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努力耕田,不如遇到豐年;善于做官,不如碰上賞識能升遷。漢朝的鄧通就是一個靠漢文帝賞識而富甲一方的人。
鄧通是蜀郡南安人,本來只是御用船只上的一名水手,沒有什么特別的才能。巧的是,漢文帝一天做夢夢見自己想要上天卻上不去,恰好有個水手從身后推著他上了天,漢文帝回頭看見那個人衣服腰帶后面破了個洞。夢醒以后,漢文帝就按夢中的形象去找那個人,隨即見到了鄧通,恰好他的腰帶后面也破了個洞,同夢中一模一樣。一夢之緣,鄧通得以發(fā)跡,博得了漢文帝的恩寵,漢文帝前后賞賜他十幾次,共計上億的錢幣不上算,還把四川嚴道的銅山賜給他,準予他鑄造錢幣,自那以后,“鄧氏錢”通行天下,鄧通也因此靠上了漢文帝這棵大樹,成為一方富家翁,并被封為上大夫。
鄧通飛黃騰達后,懂得知恩必報、知曉投桃報李的道理。漢文帝身上長了膿瘡,疼痛難忍,腥臭難聞,左右侍奉的人唯恐避之不及,紛紛以手掩住口鼻,只有鄧通隨時侍奉左右,寸步不離,甚至用嘴替漢文帝吮吸膿瘡,減輕漢文帝的痛苦。一次,漢文帝問鄧通:“天下誰是最愛我的人?”鄧通想也沒想就回答說:“是太子!”不一會兒,太子進宮來探視,文帝讓太子替自己吮吸膿瘡,太子面有難色。事后,太子聽說鄧通經(jīng)常給文帝吮吸膿瘡,感動之余,心生慚愧,從那以后轉(zhuǎn)而怨恨鄧通:鄧通呀鄧通,你給皇帝吮吸膿瘡,把事情做好了,卻沒有做對,你開了給皇帝吮吸膿瘡的先例,不是要我這個太子也要像你一樣給皇上吮吸膿瘡嗎?
過了幾年,漢文帝去世,太子登基做了皇帝,是為漢景帝。不久,鄧通被免職,閑居在家。后來,有人告發(fā)鄧通在境外鑄造錢幣,漢景帝大怒,回想起自己給文帝吮吸膿瘡時的難堪局面,加之經(jīng)查證情況屬實,便下令把鄧通的家產(chǎn)籍沒入官,曾富甲一方的鄧通最終餓死在寄食的人家里。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只滿足于把事情做對,卻忽略了要把事情做好。只信奉把事情做對,無形中起到了帶頭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卻沒有考慮到對別人的傷害,從而為自己樹立了一個潛在的對手。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可是給自己添了堵墻呀!有時候,榜樣的力量并不是無窮的,相反,說不定會給自己帶來難以預料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