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春,中央電視臺推出《新春走基層·家風是什么》系列報道。伴隨著記者的采訪鏡頭,不僅王蒙、馮驥才、莫言、姚明等知名人士和大家分享了傳承自父母等長輩的家風家訓,許多的普通人,包括游客、市民等帶來的一些神回復,更讓人在忍俊不禁中開始重新審視和思考家風、家訓這一古老但并不落伍的話題。
家風,又指門風,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它影響著我們怎樣做事和成為什么樣的人。人們面對言行不佳的人,往往會有一種約定成俗的認識:“沒家教!”以此表明這人家風不好。好的家風就是無聲教誨,能惠澤家庭成員。有了好的家風,孩子才有出息,才能成才。積德行善,家業(yè)才會綿延長久,興旺發(fā)達。
【讀與悟】家風立與未立,好與不好,怎么去評判,中央電視臺沒有搞理論上的辯論,而是回歸現(xiàn)實,問不同階層的人,得到不同的答復,讓觀眾自己來感悟,這樣更能讓觀眾從中發(fā)掘好的做法,改進完善自己的家風?,F(xiàn)代社會被分割為小的家庭單元,弘揚好的傳統(tǒng)家風可潛移默化傳達社會規(guī)范,社會風氣自然會得到改善。
【適用話題】潛移默化、社會風氣、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