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后的反哺
文/姚沈鶯
并非我們老兩口狠心,女兒、女婿婚后第二天回門,我與老伴便向他們宣布:以后除非節(jié)假日團(tuán)聚,平日里就不要來蹭飯了。因為我們覺得他們既已立業(yè)成家,該由他們自己做的事情當(dāng)然得由他們自己做。女兒和女婿從結(jié)婚的那一刻,在我們老兩口看來已經(jīng)算是長大成人了,我們的年齡也越來越大,早晚有一天他們要離開我們的幫助,獨立生活。如果這時候再不狠心“趕走”他們,那女兒、女婿一輩子也不能自己照顧自己,更別提以后照顧孩子了。對于他們,我們已經(jīng)盡職盡責(zé)了。擺脫他們蹭飯的羈絆,老伴每日里或去健身房跑跑步、打打斯諾克,或去圖書館看書讀報;我則活躍在社區(qū),或唱歌,或打腰鼓,或?qū)W畫畫。或者干脆把門一鎖,老兩口外出旅游去。晚年生活過得無憂無慮,樂哉悠哉。
還真別說,小兩口的適應(yīng)性還真挺強。在吃膩了住家附近的餐館排檔后,女兒、女婿終于學(xué)著跑菜場下廚房,小家庭開始冒出人間的煙火味。為提高生活質(zhì)量,善待自己的味蕾,烹調(diào)書買了一本又一本,電視里的烹飪比賽成了他們??吹墓?jié)目,廚藝漸進(jìn)。在鍋碗瓢盆間,小兩口也漸漸體會到家庭生活的趣味……
不久前的一天,老伴患病臥床。不擅廚藝的我正準(zhǔn)備叫外賣,門鈴“叮咚”一響,女兒、女婿端著四菜一湯上門來。哇,清蒸鱸魚、糖醋小排、西蘭花炒百合腰果、蠔油牛肉外加清清爽爽的西紅柿土豆湯,全是我與老伴平日里愛吃的。老伴喜得當(dāng)即翻身坐起,病好了一半……
當(dāng)初我與老伴兩只“老鳥”狠心趕走“小鳥”,“小鳥”在生活的磨練中長硬了翅膀,我與老伴享受到了“反哺”的快樂。至今想來,女兒、女婿還是很明白事理的,非但沒有因為我們的“狠心”心生埋怨,還在離開我們的生活中學(xué)會了獨立,在我們老兩口有困難的時候反過來幫助我們。其實,真正的愛子女,作為老人的,就要在該放手的時候放手,讓子女過屬于自己的生活,鍛煉自己。
最佳拍檔:奶奶+外婆
文/景林
我們家主要是外婆和奶奶協(xié)作帶孩子的,她們是一對完美默契的組合。
我們夫妻倆工作都很忙,早出晚歸。我兒子80%的時間都是跟著奶奶和外婆的,雙休日才由我們夫妻帶。
我們家的房子夠大,我們和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員的性格都很溫和,開朗,所以我們家這個“合作社”運行的很好。
我媽媽和婆婆的分工(其實就是長期形成的習(xí)慣)大致是這樣的:我媽媽大多數(shù)時間隨身照料孩子,也幫我們夫妻洗衣服和搞衛(wèi)生,而孩子的食物、衣服以及廚房里的事情則以我婆婆為主。
要說她們有沒有意見不統(tǒng)一的時候?有,但她們的處理方式簡單而有效。在給孩子吃什么的問題上都是先交流后統(tǒng)一;如果覺得給孩子穿得多了或者少了,雙方都會不聲不響減掉一點或增加一點。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四位老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給孩子以最好的影響,例如說話和氣,為人寬厚,先人后己等等。
我兒子在這樣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之下,既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guān)照,又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健康快樂地一天天長大。他很愜意地享受“奶奶+外婆”這對完美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