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康》記者 談樂炎
六小齡童說,自己前半生更多地在傳承中國猴戲藝術(shù),而后半生則要更多地傳承中國的西游文化,讓更多人在《西游記》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這就是他這輩子要取的“真經(jīng)”
聲 音
“我希望《西游記》題材百花齊放,可以用各種風格去演繹,比如舞蹈、皮影、戲曲,包括卡通片、連環(huán)畫,但一定要堅決杜絕違背《西游記》原著精髓。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化很可怕,有了文化不去弘揚很可悲,有了優(yōu)秀文化國人還在踐踏就很可恥了?!?/p>
——六小齡童
六小齡童一身紅裝出現(xiàn)在咖啡廳樓梯轉(zhuǎn)角,抬頭看了一眼等待他的記者,立即三步一躍,很輕松地落座——眉宇間還可以找到當年美猴王的神采,配上大嘴猴圖案的圍脖,立即有了喜劇色彩。
脫下紅色帽子和鏡框,他主動說道:“紅色是戲劇里孫悟空的臉譜色?!?/p>
“美猴王”眼角的皺紋清晰可見。前段時間去大學演講,一個學生拉著六小齡童不可思議和痛心地問:“孫悟空怎么可以老?!”
“我為什么不能老?”六小齡童對記者說:“我也是知天命的人了?!?/p>
27年來,由六小齡童扮演的孫悟空形象深入人心,至今沒有任何一部影視劇的重播率打敗86版《西游記》,這部400年經(jīng)久不衰的神話文學名著以巨大的魔力,影響了全球。
然而,在傳統(tǒng)文化日趨遭到漠視的現(xiàn)實情況下,西游文化也避免不了被淡化甚至曲解的命運,脫下戲服的六小齡童心急如焚,用了17年才完成孫悟空角色的他,深知西游文化是不可多得的一塊璞玉,它所闡述的“拼搏進取、不屈不撓、永不言敗”的人生信念正是中華民族的魂魄。
如今六小齡童是中國西游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他說前半生自己更多地在傳承中國猴戲藝術(shù),后半生則應(yīng)該更多地傳承中國的西游文化,讓更多人在《西游記》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這就是他這輩子要取的“真經(jīng)”。
“我可以老,但是西游文化老不得”。
九年來,六小齡童足跡踏至國內(nèi)外200多所大學和全國300多所中小學,他希望從可塑性最強的孩子抓起,讓他們吸收到西游文化的精髓?!鞍忱蠈O回來了!”六小齡童這句出場調(diào)侃話經(jīng)常被瞬間淹沒在“猴哥!猴哥!”的歡呼中。
讓他有些傷感的是,經(jīng)常會聽到這樣的疑問:“六叔叔,孫悟空有幾個妖精女朋友?”看著孩子天真無邪的眼神,六小齡童常一時語塞。
近年來,隨著《西游記》的熱播,各種模仿和翻拍接踵而來,觀眾希望《西游記》能跳出窠臼、與時俱進,然而其中也不乏一些惡搞制作——“美猴王”變成邋遢且毫無進取心的勢力懶漢,《西游記》里的人物幾乎都留戀女色,甚至玄奘大師也無心取經(jīng)。
“我希望影視劇的創(chuàng)作者要始終懷揣著對傳統(tǒng)文化的敬畏之心,要時刻明白,影視劇面向的受眾不只是有辨別力的成年人,還有那些沒有辨別能力且很容易受影響的小孩子,也希望家長們讓孩子們多看些正能量的片子?!?/p>
然而現(xiàn)實情況時,當今影視界在翻拍經(jīng)典名著時,出于故意或迫不得已,迎合觀眾的心理,經(jīng)常會加入戲謔愛情,顛覆原著人物形象及靈魂橋段,一時間賺足了很多觀眾眼球,緊隨而來是票房的節(jié)節(jié)攀升,以至于只有劇本、人物的名字“忠實”于原著外,其余都與原著“沒什么關(guān)系”。
“并不是說尊重原著拍出來的就沒人看,”六小齡童坦言,“我覺得雅俗共賞、寓教于樂最重要。”
因為頻頻發(fā)聲堅決抵制任意篡改《西游記》原著的行為,六小齡童也招來了一些非議:“你憑著‘猴王世家’的牌子就覺得自己真是無可替代,有什么權(quán)利抵制別人的創(chuàng)新?”
