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語法教學倍受關注和議論。傳統(tǒng)的教學過于側重對詞匯和語法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認為只要掌握了語法規(guī)則和一定的詞匯量,就能學好英語了。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很多教師不能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教學,教法陳舊,模式單一。他們不僅閱讀課上講語法,在口語和聽力課上也大談語法;語法課上更是實施“注入式”教學,大部分時間唱“獨角戲”,忽視了語言技能的訓練,混淆了語法教學與語言能力的關系。
【關鍵詞】 初中語法教學 地位 有效途徑
一、語法教學在語言教學中的地位
英語語法教學在外語教學的發(fā)展過程中,始終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初中英語教材將語法融于課文對話中,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采用循環(huán)式編排使學生不斷加深認識,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法學習是英語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提高。為了加強學生語法知識的掌握能力,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語法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進行一些實踐性突出的語法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語法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總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整體發(fā)展的基礎上。而學生應該學習和掌握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功能和話題五方面的內容。語法學習是為了發(fā)展語言知識,更好地進行聽、說、讀、寫等語言實踐活動,進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語法教學只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教師不是為了教語法而教語法,學生也不是為了學語法而學語法。
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存在的現狀
當前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的傾向”(教育部,2001)。然而,許多教師卻誤認為語法教學不重要了,甚至一提到語法就認為不符合新課改精神。部分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片面強調學生語言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誤認為現在的中學英語語法教學已不重要。不少青年教師不關注語法更加不研究中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理論和方法。從而導致中學英語教學中必需且有效的語法教學變得越來越淡化。許多學生對基礎語言知識和結構掌握不牢,掌握不了基本句型和語法知識,更談不上用準確得體的英語進行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有的教師還振振有辭地說:“美國的小孩不學習語法,他們的英語也那么好。我們學語文也不怎么學語法,交流也沒有什么問題?!笔獠恢?,美國的小孩學英語和我們學語文一樣,都是在學母語,有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不必學語法也可形成語感,獲得用母語交際的能力。然而們所面對的是一些一開始對英語盲目好奇而后又厭煩英語的農村學生,他們只是一味的為考試而學習英語。因此英語語法對不堪的農村孩子而言是英語學習中的一大障礙。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還有多教師簡單地認為交際能力就是聽說能力,認為講語法不是交際法,把語法教學和交際法對立起來。為了追求教學效果,他們往往舍棄了交際法而重新采用語法翻譯法,還是以語法知識講解為中心,缺乏情景設置和實際應用的教學,使教學氛圍單調乏味,使學生難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
三、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途徑
1.在語境中進行語法教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和提供大量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通過體驗,感知,實踐,參與和交流等方式學習語言,形成語感。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觀察,發(fā)現和歸納等方式掌握語言的規(guī)律,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例如:英語中語法項目是頻度副詞的用法。先與學生談論本單元的話題日常飲食,通過這種方式呈現頻度副詞。Do you exercise every day? Oh, I see. You always exercise to keep healthy. What about you? Oh, you never exercise.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Once a week? You seldom exercise.一邊與學生交流,一邊板書含有頻度副詞的句子,并用彩色粉筆將頻度副詞標注出來。
2.以“任務型”方式進行語法教學
新課程標準提倡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實踐性強,具有明確目標的任務型教學方式,使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目標,積極主動地學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實踐,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語言。例如在教授過去進行時時讓學生完成采訪的任務,采訪身邊四個好朋友昨天早晨九點鐘在做什么。正確用句型:What were you doing at 9:00 yesterday morning? I was….然后對采訪的結果做一個report. 任務型教學在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同時,強化其學習動機,提高其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合作精神,使其形成學習策略并增進其對英語文化的理解。采用任務式進行語法教學,一定要在學生了解相關的語法項目的基本結構及其用的基本功能后進行。教師設計的任務一定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將抽象的語法知識融入真實的生活情景之中。采用任務型教學途徑,可以改變目前語法教學中過于重視語言形式而忽視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弊端。
3.語法教學應與聽說讀寫相結合
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貫穿語法教學,作適當的講解和操練都是必要的。學習語法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同時在閱讀課文時,也可以鞏固所學的語法知識。這樣,學生既掌握了語法知識,又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
4.運用多媒體教學
在教學現在進行時時,利用課件提供大量的圖片和動畫進行練習,形象直觀,使學生身臨其境。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is Yao Ming doing? And what about this picture? What is Li Ning doing? What are they doing? Is he/she doing ….?也可以利用課件講解歸納現在進行時的用法,使學生形成清晰的語法概論。還可以利用課件提供針對性的練習。多媒體使單調無味語法教學變得興趣盎然,不僅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制力,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5.精講精練,講練結合
講語法應以做練習為主,輔之以適當的分析講解,也就是講練結合,以練為主。要對語言現象進行分類,初中英語語法教學,要指導學生對語言現象進行操練和學習,訓練他們熟練、正確地使用語言。并說明其使用規(guī)則和變化規(guī)則,使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就是語法教學的目的和實質。英語語法講方法容易,而實際運用并不簡單。知道語法規(guī)則和熟練運用語法規(guī)則有很大距離。要縮短這個距離,只能靠實踐。
在英語語法教學中,講和練缺一不可,二者要密切配合,在教學實踐中,講和練應交錯進行,邊講邊練。在練習語法的使用上,應放更多的注意力。在上課前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水平,分析教材,細心備課。抓住教材的重難點,針對學生的實際,做到精講精練,用最簡練的語言進行講解。在大量的練習中檢查學生是否理解語法,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法能力。有些語言現象易于理解,實用性又強,活用起來卻比較難,如主謂詞的一致和名詞數的一致關系,可少講多練。根據漢語語法知識和回憶學過的語法知識,稍加思考即可理解,或經過教師指點即可理解的語法規(guī)則,如主語、謂語、賓語的概念,可以不講,而要多練。只有通過反復做練習,才能真正記住語法規(guī)則并學會運用這些語法知識。
本文在分析了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發(fā)展現狀的基礎上,論述了語法教學的有效途徑應該使語法教學達到“教、學、用”的和諧統(tǒng)一。這就需要我們在不斷思考改進教學方法的同時善于總結經驗教訓;在拓寬思路的同時奉行實事求是,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