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以中彩為誘餌的騙局,屢見不鮮。
當時,上海有一家書局,老板姓沈。為了招徠顧客,他想了個以彩票售書的妙法,把一個小木箱放在柜臺上,內(nèi)藏紙卷幾百個,均寫明號碼。一號為頭彩,中彩者,得雙鳳牌風(fēng)琴一架;二號為二等獎,可得留聲機一部。以下各獎,或鉛筆,或練習(xí)簿不等。幾購買書款滿一元者,即可摸彩一次。門口的黑牌上寫著醒目的大字:“頭彩尚在,門門有獎。”
這一招果然有效。開頭幾天,生意十分興隆??墒牵镁安婚L。不久,摸彩的把戲就收場了。
原來,木箱內(nèi)壓根兒沒有放進一、二號的彩券,所以顧客摸到的彩券都是些鉛筆之類的小玩意兒。當然,二等獎還是出現(xiàn)過的,不過是老板把寫著二號的紙卷兒事先交給自己的熟人,這人趁擁擠不堪的當兒,把握著二號紙卷的手伸進木箱,假意摸一陣子,然后抽出手來。喔,二等獎!得獎?wù)弑闩跗鹆袈暀C揚長而去。眾人一看,以為貨真價實,頭彩一定還在箱內(nèi),便都想碰碰運氣。于是摸彩的更加踴躍了??墒?,任你多少人買書,多少人去摸,總是摸不到頭彩。實際上,箱內(nèi)根本就沒有頭彩的紙卷,如何摸得出來呢!沈老板在一旁暗自高興,認為這個噱頭是萬無一失的。
可是一天中午,竟然有位顧客從那只小木箱里摸出寫有一號字樣的紙卷兒來。原來此人是在前一天摸彩時存心多摸出一個紙卷兒,然后偷偷地帶回家,把原來的號碼揩掉,再填寫“一號”字樣。第二天,他再去摸彩,悄悄把這張紙卷兒夾在手指中間,然后把手伸入木箱,胡弄幾下,說是摸到了頭彩,并當場交給老板驗看。老板心里有數(shù),明知這是偽造的,但又不能不承認這是真的,因為他如果指出這是假的,那人準會叫他打開木箱,要他把真的拿出來;要是拿不出真的“一號”,那么黑牌上明明白白地寫著“頭彩尚在”,騙局豈不暴露,從而引起公憤呢!于是老板只好自認晦氣,連忙恭敬地說:“不錯,不錯,你摸得了頭彩,好大的運氣呀!”那人急忙叫了車子,把風(fēng)琴運走。這時,老板眼巴巴地望著自己的風(fēng)琴被拉走,真是有苦難言,心如刀絞??!他連忙叫店員把木箱收拾起來,生怕還有第二只行騙之手仲進此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