研究,我們一定能收獲更多的快樂。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