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然在父母的眼中,是一個聰明可愛、勤學好問的孩子;在老師和同學的眼中,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活潑熱情的學生。
然而,他卻是一個先天失聰?shù)暮⒆?,三歲多時植入了人工耳蝸,才使他進入到了一個有聲的世界。正是由于經歷了比其他孩子更多的磨難與坎坷,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與艱辛,才讓他更加積極地面對和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始終以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面對一切困難。他以雷鋒為榜樣,努力學習、關心集體、樂于助人,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受到全校師生的好評。
林浩然總是把集體的榮譽,放在個人得失的前面。日常生活中,為學校、為班級服務仿佛如一種理所應當?shù)氖姑?,深深印在了他的心中。冬天天氣寒冷,天亮得很晚,按照?guī)定,許多同學要很早地出發(fā),以便及時到校做值日。浩然看到這些,心中暗暗盤算:自己的家離學校這么近,實在應該為班級、為同學們做點兒什么!
拿定主意后,他每天6點多從家出發(fā),悄悄地來到教室,把黑板擦干凈,將桌椅擺好,掃地、擦地,一刻不停。等同學和老師到校時,教室已經窗明幾凈,一塵不染了。同學和老師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他笑笑說:“我家離得近,天氣冷,讓別的同學多睡一會吧,我來做值日?!?/p>
學校每天都要檢查同學們佩戴紅領巾的情況,如果哪個班有同學沒戴就會被扣分,影響班集體參加評比。因此,細心的浩然總會在書包里放上一條紅領巾,為的是萬一有同學忘記戴了,可以馬上拿出來借給他,不會影響到班集體的成績。
林浩然有一顆真誠的愛心,對于有困難的同學,他總是樂于伸出援助之手:有同學上課忘了帶學習用具,他總是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心愛的文具借給他們;有同學遇到不會的問題,他總是熱情耐心地幫其講解。談及自己助人為樂的行為,浩然有著他自己的理解。他說: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有許許多多同學都曾經真心地幫助過我。比如,有時由于老師語速過快,我沒能聽清楚的單詞、句子,同學們會很耐心幫我講解,并把筆記借給我看;上體育課時,因為環(huán)境嘈雜,同學們就用口型和肢體語言告訴我老師的口令;下雨時大家又為我撐起雨傘保護我的耳蝸……受到這么多真心的關愛,我能給同學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正所謂: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個能處處為他人著想,心中時刻裝著集體的孩子,足以證明“真、善、美”在他的幼小的心靈中扎下了根,必將會在將來開花、結果!
(北京市石景山區(qū)文明辦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