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語作為老撾學生第二學習語言,在學習漢語單詞時,學生最大的困惑是難以記憶,很難建立起漢語單詞音形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如果教學只是機械的重復發(fā)音,分析字形,講解詞義,學生的注意力就不易集中,更無學習的興趣可言。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詞語學習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祖國援教老師,進行詞語教學時絞盡腦汁,教學效果總不太理想,對外漢語詞語教學依然存在困境。筆者通過自己的教學案例來談談在詞語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guān)鍵詞:對外漢語 詞語教學 例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100-01
在教學《美麗的內(nèi)蒙古草原》一文的新詞時,學生們毫無生氣,懶洋洋的跟老師學念每一個生詞,機械的重復讓課堂氣氛很沉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注意力真讓我心焦。這時,我在思考:怎樣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記住生詞,提高他們識記詞語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呢?
生詞表中有“摔跤”一詞,在講解詞意的時候,看著懨懨欲睡的課堂,我靈機一動:不如讓學生來表演一下這個詞。
師:“摔跤”是什么意思?
生:(齊)不知道。
師:示范了一個“摔跤”的動作,“哎呦”一聲。就是這個意思,明白嗎?
生1:老師,痛嗎?“哎呦”……
生2:倒在地上,“哎呦”……就是“摔跤”?
師:這位同學很愛動腦筋,“摔跤”就是,跌倒了,沒站穩(wěn)。
生:還是一臉疑惑。
師:這位同學,你理解了“摔跤”的意思,能不能來表演一下“摔跤”的動作?
生2:來了一個趔趄。生笑。
師:是的,他摔跤了。哪位同學再來表演一下“摔跤”的動作。
學生們瞪著眼睛看著我,生怕老師叫到自己的名字,嘴角露出羞澀的笑容。沒人愿意舉手表演。于是,我叫了一個經(jīng)常遲到的男同學上來,他羞答答的上到講臺,傻乎乎的站著笑。
師:(用稍慢的語氣)上學快遲到了,你跑步去學校,跑得非常非??欤蝗?,一不小心,踩到一塊香蕉皮,會發(fā)生事情?請你表演一下。
生:“嘭”一聲響,只見他兩腳一蹬,屁股一頓倒在講臺的木板上。頓時,全班同學拍著手,哈哈大笑起來。同學們的注意力集中在了這個同學的身上。
師:對,他表演的很好,這就是“摔跤”的意思。
師:“摔跤”還有一層意思,請同學們看。(我出示課前準備好的“摔跤”圖片)
師:圖片上有幾個人?他們在干什么?
生:兩個人,手搭在別人的肩上,他們在打架。
生:不是,他們在比誰的力氣大。
生:他們想把對方壓倒在地上。
師:對,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圖片上的兩個人在“摔跤”。摔跤是一種運動項目,指兩個人徒手相搏,按一定的規(guī)則,以各種技術(shù)、技巧和方法摔倒對手,摔跤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競技體育運動。
師:(環(huán)視課堂):“摔跤”還是一種運動項目,是競技體育運動。明白嗎?
生:哦,老師,還要表演?。▽W生們希望來表演“摔跤”)
師:好,請兩個同學上來試試比賽“摔跤”,比比誰的力氣大?誰來?
學生們經(jīng)過討論,推選出班上經(jīng)常瞌睡,不愛學習的兩位體型稍微胖點的男同學進行“摔跤”比賽。兩人來到講臺上,相互壓著對方的肩膀,使勁的推擠著,下面的同學拍手大呼“加油”……
師:(這時候,我發(fā)現(xiàn)打瞌睡的現(xiàn)象沒有了,全班同學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們身上了,馬上示意表演停下)問,誰明白了“摔跤”的意思?
班上不少學生舉手了。
生:走路時,跌倒在地上。
生:是體育項目。
生:跌倒在地上,還是體育項目。
……
孩子們學習漢語的興趣得到激活,學習的積極性也提升了。
接下來,我教學生學習寫“摔跤”一詞。交上來的生詞抄寫作業(yè)中,居然沒有一個同學寫錯。
課后,我對這個教學情境進行了回顧和總結(jié)。
首先,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更為重要。這節(jié)課,我積極滲透把課堂還給學生的課堂教學理念,積極關(guān)注教學個體,盡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綜合運用看想聽說做等多種學習要素完成學習,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我綜合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在“摔跤”這個詞語教學中,我積極地運用了肢體語言、圖像演示、情境表演等教學方法。讓學生把“摔跤”詞義與字形聯(lián)系起來,完成了摔跤的意義構(gòu)建。摔跤的義項一用上了肢體語言,義項二用上了圖片演示和學生情境表演兩種教學方法。
再次,我在“摔跤”詞語教學時,還積極注意了教學對象,注意了個案。上臺表演上學路上踩香蕉皮跌倒情境的那位學生因為家離學校遠,有時難免遲到,最能體會趕時間急的心理。課后與這位同學交流,理解了他遲到的原因,也鼓勵他盡可能按時到校,沒想到,自己的一個無心插柳,那位學生再也沒有遲到的現(xiàn)象。還有表演摔跤運動的兩個“胖子”,平時在班上最不愛學習漢語,注意力很難集中,讓他們以優(yōu)秀的表演方式學習理解“摔跤”一詞,在全班同學面前很好地表現(xiàn)了一回,得到了老師的表揚。之后兩位“胖子”學生居然對漢語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讀書時的聲音最響亮。
此外,教師的正確表達,標注發(fā)音也很重要。因為學生學習漢語,沒有母語的支持,老師的每一句教學語言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視聽挑戰(zhàn)。聽的語言不能建立意義關(guān)系時,肢體語言可以做一個很好的補充。教師語言信息輸出,要簡單規(guī)范和不斷重復。學生接受了信息指令,明白了學習要求,才有可能轉(zhuǎn)化為自己的學習行為。剛開始教學對外漢語,學生還不能用漢語直接思維,所以,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說練的時間和空間,是提高詞語教學的一個好策略。
可見,對外漢語詞語教學不是機械的老師教,學生學。面對外國學生,我們應該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活躍課堂氣氛,集中注意力,激活他們學習漢語的興趣,使學生的看、想、聽、說、做等學習要素得到訓練,多角度多渠道提高漢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