“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我卻希望觀眾在看到自己演過的孫悟空之后,心中只有一個美猴王。我說的這句話,不是排斥其它藝術(shù)風格,也不是說自己已經(jīng)做到最好。只是覺得應(yīng)該有這個信念,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激發(fā)你演出和創(chuàng)作的熱情?!绷↓g童說。
致敬辭
世代美猴王,他是孫悟空,他愛用猴眼觀世界,從未從西游文化中遠離。他是六小齡童章金萊。推廣西游文化,讓更多人在對《西游記》的愛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是他要取的真經(jīng)。
六小齡童并非一味抵制西游模仿和創(chuàng)造的固執(zhí)人。
在湖南衛(wèi)視的跨年晚會上,以《忐忑》成名的龔琳娜哼著一曲《金箍棒》爆笑出場,此舉引來觀眾及音樂同行的吐槽,人們紛紛驚呼“天雷滾滾”,作曲家許鏡清稱,龔琳娜的《金箍棒》污染聽眾。
人們以為六小齡童又要出來“批判”了。
讓人頗感意外的是,六小齡童這次出來卻是為龔琳娜“解圍”。剛開始他對“忐忑美猴王”的形象也難以接受,但他仔細看完整個表演后,漸漸感受到龔琳娜在創(chuàng)作《金箍棒》中投入的心血,其實它的歌詞是非常嚴肅的,歌曲中融入了戲曲形式,師徒四人出現(xiàn)在樂隊伴奏中等形式都非常創(chuàng)新,是表演的亮點所在。而且人物面部化妝、頭上畫的金箍、安插在肩上的雉雞翎都有孫悟空的特點。
“藝術(shù)貴在獨創(chuàng),龔琳娜的歌唱事業(yè)及音樂視野著眼于全球,與我多年來在世界范圍內(nèi)傳播西游文化、猴王精神中不屈不撓、樂觀向上的意志相類似,在推廣西游文化的過程中有好的載體是件難得的大好事?!?/p>
六小齡童非常關(guān)注其它展示西游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2009年3月底他應(yīng)邀到寶島臺灣參加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在街頭曾看到音樂劇《西游記》的演出海報,演員和演奏員的服飾造型新穎而獨特,他非常想一睹為快,但最終還是沒能趕上演出,這成了他一個遺憾。
“我希望《西游記》題材百花齊放,可以用各種風格去演繹,比如舞蹈、皮影、戲曲,包括卡通片、連環(huán)畫,但一定要堅決杜絕違背《西游記》原著精髓。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然而盡管一些業(yè)內(nèi)人士和觀眾對名著篡改現(xiàn)象予以口水討伐,然而我國至今還未有相關(guān)法律條文對此約束,六小齡童呼吁有關(guān)部門應(yīng)給予指導性的意見和把關(guān),事先還要有交流與溝通,不要等作品拍出來后再提出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那樣損失會很大,尤其是像《西游記》這樣的神話題材在特技、制作、服裝等方面花費很大,在拍攝前制作方應(yīng)與廣電部門有關(guān)領(lǐng)導進行溝通再進行拍攝。
“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化很可怕,有了文化不去弘揚很可悲,有了優(yōu)秀文化國人還在踐踏就很可恥了?!?/p>
當年六小齡童要飾演吳承恩時,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美猴王”能演作者?可是六小齡童說,早在第一部《西游記》拍攝完成后,他就開始潛心研究吳承恩的生平,搜集查考了大量的海內(nèi)外文獻資料,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出演吳承恩。
早在2004年,六小齡童就與淮安市政府聯(lián)手,在吳承恩紀念館旁邊創(chuàng)建了“猴王世家藝術(shù)館”,向游人展出猴王世家紀念品中的名人題字銅牌、孫悟空形象銅塑、石像等300多件物品。
“如果說孫悟空身上流淌著吳承恩的血液,那么我身上流淌著的是孫悟空的血液,從某種程度上說,沒有吳承恩,就沒有鮮活的孫悟空,吳承恩是我人生的‘啟蒙老師’和最重要的朋友”。
出演孫悟空和吳承恩是六小齡童人生中的第一個夢想,而在他看來,下半輩子還有兩個西游夢有待實現(xiàn)——將西游文化推向世界,拍一部《西游記》的電影、建成一個《西游記》的主題公園。
五年前,六小齡童就開始籌備《西游記》的電影,之所以沒有開拍,主要因為多部“不可思議”的劇本都難過六小齡童的關(guān)。他的底線是孫悟空的造型和《西游記》的內(nèi)涵要沿襲當年的風格,同時借鑒西方的故事結(jié)構(gòu)。希望作品出來后是東方的表演藝術(shù)和西方高科技完美結(jié)合的產(chǎn)物。
六小齡童對這部電影充滿信心,當年他為了把孫悟空這個藝術(shù)形象融入生活中,更好地在國際上傳播西游文化,強烈呼吁將孫悟空作為申奧吉祥物,雖然最后失敗了,但他很高興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了世界各國民眾對于孫悟空的喜歡。
讓六小齡童略感遺憾的是,雖然目前在西游文化傳承上已經(jīng)看到成效,但西游文化產(chǎn)業(yè)卻遠遠沒有做起來,“外國人說我們是拿著金飯碗找飯吃,”六小齡童表示,希望能在中國盡快有一座屬于青少年兒童自己的樂園——西游記文化主題公園 ,而不僅僅只有迪斯尼。
“每個人都是西天取經(jīng)路上的行者,要經(jīng)過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jīng)?!绷↓g童對《小康》表示,盡管推廣西游文化還有很多阻力,但是他堅信自己會取到“真經(jīng)”。
十年大事記
對《西游記》、西游文化,六小齡童選擇近乎偏執(zhí)的堅守。
多年來,他足跡踏至國內(nèi)外200多所大學和全國300多所中小學,希望從可塑性最強的孩子抓起,讓他們吸收到西游文化的精髓。
他一直呼吁國家立法保護名著,堅決杜絕違背《西游記》原著精髓的亂編亂改。
2004年,他與淮安市政府聯(lián)手,在吳承恩紀念館旁邊創(chuàng)建了“猴王世家藝術(shù)館”,向游人展出猴王世家紀念品中的名人題字銅牌、孫悟空形象銅塑、石像等300多件物品。
從品讀西游的角度,他先后出版《六小齡童品西游》、《聽孫悟空說西游》等作品。
演過《西游記》,演過吳承恩后,他說下半輩子還有兩個西游夢有待實現(xiàn)——拍一部《西游記》電影、建成一個《西游記》主題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