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是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期,方方面面都步入了信息化時代。多媒體技術日益成熟并大量普及,走入尋常百姓家,同時也進入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多媒體的出現(xiàn)還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課堂教學同樣不例外,在語文課程改革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為語文課堂教學增光添彩。本人執(zhí)教以來,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忘整合多媒體技術,現(xiàn)將教學經(jīng)驗作如下總結,在此與大家分享。
一、使用多媒體可以幫助提高教學效率
1.多媒體技術十分完美,它可以照顧不同學科,根據(jù)不同的內容創(chuàng)設出良好情境,能夠把聲音、圖畫、視頻等等熔于一爐,圖文并茂,把看不見的東西變得看得見,把靜態(tài)的東西化為動態(tài)的,化抽象為具體,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興趣盎然。多媒體課件能夠讓教學內容表現(xiàn)得更加形象,更加直觀,讓難點更加突出,從而引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學習。比如,學習《蝙蝠與雷達》這篇課文時,這篇文章的教學難點是飛機在飛行過程中怎樣辨別障礙物和識別方向。這一原理來源于蝙蝠,僅僅靠課文的描述其效果很不理想,大部分學生一知半解,甚至一無所知,在依靠語言難以描述的情況下,學生就不能對這部分知識進行全面正確的理解,所以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把蝙蝠和飛機相結合,在飛行的過程中發(fā)出超聲波,每當超聲波遇到障礙物就會迅速反射回來。通過大屏幕把這個抽象的原理清晰明了地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教師也不用多說什么,學生一看就懂,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順利地解決了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學生學習起來都感覺輕松愉快,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多媒體的功能十分強大,還能把靜態(tài)的畫面變成動畫,幫助學生作文入門。比如,一些看圖作文,書本上的圖畫只是一個瞬間,一個定格。雖然畫得栩栩如生,但是沒有連貫性,發(fā)展過程和來龍去脈學生是看不到的,還有一點就是如果圖畫內容學生不夠熟悉,學生沒有足夠的生活經(jīng)驗,就無法對圖畫進行深刻的理解,對信息把握不準,也就不能分清主次,看圖作文也就打了折扣,有時候甚至束手無策,其效果必將十分差。比如,《小白兔搬南瓜》這個童話故事,耐人尋味,言簡意賅,小白兔看到熊貓騎著自行車,他就不再扛南瓜,而變成滾動南瓜,熊貓騎自行車的畫面是靜止的,大部分學生理解這一點時會有一定的困難,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就把熊貓騎車這個靜止的畫面變成了動態(tài)的畫面,讓車輪轉動起來。通過這個鏡頭把車輪滾動與南瓜滾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在教師的因勢利導下,也和小白兔一樣豁然開朗,在腦海中形成了滾動的形象,這樣的收獲是令人欣慰的。相比過去的教學掛圖以及幻燈片的投影,多媒體課件的演示更加形象、生動,多媒體課件更加流暢,更加連貫,為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從而讓學生更加喜聞樂見,也更加輕松愉快,一邊看圖一邊進行寫作,學生作文學習進行得十分輕松自如。
3.多媒體能夠跨越時空,再現(xiàn)歷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比如,《一夜的工作》所敘述的故事,跟學生的生活就有相當遠的距離,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周總理那種日理萬機的工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對周總理的欽佩愛戴之情。在教學過程中,我就把課文內容制作成連環(huán)畫,加上悅耳動聽的音樂和教師的旁白,這樣一來周總理一天的生活就浮現(xiàn)在了學生的面前。學生從中看到了總理一天的工作,從而受到了心靈的震撼和思維的啟迪,對總理的敬愛之情油然而生。
4.多媒體可以加強語句訓練。掌握語句知識是學生必備的基本功,計算機正好具有直觀形象生動、可重復操作的特點,巧妙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可以進行多種形式、多種方法的訓練,學生的語句能力就會得到提高。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得更具體,更優(yōu)秀,更出色?可以在計算機上顯示兩個句子,讓學生針對句子進行比較,電腦屏幕就會在具體的地方用閃爍的方式,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然后給出正確答案。經(jīng)過反復比較和分析,學生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掌握書寫語句的一般規(guī)律,同時也會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利用動態(tài)畫面進行語句訓練,讓語句學習變得不再枯燥乏味。
二、多媒體技術能夠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制作多媒體課件,它的好處很多。多媒體為學生提供的教學情境,生動逼真,教學資源也更加豐富多彩。教學情境耐人尋味,賞心悅目,整個屏幕上色彩繽紛,課堂上聲情并茂。同時動靜結合,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多種器官,在課件的強烈刺激下,學生手腦并用,精神集中,主動配合,全心全意撲到課堂教學中來,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也得以飛速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也就成為了高速發(fā)展的現(xiàn)實。比如,學習《啄木鳥醫(yī)生》的看圖說話訓練時,我就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畫面,誘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進去,有的就成了老樹,還有的學生就把自己幻化成啄木鳥。屏幕上的動畫片栩栩如生,我故意讓畫面靜音,讓學生來當演員,分角色充當啄木鳥醫(yī)生和老樹。學生熱情很高,根據(jù)畫面上的故事情節(jié),他們進行著聲情并茂的對話,當醫(yī)生看到老樹愁眉苦臉時,充當啄木鳥醫(yī)生的學生就說:“老樹爺爺,你哪兒不舒服?”充當老樹的學生就很傷心:“我全身長滿了蟲子,難受極了?!辈⒌拖骂^哭泣起來。就在這時啄木鳥醫(yī)生面帶微笑,停在大樹上,用溫和的聲音說:“老樹爺爺,你別難過,我一定把你的病治好?!苯?jīng)過診治以后,老樹精神抖擻,眉開眼笑。學生之間分角色的配音,既表達了啄木鳥醫(yī)生和老樹爺爺之間的友誼,也表達了學生天真爛漫,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總體上說,在語文課堂上引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圖文結合,聲情并茂,讓語文課堂充滿詩情畫意,把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克服掉,從而能夠更好地開發(fā)學生的智力,讓學生輕松自如,興趣高昂,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直觀,使低效的課堂得到了改善,從而換來了一個個可喜的課堂局面。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