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chuàng)造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本文探討了將項目教學法應用于《機械制圖》教學的理論及方法。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機械制圖 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
1.什么是項目教學法
項目指以生產(chǎn)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chǎn)品為目的的任務。項目應該滿足以下條件:能將某一教學課題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結合起來;學生有獨立制定計劃并實施的機會,在一定時間范圍內(nèi)可以自行組織、安排自己的學習行為;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項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
項目教學法要求學生運用新學習的知識、技能,解決過去從未遇到過的實題們。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chuàng)造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chuàng)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還可以進一步組織不同專業(yè)與工種,甚至不同職業(yè)領域的學生參加項目教學小組,通過實際操作,訓練其在實際工作中與不同專業(yè)、不同部門的同事協(xié)調、合作的能力。
2.項目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區(qū)別:
2.1.教學形式不同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般是教師講,學生聽,在一節(jié)課中,教師講課的時間占85%左右。教學過程是圍繞教師展開的,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方式,客觀上限制了學生潛能的發(fā)揮。而項目教學法,是教師指導,學生活動。通常在一節(jié)課中,教師講課僅占25%左右,剩下的時間,全部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某項任務,整個教學過程是轉繞學生展開的,教師的大部分時間是站在學生中間。學生通過處身獨立的活動,創(chuàng)造性得以充分發(fā)揮。
2.2.學習內(nèi)容不同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給學生講授的是理論知識,學生偶爾也參加實驗或實踐活動,它將教學視為一個漏斗,把所有學習內(nèi)容都灌輸?shù)綄W生腦子里。為了讓學生記住這些內(nèi)容,反復學習和練習是普遍的方法。而項目教學法,教師也要講授理論知識,學生獲得理論知識是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通過自己的探索活動獲得的,這樣更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2.3.交流傳遞方式不同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上,由于是教師講學生聽,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往往是單方面,雖然有些互動,那也是被動的。教師在臺前授課,下面的學生是聽還是沒聽,是認真聽還是不認真聽,教師往往也很難判斷。而項目教學法,信息傳遞是雙向的。教師是講課和指導,學生是聽課和活動。教師還可對那些掌握信息較少和較淺的同學采取措施,幫助他們補充信息。
2.4.參與程度不同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學生參與的程度與其自覺、努力的程度成正比??菰锓ξ兜穆?、記、背、默常常使一些學生逐步失去學習的興趣。而項目教學中,學生的參與程度大大提高。學生必須完成一項又一項的工作任務。這些工作任務被設計成由淺入深,引人入勝,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5.激勵手段不同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以分數(shù)為主要激勵手段。當學生認為分數(shù)對他有用時,如中考或者高考,他會竭盡全力去獲得高分;而當學生認為分數(shù)對他的個體發(fā)展無多大用途時,他就會高60分萬歲,其至不在乎得幾分。而項目教學法,激勵手段完全是內(nèi)在的,是人們從不會做一件事情到經(jīng)過努力后會做一件事情的成就感。這種成功的喜悅往往是用語言無法表達的。
3.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步驟
咨詢: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需要設計項目并制定項目目標,項目目標是教學活動所追求的、學生在學習過程結束以后應實現(xiàn)的最終行為。它是預期的教學效果。一個有效的學習目標能夠說明:學習的主要意圖是什么?學生要想達到要求必須做什么?
計劃:學生分組,設定行動方案,找出工作要點,組內(nèi)成員分工。項目教學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教師在教學前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精心備課,分析學生已有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圍繞項目引導學生學習實施項目所需的相關的理論知識、技能。
決策:學生自我信息收集。教師引導學生找到合適的工作方法,根據(jù)項目要求讓學生自己去查閱有關資料,如查閱手冊、圖表、網(wǎng)上搜索、現(xiàn)場調查等。學生可在查資料和教師講解中獲得完成這個項目所需的知識,優(yōu)選項目實施的最佳方案。最后各組選派一名代表對本組的項目方案進行展示、宣講,其他同學對其方案可提出質詢,宣講者應給予解答。最后由任課教師對各組的方案進行綜合點評。
實施項目:每組根據(jù)項目的實施方案進行現(xiàn)場操作,完成項目任務。
檢查:檢查工作的完成效果。
評估:項目實施后,各組實行交叉檢測并給予相應評分。最后由任課老師對項目整個過程講評,對每個學生進行評分,提出改進措施。
4.項目教學法在《機械制圖》中的應用
案例:項目:畫支座的三視圖
教學目標:1.能正確選擇主視圖;2.能繪制組合體的三視圖
學習任務:
1.組合體的概念、表面連接關系及畫法
2.形體分析法
學生已有知識:畫基本幾何體的三視圖
(一)制定項目計劃,明確要求
由老師確定了項目的課題后,要求學生自己通過查找資料、小組討論,制定項目計劃,主要內(nèi)容有:(1)形體分析;(2)選擇視圖;(3)選擇比例和圖幅。
(二)項目教學過程
1.各個小組分組討論,小組之間也可以互相討論。指導老師在幾個小組之間進行適當?shù)闹笇АT偻ㄟ^討論找到最佳的解決途徑(必要的時候由教師進行適當提示和啟發(fā))。
2.進行實際畫圖.每六位學生一小組進行操作,完成支座的三視圖。教師現(xiàn)場監(jiān)控,進行適當?shù)氖痉?、指導?/p>
4.項目評估。將各小組的圖張貼黑板,每小組中一位同學講解他們的構圖思路及畫圖步驟。師生共同給出點評及總結。
5.項目反思(課后作業(yè))。引導學生對整個項目過程進行反思,將在制定項目計劃、實施項目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總結。小組內(nèi)交流、班級內(nèi)交流,幫助學生完成整個項目最后的提升。
5.綜述
綜上所述,項目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僅能更好掌握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同時也培養(yǎng)了社會關鍵能力。因此,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值得在職業(yè)教育中進行研究和推廣的新的教學方法。
作者簡介:戴亞(1981-),女,講師,主要從事機械制造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