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良海 李軍凱
骨
☉鐘良海 李軍凱
人,無骨不立。骨,無鈣不堅。
骨又稱為骨頭,漢字骨,上面蓋著鍋字頭,下面月是肉,和生理結(jié)構(gòu)相同,重在頭。人之初,卵孕而生,嬰兒在母腹中最先發(fā)育的骨骼部分,就是頭骨。頭是骨之頭,命之始,一體之尊,百骸之長,坊間素有“九骨撐顏,出一百二十相”之說,額稱天庭,巴喚地頦,眉梢突兀處,左為日角,右為月角,天地日月都在臉上,人顏何不生動?
人出生后的生長,主要是骨骼的增長,二十歲前筋骨成,骨架完備。二十歲后填髓脈,長筋腱,出棱角。三十歲后事陰陽,獲經(jīng)歷,骨架開,細微之處見精神。生命之要義在運動,骨威人嚴,骨健人康。骨,在人身是消耗最少、貢獻最大的,所以凡社會于中堅都叫骨干。
骨頭是文化。中國人最講骨,文講風骨,詩講境骨,畫講意骨。人類最早的文字、文化、文明,都刻在骨頭上。甲骨文字就是最好的證明。
骨架是品格。骨多寬,人多寬,骨多長,人多長。骨媚人媚,沾腥就喜,見勢就攀,給個甜頭就散架。骨輕人輕,辦事沒有四兩重,有點毛利就癲狂。骨架如山人似山,風吹不動,如磐若石。
骨相是真相。敲骨識聲,看骨識人,其他都是表相、皮相。植物有骨是樹,無骨為草;動物有骨方稱獸,無骨都叫蟲。
骨氣是正氣。正氣,不驕不媚、不依不斜之氣。正氣不足,信念不堅,骨就缺鈣,人就缺德,就會患軟骨病。骨一偏,人準歪,故在醫(yī)學、社會學、政治學有矯偏一科。
人隨著年齡增長會出現(xiàn)骨質(zhì)疏松。人的精神狀態(tài)往往也這樣,滿足于優(yōu)越的生活,汲汲于更高的權(quán)力更多的金錢,也會使精神之鈣流失。唯有常補鈣、補好鈣,才能擁有強健的精神骨骼和不屈的脊梁,才能在風高浪急、困難險境之中,做到巋然不動,成為中流砥柱。
【作者系黑龍江省軍區(qū)某預備役師政治部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