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首先必須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據調查,職高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較差,甚至出現啞巴英語的現象。因而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必須加強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及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交際能力不僅包括對一種語言的語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還包括對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對誰恰當使用語言形式進行交際的知識體系的了解和掌握。交際能力是一個復雜的概念,涉及到語言、修辭、社會、文化、心理等多種因素。如何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呢?
一、加強聽力訓練 “聽”是語言、知識、信息獲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習開口說話的第一步。
大量的聽力練習是學生活動語感以及學會正確表達自己思維的基本途徑。學生通過讀與聽獲得知識、信息和語言,經過思維,在原有知識及語言的基礎上對所獲得的內容和語言加工和充足,并賦予新的內容,然后輸出,從而完成交際的全過程。由此看出,語言輸入是語言輸出和完成交際的必備條件。從聽的理解過程,我們可以看出:學習者學說英語必須從聽開始,先聽別人說,反復多聽幾次,知道怎樣說以及在什么情況下說什么時。便會產生強烈的想說的愿望。開口說話,表達思想,進行語言交際便成了大量聽的必然結果。學習者由于聽的深度和廣度不同,開口交際能力差別很大。聽得多,理解得多的學習者,口頭交際能力就強。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學生的聽力訓練,課堂上可以結合授課內容,播放錄音帶,讓學生能對所學內、容得到反復的聽力輸入訓練,這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這樣既能引起學生對聽力的重視,也能在無形中不斷增加語言的輸入與輸出。
二、通過交際性練習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
在英語教學中要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語言操練并不等于語言交際,兩者既有區(qū)別又有聯系。語言操練交際的必由之路,語言交際是語言操練的目的。在語言操練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推向語言交際。英語課上的實踐練習有機械練習、有意義的練習和交際性練習。這幾種練習一種比一種更接近語言交際,一種比一種更難一些,體現出一個由操練到交際的過程。在課堂上教師應經常采用情景教學法,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氣氛,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和使用英語。
.利用直觀教具,創(chuàng)設情景。直觀教具能刺激學生的視覺,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和開口說話的積極性,形象生動,富有真實感。使學生敢于說,樂于說。例如在教對話At the Post Office時,課前準備信封及郵票等,在課堂上學生可模仿對話A: How much will it cost to send this letter to the United States? B: lt weighs 15 grams ,that will be forty cents by ainnail. Will this be all? 然后學生再模擬。使學生在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景中得到充分的練習,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還可以學以致用。
2.組織學生表演課文。教學課文時,用錄音創(chuàng)設課文情景,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參與課文表演,是培養(yǎng)學生會話能力的有效方法。對話形式的課文,可以直接讓學生扮演角色,參與表演。如A Wise Choice時,讓學生扮演husband,wife,neighbor的角色,這樣學生會更感興趣,而教師在一旁的道白解說,學生扮演著生動的角色有如身臨其境,展開的會話形象生動,更增添了無窮的活力和趣味。學生寓學于樂,主動性大大增強,從而更好地在情景活動中學會說英語的能力。
三、了解社會文化知識,增強語言得體性意識,提高口頭交際能力
語言交際能力就是把語言運用到交際生活中進行交流的活動。因此,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風俗習慣等的背景知識,才能正確、恰當使用英語口語。同樣的“manners”,在這個國家被認為是“good manners”,而在另一個國家卻被認為是“bad manners”。學生在用英語進行實際交往中,也很容易把自己的母語使用習慣帶入跨文化交際。因而會引起笑話。例如,中國人受到別人表揚或贊美時,會習慣地表示謙虛,往往回答:“哪里,哪里?!被蛘哂械牟恢绾位卮?,別人又問“Why,don't you think so?”那么又可能答成“No,no”,西方人聽了會感到納悶:我贊美他。他不但不領情表示感謝,反而認為我贊美錯了。其實只要說句“Thank you very much”就行了。因此,讓學生通過中西文化此類差異的學習,增強文化差異意識,了解了西方人的人際關系及交往的深層次模式,從而能夠學會十分得體地進行交際。
人類互相溝通最主要的工具是語言。英語是一種交際工具,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使用這種工具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既是當前外語教學改革的方向,也是外語教學的遠期目的。因而,在平時的口語教學中,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培養(yǎng)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實際的交際能力。以便更好地掌握一技之長,適應社會對職業(yè)技術人員的職業(yè)技能及個人綜合能力的需要,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