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喝袋裝茶毀牙
文/丁良恒
很多人圖方便省事,喜歡喝袋裝茶。近期英國《每日郵報》刊登了英國的一項研究,稱總喝袋裝茶會對人體造成一些傷害。
英國德比大學對38種茶葉產(chǎn)品研究后發(fā)現(xiàn),相比質(zhì)量好的茶葉,超市出售的廉價袋裝茶所含氟化物更多。其中綠茶、紅茶、烏龍茶及普洱茶的氟化物含量不盡相同,“Smartprice”等牌紅茶含量最高,綠茶排名第二。
研究稱,平均每人每天要喝1升左右的茶,而在茶包泡的茶中,每升所含的氟化物高達6毫克,超過成年人每天推薦攝入量上限(3-4毫克),會引發(fā)一系列健康問題。如氟斑牙、氟骨癥等,容易使骨骼和關節(jié)出現(xiàn)疼痛,肌肉無力,胃腸功能發(fā)生紊亂,嚴重時甚至會致殘。
專家解釋,茶葉是氟化物的主要來源。一般葉芽等部分會被用來制作更高檔的茶葉,而老葉片就會被用來制作廉價茶葉產(chǎn)品,如袋裝茶。因此,盡量買制作精良的新茶葉,適當減少喝袋裝茶的次數(shù)。此外,專家們呼吁,為了消費者的健康,生產(chǎn)商及經(jīng)銷商應該在產(chǎn)品包裝上標明氟化物濃度。
致病菌喜歡哪些食物
大腸桿菌寄居生蔬菜 沙門氏菌偏愛肉蛋奶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研究員 鐘凱
近期,新西蘭乳制品中查出肉毒桿菌的新聞,讓很多人驚心不已。有調(diào)查顯示,包括肉毒桿菌在內(nèi)的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依然是我國最大的食品安全問題。經(jīng)常有人問我,最常見的致病菌有哪些?它們偏愛哪些食物呢?
肉毒桿菌:偏愛高蛋白食物。肉毒桿菌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種細菌,在土壤、動物糞便等地方經(jīng)??梢砸姷剿?。它尤其喜歡肉腸、火腿等富含蛋白質(zhì)的食品,同時在豆制品和煮熟的黃豆、豆醬類食品中也可能含有。在我國的新疆、青海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幾乎每年都會出現(xiàn)因自制發(fā)酵肉制品而導致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
沙門氏菌:多在動物性食品中出現(xiàn)。它是導致我國食物中毒的主要元兇之一,通常寄居在人或動物腸道內(nèi)。它主要污染動物性食品,包括禽畜類、蛋類、奶類及其制品,如果沒有徹底加熱,則可能感染。美國曾多次出現(xiàn)大規(guī)模沙門氏菌污染事件,包括雞蛋等,前不久四川眉山一所學校幾百名學生食物中毒也是因為它。
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乳類、肉類和剩飯等。人和動物是主要攜帶者,食品受其污染的機會很大,比如前兩年曾出現(xiàn)速凍水餃中含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事件,其原因在于原料肉在切割加工過程中染菌或操作人員帶菌。
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污染海產(chǎn)品。它存活能力強,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個月以上。如今,由它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沿海地區(qū)已排在第一位,內(nèi)陸地區(qū)由它引起的食物中毒也呈上升趨勢。
大腸桿菌:常在肉類、乳品、生蔬菜、海鮮等食物中出現(xiàn)。大腸菌群不一定都會致病,但其家族中也有一些“危險分子”,比如導致日本“雪印”乳品倒閉的大腸桿菌O157:H7,導致德國數(shù)十人死亡的大腸桿菌O104:H4。
以上致病菌一般都會引起嘔吐腹瀉等癥狀,嚴重的可能致命。要想遠離它們的傷害,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選擇新鮮安全的食品;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比如加工生熟食品的用具要分開使用,生熟食物要分開存放等;在接觸生禽、生肉、生魚后,要再次洗手,方可接觸其他食品;食物要燒熟煮透,特別是肉類、乳制品等易被致病菌污染的食品;做熟的食品應盡快吃掉,夏秋季節(jié)在常溫下存放不應超過4小時;食品應貯存在60℃以上或4℃以下,在冰箱內(nèi)存放的飯菜必須回鍋充分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