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玲,蘭明陽,烏力吉圖,趙獻秋,闞建光
(赤峰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肝癌是死亡率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見惡性腫瘤,初期癥狀不明顯,晚期主要臨床表現為肝區(qū)疼痛、乏力、消瘦、黃疸、腹水等癥狀.臨床上一般采取手術、放化療與中藥結合療法,但中晚期患者因癌細胞擴散而治愈率較低,因此在中晚期肝癌的治療上很困擾,總結我院2010年7月~2013年3月外科收治中晚期肝癌患者4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原發(fā)性肝癌診斷標準及病理診斷,采用復方苦參注射液常規(guī)靜脈滴注及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接輸液泵,經肘正中靜脈滴注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中晚期肝癌患者40例,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齡:38~77歲,平均年齡51歲,采用復方苦參注射液20mg每日1次常規(guī)靜脈滴注;對照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齡35~69歲,平均年齡49歲,采用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接輸液泵,經肘正中靜脈滴注20mg/24小時.兩組療程均為14天.全部患者臨床分期為III~IV期.兩組一般資料詳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歲)
觀察組20例,采用復方苦參注射液20mg+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50滴/分,每日1次常規(guī)靜脈滴注,療程均為14天;對照組20例,采用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接輸液泵,經肘正中靜脈滴注20mg/24小時,療程均為14天;
近期療效根據RECIST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①完全緩解,病灶完全消失,無新病灶出現(CR)②部分緩解,病灶縮小或直徑≥30%(PR)③無明顯變化,疼痛無減輕(NC)④惡化(PD)病灶直徑≥20%及出現新病灶.
疼痛分級:采用(NRS)分級法,將疼痛程度分為:(0~10);1~3為輕度疼痛,4~6為中度疼痛,7~10為重度疼痛.疼痛評估:治療后無疼痛為CR,治療后疼痛明顯緩解,為PR,治療后偶伴肝區(qū)疼痛為MR,治療后疼痛無明顯緩解為無效NR.生存質量評估:按Karnofsky體力計分狀況標準評定,治療前與治療后比較,增加10分以上為提高,治療前與治療后比較,減少10分為降低,治療前與治療后無明顯增加或減少為穩(wěn)定.
采用SPSS 12.0軟件,X2檢驗及t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根據RECIST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14天后比較,測量腫瘤最大直徑變化.觀察組與對照組略高,但兩組間比較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肝區(qū)疼痛方面,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較,緩解率明顯增高,具有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肝區(qū)疼痛比較
晚期肝癌因癌細胞擴散手術風險及介入治療存在多種因素及不良反應,由于患者處于免疫力低下對化療耐受能力降低,導致患者生存質量及存活率有所降低受到很大影響[2].有效的抗癌中藥制劑是其治療方法之一,本研究通過選用中藥制劑復方苦參注射液其藥理成分為苦參堿、白土苓、山慈菇、皂苷等中藥組成,其具有抑制腫瘤細胞擴散,緩解晚期肝癌患者肝區(qū)疼痛,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免疫力等作用,又無明顯不良反應.同時隨著藥物濃度的增加,作用時間延長,可降低炎性因子活性.相關研究表明,復方苦參注射液可直接殺傷腫瘤細胞,誘導腫瘤細胞分化和促使凋亡,增強B細胞和T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而對正常細胞不產生破壞,有效的緩解癌痛作用[3].可以增加機體的抗應激能力基礎上,提高化療耐受性[4].本研究結果表明復方苦參注射液在同等劑量及不同使用方法上對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肝區(qū)疼痛有一定影響,本研究結果旨在通過改變復方苦參注射液的用藥模式,可減輕中晚期肝癌患者臨床癥狀,提供臨床理論數據,對中藥治療中晚期肝癌產生一定影響及推動作用.
〔1〕孫燕.內科腫瘤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244.
〔2〕雷娜,張博,王金華,等.復方苦參注射液誘導人肝癌SMMC-7221細胞凋亡的研究[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12,34(3):217-219.
〔3〕許相儒,蔣邵愷.苦參及生物堿抗腫瘤活性研究進展[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8,18(5):314-316.
〔4〕海麗娜,張志偉,宗桂珍,等.復方苦參注射液對小鼠的鎮(zhèn)痛止血和抗應激作用[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2):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