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般來說,泰語的學習主要包括聽、說、讀、寫、譯,然而,目前許多學校所開設的泰語專業(yè)時間并不長,其中尤其以泰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最突出。文中首先分析了當前泰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從泰語聽力教材、泰語聽力教學模式、泰語聽力教學方式等方面展開分析,論述了相關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當前各學校的泰語聽力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泰語;聽力教學;教學有效性;教學方法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我國的對外貿易行業(yè)發(fā)展日趨蓬勃,中泰之間的貿易、教育事業(yè)交流等日趨發(fā)展,教育行業(yè)對于泰語專業(yè)的重視度也愈來愈高。泰語聽力屬于泰語學習中的基礎,它是泰語學習者進行流暢的說、讀、寫、譯的前提;若泰語聽力教學效果不佳,將會影響學生在泰語其他模塊方面技能的學習與掌握。因此,提高泰語聽力教學有效性,保障泰語聽力教學質量,是十分必要的。
1當前泰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許多學校由于開設泰語專業(yè)的時間較短,尤其是在泰語的聽力教學方面存在著不少問題,嚴重影響著學生的泰語口語等各方面的發(fā)展。泰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以缺少適當?shù)穆犃滩摹⒙犃虒W方法不當?shù)确矫?,具體如下:
1.1泰語聽力教材過少
近年來,我國許多學校初步開設了泰語專業(yè)課程,當前泰語基礎課程所使用的教材一般為《泰語基礎》及《泰語教程》,而泰語聽力方面的教材僅有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泰語聽力教程》,由于教材過少,嚴重影響了泰語聽力教學課程的開展質量。
1.2泰語聽力教學方法不當
目前,許多泰語聽力教學課程是在大一第二學期或大二第一學期開設,此時的泰語專業(yè)學生泰語基礎知識薄弱,對語音、詞匯、語法等相關知識要點認知較少,極大的增加了泰語聽力的教學難度。部分泰語聽力教師模仿英語的聽力教學方式,即將單詞、聽錄音、對答案,這樣的教學方法是很難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的。
2提高泰語聽力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2.1合理選擇泰語聽力教材
泰語聽力課程屬于泰語專業(yè)課程中的基礎課程,同時也是十分重要的課程,必須選擇實用度高的泰語聽力教材。為了日后從事泰語專業(yè)的相關工作,對于畢業(yè)生的日常泰語用語,因此與“打招呼、介紹、迎接、邀請、祝福、購物、詢問、稱贊、致謝、致歉”等等相關的泰語資料都可以作為聽力教材,或涉及外貿商務泰語、商務禮儀泰語、泰語文化介紹等的相關資料,也可以作為輔助聽力教材,這些都是非常實用的泰語聽力教材。
此外,隨著國際時局的不斷變化,教師可以根據(jù)當前的政策、形勢等情況,選擇與泰語相關的商務活動資訊,多收集聽力資料,盡量選取一些90后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以便活躍聽力課堂氣氛。教師要經(jīng)常對教材進行更新或補充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需要,同時,這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更是高校教育與時俱進的需要。
2.2營造活躍、良好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聽力的興趣
許多泰語專業(yè)學生由于高中階段未曾接觸過泰語,在對泰語聽力課程的學習中往往感到較大壓力,甚至恐懼泰語聽力的學習。因此,教師在開展聽力課程時,應當適當選擇難度適中、且生動有趣的聽力教材,提高學生對聽力的學習興趣。可見,營造活躍、良好的課堂氣氛是十分必要的。教師可以在聽力學習的過程中,穿插一些有趣的聽力游戲,例如抽牌游戲:在播放泰語錄音兩到三次之后,由學生講出其大致意思,若講的對,學生可以獲得一次抽牌機會;抽牌將有可能得到獎勵,而且每位獲取抽牌機會的同學都可以獲得加分,這不僅極大的鼓舞了抽牌的學生,提高其對泰語聽力課程的興趣,而且可以鼓勵還未獲得抽牌機會的學生再接再厲,引起學生對聽力內容的極大關注。通過在聽力教學過程中穿插游戲,不僅有助于營造活躍、良好的課堂氣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對聽力學習的專注度。
此外,由于長時間的聽力練習一般較為枯燥,教師可以適當播放一些有趣、生動的聽力視頻、聽力錄音等等,例如播放一小段有趣的泰語影片,促使學生在有趣的情節(jié)中更加體會泰語的精髓;或者在聽力過程中穿插一些泰語歌曲,讓學生專心聽,并盡力記錄下其中的歌詞,有助于學生泰語聽力的提升,從而有效的提高泰語聽力課程的教學質量。
2.3開展視、聽、說相結合的新模式教學
聽、說、讀、寫向來是密不可分的。同樣的學習資料,如單用聽覺,3小時后能保持所獲知識的60%,3天后降至15%;單用視覺,3小時后能保持70%,3天后降為40%;視覺和聽覺并用,3小時后能保持90%,3天后可保持75%。這些數(shù)據(jù)說明了視、聽并用對增加信息攝入和加強記憶的作用十分明顯。因此,聽力教學中應選用一些合適的可視的音像資料,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開展邊看邊聽——邊聽邊說——邊聽邊寫的視、聽、說相結合的新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師——學生和學生——學生之間的交互活動提高聽力的教學效果。在視聽教學中,選擇合適的視聽材料很重要,教師要選擇一些原汁原味的有時代感的鮮活的材料,如泰國網(wǎng)絡電臺新聞節(jié)目、泰國流行歌曲、經(jīng)典電影電視劇等。在視聽過程中,學生無需100%理解,其主
要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接觸并逐漸熟悉地道的語音語調,增強語感,獲得文化背景知識,逐漸形成泰語思維,為聽力理解能力的進一步提高打下堅實基礎。
2.4講授一些重要的泰語聽力技巧
教師可以在課上講解一些聽力技巧,例如如何抓住聽力材料的主要內容、如何根據(jù)上下文的一些線索猜測生詞含義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利用泛聽和精聽相結合的方式大量進行聽力訓練。泛聽就是多收聽一些難度適中的泰語材料培養(yǎng)聽力的敏感性,多聽一些經(jīng)典的泰語節(jié)目;而精聽則是要求學生在聽了相關聽力材料之后要結合一些相關習題對其中的一些信息進行提取。泛聽和精聽相結合才能使聽力提高到理想的狀態(tài)。
3小結
由于泰語聽力教學并不同于英語聽力教學,教師應當避免照搬照套英語的教學模式。對于泰語聽力教學,應當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對泰語聽力課程的興趣,在選擇合理、適宜的聽力教材的基礎上,逐步教會學生如何聽,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技巧,不斷引導、鼓勵學生在課外時間加強聽力訓練,堅持不懈,才能有助于提高泰語聽力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韋美蘭.泰語聽力教學之我見[J].教育教學研究,2011(03):101-102.
[2]Roach,P. 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A Practical Cours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aching, 2001.
[3]韓慧.如何系統(tǒng)地進行聽力教學[J].山東外語教學,2004(04):213-214.
[4]劉潤清,戴曼純.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xiàn)狀與發(fā)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