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類的發(fā)展離不開書籍,書籍貫穿于人類的發(fā)展過程當中。當今社會,文化形態(tài)百花齊放,文化流派百家爭鳴,文化元素多種多樣,但是圖書是文化載體的始祖,如何讓圖書這個始祖的傳承工具起到它更大的作用,書中有真理,一個人讀書找到了真理,就會變得正直、堅強、執(zhí)著、勇敢。
關鍵詞:書籍;人;書對人類的影響;
中圖分類號:C9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3-000146-01
一、書與人的關系
人類社會是一條連續(xù)發(fā)展的歷史長河,每個人都是途中搭行一段的乘客。每當我們上船之時,前人就將他們的一切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濃縮在書本中,作為歡迎我們的禮物,同時也是交班的囑托,饋贈給我們。由于有了書籍這根接力棒,致使人類的知識得以積累和歷史得以流傳。某一學科積歷經(jīng)千年累計的成果,我們可以從書籍中在短時間掌握,從而騰出足夠的時間去進行新的創(chuàng)造新的發(fā)現(xiàn)。歷史愈久,文明積累的愈多,而因為書籍的存在,人類文明才得以傳承,人和書的關系就愈緊密相連。
書籍是物質(zhì)世界之外的另一個精神世界,它不僅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樂趣,更使人們獲得了極大的精神依托。作為物質(zhì)的人,正常人剛生下來是沒有任何疾病的,一張白紙,生機盎然,傲對世界。以后就災病漸起,有一種病就減少一分活動的自由。作為精神的人正好與此相反。他剛一降生時,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迷蒙蒙,怯生生,茫然對世界。于是就識字讀書,讀一本書就獲得一分自由,讀的書越多,獲得的自由度就越大。哥白尼一生研究日心說,備受教會迫害,到晚年生活困頓,雙目失明,舉步維艱,但他終于完成了劃時代巨著《天體運行》。到去世前一刻,他摸了摸這本剛出版的新書欣然離開了人世。這時他在天文世界里已獲得了最大自由,而且使后人不斷分享他的自由。
古話說:讀書明理。誰掌握了真理誰就掌握了世界。而書籍是人類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愛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頓等人著作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了相對論,使物理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紀元。馬克思遍讀前人的經(jīng)濟學著作,最終發(fā)現(xiàn)剩余價值規(guī)律,指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開辟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新紀元。當一個人開始借助書籍探索精神世界,洞察萬物時,他就開始跳出現(xiàn)實的局限,才有了時代和歷史的意義。
二、做一個讀書人
書籍貫穿人類的文明史,作為一個歷史長河中的旅人,人類上路時從書籍中得到前人的贈禮,離開時也應該想到要為下一班乘客留下點東西。一個人讀懂了世界,掌握了知識,并經(jīng)過了實踐的檢驗之后,才可能寫出屬于自己對世界有用的東西。這樣他才真正完成了繼承與超越的交替,才算盡到歷史的責任。把前人書中的知識糅進自己的實踐之中,得出新的思想,如魯迅說的“我吃進的是草,擠出的牛奶”,這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如果一個人有了“知識”這樣一個概念,并且認識了自己知識貧乏的現(xiàn)狀,他就可能去尋求知識,去靠近知識。相反,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什么都懂,無所不知,他就會遠離知識,在他自以為前進的時候,實則正走在倒退的路。
讀書讓城市人領略田園風光,使鄉(xiāng)村人認識城市喧嘩。年老的人讀一些冒險故事,給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些活力。孩子讀一些科幻故事,可以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使幼小的心靈插上理想的翅膀。閱讀穿越時空,為人類開辟了一個遙望世界的無限星空。他與人生同步,卻可以與時間逆行,揭曉迷離的過去,抵達遙遠的未來。他可以開啟無數(shù)個維度空間,讓思想縱橫捭闔,通向偉大的心靈。
三、走進書籍
在我們的生活中書籍無處不在,人們也需要一個能提供各式的書的地方,也需要一個安靜,平和,舒適的讀書場所。這樣一個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才能使人們各取所需,使書籍對人們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
為了使廣大讀者享受到更好的讀書條件,讀書室的條件尤為重要。當讀者走進圖書館時,首先迎來的是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這才會心平氣和,和大家一起營造一個好的讀書環(huán)境。公共圖書館的公益性決定了它的社會職能,要為社會不同階層、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民族的讀者服務。要深入社會的方方面面,貼近社會生活,貼近百姓生活。圖書館的職能就是為每一個讀者服務,提供給讀者需要的書籍。
四、書與人的健康
書是人類的精神家園,是我們寄予情感、思想、信息的空間。在現(xiàn)代社會中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娛樂活動豐富多彩,無疑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樂趣。然而開放的網(wǎng)絡信息五花八門,既有大量進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負面的內(nèi)容和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消極信息,再加上色情內(nèi)容的書刊、影碟,都會帶給人消極的影響。此外現(xiàn)代人生活和工作的節(jié)奏加快,升學壓力、就業(yè)危機日益嚴重,導致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增多。有了心理問題,除了依靠心理醫(yī)生外,還應多看有益的圖書,進行自我療法。
閱讀療法是調(diào)整的輔助治療,它可以培養(yǎng)人的意志力,改善人的情緒,消除疾病帶來的消沉、焦慮、壓抑情緒。例如,在心理療法中治療壓抑最有效的方法是追尋快樂。當你沉浸在快樂的閱讀中時,可以改變對平常事物的消極看法。在閱讀中你的情緒就會毫無保留地流泄,體現(xiàn)書中主人翁的悲哀、妒忌、狂怒、絕望,或者信心、驕傲、柔情,以及令人神往的愛情等。從這些體驗中讀者能夠清楚地意識到他自己所具有的內(nèi)在特點,可以在不知不覺中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使之趨于健康。讀書愈多,人就會愈富有睿智,愈具有眼光。人的見識廣了,就會克服小氣、狹隘、偏見等心理問題。多看書,對人的健康大有益處。
各種文學作品反映了社會生活,人與人的關系,描寫了人類真摯的感情和美德,讀后能使人動情、動容。文學作品的閱讀可引導學生認識優(yōu)秀作品的審美價值,感受獨特的心理體驗和深層的文化熏陶。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在讀者內(nèi)心真正樹立對美好、真 理、理想的追求,使自己融自然的、美好的 、和諧的社會 當 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